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小巴

搜索文档
苏州市研发机构服务企业数量和横向技术服务收入实现双增长
苏州日报· 2025-05-26 08:17
智能网联小巴发展现状 - 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数谷的10辆智能网联小巴面向公众开放免费试乘 吸引大量市民体验无人驾驶技术 [1] - 小巴搭载激光雷达 高清摄像头等多重高精度传感器 实现实时环境感知 保障行驶安全 [1] - 技术研发依托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与苏州金龙深度合作 突破感知和仿真技术 [1] 苏州市研发机构赋能行动 - 2024年苏州市研发机构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242件 服务企业超5500家次(增长22%) 横向技术服务收入27 9亿元(增长23 6%) [2] - 发布《苏州市研发机构创新赋能行动方案》 聚焦八大任务 推动研发机构与龙头企业结对发展 [2] - 智能网联汽车被定位为人工智能 大数据与传统汽车融合的新兴产业模式 获《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政策支持 [2] 核心技术突破路径 - 项目团队攻克环境感知 决策规划 协同控制三大技术痛点 构建多源感知融合与车路协同框架 [3] - 创新融合视觉 激光 毫米波数据 结合时空建模与深度语义识别 复杂路况感知精度大幅提升 [3] - 实现四大突破 环境感知精度提升 车路协同风险预警 轨迹决策算法优化 高精度线控底盘安全响应 [4] 商业化落地成果 - 技术成果应用于"海格牌KLQ6606GAEV型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 入选江苏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名录 [4] - 2024年苏州金龙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9 36%) 智能网联客车占比达15% [4] - 产学研合作延伸至全产业链 采用人才+技术+设备共享模式 计划联合开发整车热管理技术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 形成企业出题 院所解题 市场验证的创新生态 加速关键技术迭代 [5] - 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无缝对接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闭环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