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相
icon
搜索文档
「AI黑客」来袭,Agentic AI如何成为新守护者?
机器之心· 2025-05-19 10:36
AI技术带来的网络安全威胁 - 生成式AI重塑网络诈骗精准度,利用公开社交数据训练模型生成个性化钓鱼邮件,模仿特定用户写作风格,绕过传统垃圾邮件过滤器[4] - 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可伪造公众人物或亲友身份用于诈骗,如上海某企业财务总监被AI换脸仿冒董事长诈骗380万元[4] - AI驱动的自动化攻击可自动扫描系统漏洞、生成动态攻击代码,实施无差别快速攻击,如DeepSeek官网遭遇3.2Tbps DDoS攻击导致服务瘫痪48小时,损失数千万美元[5] - 数据污染和模型漏洞威胁,攻击者通过训练数据植入虚假信息或利用模型缺陷诱导AI输出错误结果,可能引发自动驾驶误判或医疗AI误诊等灾难性后果[5] AI对抗AI的防御策略 - AI模型内生安全加固技术,如Anthropic发布"宪法分类器"使Claude3.5模型对高级越狱尝试的阻止率从14%提升至95%[9] - 行业级防御应用包括金融AI风控模型、开源生态智能化漏洞猎捕技术、企业AI驱动动态管控体系[9] - 政府与国际协作推进,如新加坡网络安全局发布《人工智能系统安全指南》,美英加启动"AI网络代理计划"[10] - 微软推出Security Copilot智能体,新增六个自研AI智能体用于钓鱼分类、漏洞修复、威胁情报等场景[11][13] 高阶安全智能体"无相"的创新 - 全球首个实现从"辅助型AI"向"自主智能体"(Autopilot)跨越的安全产品,采用"ReAct模式"和"Plan AI + Action AI双引擎架构"[15][16] - 在告警研判场景实现100%告警覆盖率和99.99%研判准确率,将人工工作量削减超95%[17] - 传统需数小时至数天的深度溯源压缩至几十分钟,如Webshell攻击分析可秒级确认攻击有效性[17][22] - 通过多智能体协作形成信息共享研判网络,模拟人类安全团队分工合作逻辑[15] - 实现安全思维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的范式跃迁,可预测攻击变种演化方向[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