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

搜索文档
多少年轻人,被这座湖北小城“菇的拉客”拿捏了
36氪· 2025-06-06 10:50
随州香菇产业 - 随州香菇产量占全国10%,享有"中国香菇之乡"和"中国花菇之乡"美誉[1][4] - 2023年香菇出口创汇10.1亿美元,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5] - 产业历经40余年发展,从1978年椴木香菇试种到袋料技术革新,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种植加工出口基地[5] - 开发出香菇脆、酱、饼干、口服液等衍生制品,形成完整产业链[5] - 2025年成功挑战"最多种类香菇宴"吉尼斯世界纪录[1] 随州历史文化 - 作为炎帝神农故里和曾侯乙编钟出土地,是华夏农耕文明与礼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1][6] - 西周时期随(曾)国为"汉阳诸姬"最大诸侯国,掌握青铜铸造核心技术[6] - 曾侯乙编钟证实中国早在2400年前已掌握七声音阶和"一钟双音"铸造技艺[6] - 自2010年起每年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复原古代祭祀仪式[6] 随州地理与农业 - 地处桐柏山与大洪山之间,随枣走廊是湖北南北交通要道,水系发达土壤肥沃[3][4] - 独特气候条件(霜期短、光照足)造就香菇菌盖厚实、花菇率高的品质优势[4][5] - 培育出泡泡青、黑蒜、马坪猪脚等特色农产品,形成地域性饮食文化[7] 随州文旅发展 - 2022年通过文旅局长"白衣侠客"短视频实现破圈传播[8][9] - 核心文旅资源包括:曾侯乙墓遗址博物馆、千年银杏谷(308株千年古树)、大洪山国家级风景区[10][11] - 开发西游记公园、非遗体验等创新业态,结合马拉松等赛事提升城市活力[11]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穿越青铜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30 11:44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 湖北省博物馆推出VR体验项目《穿越青铜纪》,观众可通过VR头显沉浸式探索青铜时代,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等文物互动[1][3] - 项目采用电影级制作标准,单场景渲染,累计模型资产超3万件,数十件文物以接近1:1精度复原[5] - 越王勾践剑场景放大一万倍再现细节,勾践人物形象盔甲纹样迭代近30版[5][7] 技术应用与团队合作 - 项目运用艾美奖获奖技术Miarmy打造战争场面,音乐与《黑神话:悟空》团队8082Audio合作开发16幕原声[8] - 曾侯乙编钟VR首秀采用原声采样,观众可交互敲击编钟正鼓部、侧鼓部体验"一钟双音"[3] - 团队耗时近400天完成制作,整合湖北本土企业武汉市星辰十分文化科技与两点十分文化传播资源[8][10] 市场推广与预期影响 - 项目即日起开放预约购票,预计带动"五一"小长假文博热潮[10] - 越王勾践剑发现60周年节点推出,强化"顶流"IP活化展示[5]
焦点访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它们背后是哪些中国历史文化?
央视网· 2025-04-28 23:38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7日中国《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及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列入世界记忆国际名录,介绍入选原因及意义,强调入选是保护利用弘扬的开始,国家档案局将推动更多文献遗产入各级名录 [1] 入选项目情况 《随州曾侯乙编钟》 - 共65件,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世界上考古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青铜乐器 [3] - 入选原因是钟及钟架上刻有3755个铭文,是声文对照的文献遗产,填补世界记忆名录空白 [5] - 编钟组成完整演奏乐器,铭文以声音和文字印证保存2400多年前人类音乐记忆,是第一部有声“音乐教科书” [7] - 铭文记载钟的音律声高,论述一钟双音、十二律和乐律学体系,证实中国古代先进乐器制造知识 [7] - 铭文中有大量不为人知音乐术语,对了解先秦音乐制度有重要价值 [9] 《少林寺碑碣(566—1990)》 - 少林寺现存499通碑碣,是少林寺历史重要文献等的固化遗存,呈现1424年完整连贯历史文献序列,是宝贵的少林寺发展史 [11] - 碑碣见证少林寺地位与身份认同形成发展,反映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 记录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历史,如中日僧人交流、“三教合一”文化交融,丰富了少林寺世界文化遗产内涵 [14] 中国文献遗产入选情况 - 我国是首个建立国家级名录的国家,已公布5批198件(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17项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18项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 [16] - 档案文献遗产承载中华民族记忆,反映民族历史文化,能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和传播力 [16] 文献遗产保护利用案例 甲骨文 - 2017年列入世界记忆国际名录,河南安阳建有中国首座文字主题博物馆,推动“活化利用” [18] - 博物馆有全方位陈列和沉浸式数字展陈系统,开发360多款文创产品 [18] - 安阳市甲骨文小学开设校本课,引导孩子认识甲骨文 [20] 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 - 2017年列入世界记忆国际名录,通过高清扫描和数字化采集获“新生” [20] - 2024年丝绸设计公司从中发现独特纹样,联名开发产品获市场好评 [20] 曾侯乙编钟 - 湖北省博物馆“穿越青铜纪”数字文物VR体验即将上线,带来沉浸式震撼体验 [22] 未来规划 - 国家档案局倡导推动省级名录普遍建立,将从国家和省级名录遴选建立申报储备库,推荐更多文献遗产入各级名录,挖掘文化价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中国文化走出去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