Workflow
创新城市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市国土空间近期实施规划(2026—2030年)》公示
广州日报· 2025-10-21 16:17
近日,《广州市国土空间近期实施规划(2026—2030年)》(以下简称《近期实施规划》)在广州市规 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进行公示。作为"十五五"时期广州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行动纲领,《近期实施规 划》紧扣《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阶段目标和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任务要求,明 确广州城市发展近期目标指标,划定了近期重点片区与重点平台,提出了重点任务行动,策划了一批支 撑规划实施落地的重大项目,引导资源要素集中精准投放。 据悉,《近期实施规划》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近期可落地与储备项目,提 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城市建设任务。 引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在空间策略方面,《近期实施规划》要引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强化门户枢纽城市链接能力。构建空海铁枢纽,推动从城市枢纽迈向枢纽城市,转化交通流量为经济增 量。向空构建韧性高效多机场体系,向海织密远洋航线,向陆谋划超高铁战略通道。强化西向链接,建 设供应链枢纽,形成"枢纽+通道+网络"体系。 加快活力创新轴科创要素集聚 广州城镇重点区域建设方面,推动珠江高质量发展带建设世界级一流滨水区,推 ...
全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郑州日报· 2025-10-20 09:01
会议核心目标与原则 - 会议核心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 [1] - 发展目标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1] - 发展主题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主线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重要抓手为推进城市更新 [1] - 重要原则为“五个转变、五个更加注重”,具体路径包括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1][3] 城市发展格局与体系规划 - 构建“一主两副、一圈两带、四域多点”发展格局,做强郑州中心城市,提升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能级 [2] - 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推动郑开同城化提质提速提效,建设沿京广、陇海铁路城市发展带 [2] - 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郑州都市圈为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体系 [2] - 优化城市布局与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结合,打造物流枢纽城市、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发展各类要素市场 [2] 城市发展关键领域与举措 - 聚焦动能转换,通过创新、改革、开放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3] - 聚焦品质提升,通过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3] - 聚焦绿色转型,通过环境治理、节能降碳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3] - 聚焦风险防控,通过增强设施、建筑、空间、管理韧性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3] - 聚焦文脉赓续,通过塑造特色风貌、守护历史底蕴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 [3] - 聚焦治理增效,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支撑、数智赋能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3] 城乡统筹与保障机制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2] - 加强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强化作风保障,建强专业队伍以凝聚建设合力 [3]
我国首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北京、深圳、上海综合排名前三
央视新闻· 2025-10-13 16:28
报告发布与核心观点 - 我国首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发布,显示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呈现“头部引领、整体向好”态势 [1] 城市综合排名 - 北京、深圳、上海位居综合排名前三,得分分别为85.1分、82.5分、81.4分 [1] - 杭州、济南、天津、广州、南京、成都、武汉跻身综合排名前十 [1] 创新城市测度 - 北京、深圳、上海在创新城市测度中领跑,技术创新力与成果转化力表现优异 [1] 美丽城市测度 - 贵阳、长沙、深圳在美丽城市测度中表现亮眼,水体洁净度高、人居环境整洁 [1] 智慧城市测度 - 北京、上海、武汉在智慧城市测度中优势明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普及,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扎实 [1] 评价体系与方法 - 报告首次构建衔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我国城市工作最新国家政策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1] - 评价体系通过90项实操指标对36个国内主要城市开展评估 [1]
立足创新化解大城市病
经济日报· 2025-09-16 08:04
创新城市建设核心框架 - 建设创新城市是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旨在破解大城市病并探索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1] - 创新需要政府 企业 高校 科研机构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生态系统 政府需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高校科研机构需加强产学研合作 民间资本需通过天使投资和风险基金支持早期科技企业 [1] - 城市需从土地财政和资源消耗模式转向创新驱动 培育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如制造业城市苏州 [1] 城市空间优化与更新策略 - 高质量城市更新需避免大拆大建 采用留改拆并举模式 例如北京798艺术区改造旧厂房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 [2] - 推动15分钟生活圈建设 完善社区商业 教育 医疗设施 发展智慧城市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优化交通能源环保系统 [2] -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优化空间布局 发展公共交通 推广绿色建筑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机制 - 建立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全链条转化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 助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成为创新主体 [2] - 构建开放型创新网络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融入全球创新链 [2] - 创新城市需通过多方协作培育创新生态 增强经济动能 优化空间布局 促进科技产业融合 以构筑发展新引擎 [3]
奔向创新城市 探索钱塘AI密码
