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巡检技术

搜索文档
输电运维班长李敏回应21:超高压电网线路巡检如何从“人巡”到无人机“智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7:31
无人机技术在电力巡检领域的应用发展 - 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班长李敏从事特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14年,并探索无人机巡检技术[1] - 2013年团队开始尝试无人机巡检时面临结构复杂、操控困难等问题,初期每天仅能巡视3-5基杆塔[3] - 经过技术改进后,无人机巡检效率显著提升,半小时可完成相当于人工10基杆塔的巡视量[3] 无人机巡检技术突破 - 2017年开发三项核心技术:自动驾驶系统实现自主导航、多光谱成像系统(红外/可见光/紫外)检测毫米级缺陷、AI图像识别准确率达95%[3] - 2021年首次在特高压线路部署无人机机巢,实现远程调控、自动充电和智能分析,单个机巢覆盖4公里范围设备[4] - 截至2023年建成568座机巢,形成协同巡检示范区,实现从手动操控(1.0)到机巢协同(3.0)的技术迭代[4] 行业效率变革 - 传统人工巡检每日工作量约10基杆塔,无人机技术使效率提升数十倍[3] - 技术演进路径实现"人巡→机巡→智巡"的转型,推动电力巡检智能化[4]
临“汛”而动 水陆空协同护桥安全
杭州日报· 2025-05-13 10:50
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 - 无人机对桥梁主梁、桥墩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图像数据采集[2] - 无人机作业覆盖半径达5公里 数据实时传输至数字管理平台[3] - 高空视角可锁定桥梁结构细微损伤 掌控桥梁"表层健康"[3] 水下机器人检测技术 - 水下桥梁检测机器人可检测涉水构件结构破损、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落等情况[3] - 机器人操作高效便捷 数据实时回传 提高精细化检测水平[3] - 可精准捕捉水下桩基裂缝等隐蔽病害 告别人工"盲人摸象"式探测[3] 智慧养护体系 - 传统人工巡检依赖桥梁检测车 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4] - 无人机巡检技术打造全新桥隧巡检模式 满足道路养护发展需求[4] - 数据接入智慧养护平台 形成"检测-分析-养护"全链路闭环[4] - 每座桥梁拥有专属"数字账簿" 养护决策更科学高效[4] 技术协同应用 - "水陆空"协同养护模式 水下机器人+无人机+智慧平台[3][4] - 水下机器人守护桥梁"根基健康" 无人机掌控"表层健康"[3] - 构建智能防汛养护检测体系 筑牢"智慧养护防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