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摆渡车服务

搜索文档
让景区摆渡车回归公共服务
北京青年报· 2025-06-16 15:01
从调查看,许多景区将摆渡车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运营,景区大门刻意远离核心景点,车票与门票捆 绑销售,车辆调度混乱等,这些现象背后就是景区将公共服务商品化,把基础交通服务当作"二次门 票"。例如,某5A级景区摆渡车单程收费甚至高达60元,远超城市交通的合理定价,不啻是在借势"宰 客",也是对游客权益的公然漠视。 景区摆渡车的困境,实质是商业利益与公共服务的博弈失衡。当前,部分景区尚未摆脱对门票、车 票经济的路径依赖,过度关注短期经济回报,而忽视了游客体验这一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景区需要 合理收益维持运营,但将摆渡车异化为创收渠道,无异于杀鸡取卵。游客的旅游体验是景区最珍贵的无 形资产,当摆渡车上的抱怨声取代了山水间的赞叹声,当"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短板消解了美景带来的好 感,景区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重构景区摆渡车的服务本质,管理者需在全域旅游的基础上,构建"大景区、大服务"的认知观,重 新审视公共服务的价值属性,将摆渡车定位为提升游客体验的配套设施而非营利工具。景区不宜将核心 景点设置太远,除了需要保护自然资源之外,应尽可能缩短旅游观光距离,减少游客乘车、中转的消耗 时间。同时,将摆渡车线路规划与景观设计深度融合, ...
便利还是谋利,景区摆渡车为何频引争议?
人民网· 2025-06-15 08:43
阅读提示 有的景区大门设置太远,游客被迫乘坐摆渡车;有的景区摆渡车存在车票捆绑销售、管理混乱等问 题。专业人士认为,景区摆渡车往往被"打包"给第三方公司运营管理,易出现监管模糊地带。景区应将 摆渡车线路设置得更具游览性、便民性,而非将其作为增收渠道。 6月3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称,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映, 南山景区停车场到景区入口处接驳车,每位游客收费10元不合理。对此,崖州区组织旅游相关部门现场 核查。 通报显示,南山景区停车场距离景区游客中心约1.5公里至2.1公里。为方便游客并提供更多出行选 择,景区管理方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置了接驳车服务,单程收费10元,游客也可选择自行前往。随后,三 亚回应停车场到景区接驳车收10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对景区摆渡车设置是否合理的关注与 探讨。 收费高、等待时间长、体验差……记者采访发现,每到节假日旅游旺季,一些景区的摆渡车就会遭 到游客"吐槽"。本应是为便利游客而设的摆渡车,为何频引争议?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以前这个景区可以直接把车开到门口,现在竟变相强制游客坐摆渡车。"焦女 士对此颇为不满。在核心景点门口,她发现不远处就有一 ...
景区大门越建越远,“人还没到景区,钱就花了一半了”
新京报· 2025-05-16 13:21
清明、五一,每一个小长假都是旅游高峰期,各大旅游景区人山人海,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能力提出质疑。 在人民网"人民投诉"板块,有不少游客投诉一些景区摆渡车收费高、等待时间长、体验感差、路线设计不合理、强制消费等问题。 也有人反映,一些景区有意将停车点与景区大门拉开很长距离,或者在景区内部的入口与核心景点之间设置一段距离,千方百计地使乘坐摆渡车成为游客 的"必选项",实在令人叫苦不迭。 "景区摆渡车是便利还是牟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次节假日,都有会游客投诉相关问题,这不禁让人发问:景区摆渡车为何频遭投诉?景区摆渡车 收费模式是否合理?为何会造成游客体验不佳? 越来越远的景区大门 不得不坐摆渡车 游客们的投诉并不是空穴来风,据中国旅游报消息,有不少游客称,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景区观光车的停车点不在景区出入口,而是在商业街,下车后要 花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走完商业街。 某旅游博主也"吐槽"说,他自驾到吉林长白山天池北景区附近的停车场,被告知想要买票必须返回35公里外的镇上,然后统一乘坐景区大巴车参观。 通过抓取网络投诉平台上关于摆渡车/观光车的相关投诉,我们发现游客集中投诉摆渡车的景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