杭州日报· 2025-07-23 10:29
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 钱塘(新)区通过无人机配送、自动驾驶公交等场景实践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城市治理底层逻辑,从硬件建设转向软性治理能力提升 [1] - 区内已开通2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试运营,车辆配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多重传感器,实现红绿灯识别、行人避让等功能 [2] - 无人机配送采用10公斤级机型,单日完成2000单配送,已开通3条高校航线并规划12条备选航线,配送时间缩短50%至12分钟 [3] 低空经济生态发展 - 钱塘(新)区聚集60余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形成产业生态圈,应用场景从外卖配送扩展至农业植保、医疗物资运输等领域 [4] - 启飞智能研发的农业无人机工作效率达人工数十倍,实现精准喷洒控制,大幅提升农田作业效率 [3] 乡村数字化治理 - 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使问题处置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15分钟,人力成本降低60%,居民分类准确率显著提升 [5] - "数字乡村系统2.0"整合村务公开、便民服务等功能,村民通过手机即可办理社保查询等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6] - 乡村公共区域摄像头与云端平台联动,实现村情民意"一网感知"和环境监测"一网统管" [6]
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四
新华社· 2025-07-20 16:37
创新城市建设部署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列为七大重点任务之一,创新被置于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的首位[1] - 会议明确要"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要求城市实现要素高效聚合、制度精准适配、主体深度协同[3] - 创新被视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的核心动力[1][3] 创新生态培育案例 - 深圳南山"机器人谷"形成"上午研发、下午测试、晚上迭代"的协同效应,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2][3] - 杭州通过高能级科创平台和科创基金培育出宇树科技等创新企业,形成创新"热土"[4] - 长三角地区打破区域壁垒,思必驰联合上海交大等技术攻坚成果应用于奇瑞、吉利等车企[7][8] 差异化发展路径 - 专家强调需避免"千城一面",应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精准定位,激发特色优势[5] - 江苏向61家"筑峰强链"民企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天津推动高铁站、产业、城市深度融合[9] - 北京中海大吉巷、贵阳"新印1950"等城市更新项目成为"人、城、产"融合的创新支点[9] 城市枢纽功能强化 - 会议提出发挥城市在"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需通过创新驱动、产业集聚、消费升级激发潜力[10] - 京津冀汽车产业链实现跨区域零部件协同,义乌依托市场优势培育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集群[10] - 重庆依托中欧班列发展外向型经济,海南儋州通过高水平开放集聚全球优质资源[10] 改革赋能创新 - 段进院士指出需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城市创造力,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增值电信等领域开放[6][9] - 国家发改委将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拉动投资消费,培育新动能[9] - 创新城市建设被视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具体实践[11]
城市更新如何重塑生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划重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6 21:43
城市更新与现代化城市体系 - 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1] - 城市更新写入总体要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聚焦结构优化、功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六个方面 [1][3][15] - 高质量城市更新为创新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动力支持,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布局 [5] 房地产与宜居城市建设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7] - 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与“好房子”发展方向契合,预计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将落地 [9] 韧性城市与安全治理 - 建设韧性城市,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推进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及老旧管线改造 [9] - 延续安全治理要求,措施更细化具体,覆盖城市发展各环节 [9] 文化保护与智慧城市 - 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要求较2015年更具体 [11] - 建设智慧城市,利用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问题,推动治理模式创新 [13] 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 城市进入存量提质阶段,需注重以人为本、节约高效、特色发展、统筹协调,转变发展理念、方式及工作方法 [15]
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学习解读
国金证券· 2025-07-16 13:12
会议核心 - 7月14 - 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1][3] - 会议核心是以城市更新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向“消费大国”转型[1][3] 政策背景 - 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4] - 6月以来政策转向关注长期目标,改革提速,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解绑[4] 重点任务 - 会议首要任务是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展开[3] 人口市民化 - 我国农民工约3亿人,其中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2亿人,市民化成本约6 - 7万亿元[5] 城市更新重点 - 未来城市更新着力点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均等化程度[6] - 预计建立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挂钩的机制释放内需潜力[6] 城市群发展 - 发展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动一体化发展,缩小内部差距[7] 城市工作重心 - 建设创新城市,包括产业和制度创新,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布局[8] - 建设韧性城市,未来五年改造管网约60万公里,投资约4万亿元,2024年已安排超2900亿元国债[9] 风险提示 - 对政策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城市更新节奏和力度可能低于预期[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