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机硅功能肥
icon
搜索文档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积极履责 造福“三农”——我国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观察
新华社· 2025-07-30 18:44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积极履责 造福"三农"——我国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观察 新华社记者古一平、许舜达、熊嘉艺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助力农业生产,带动农民增收……记者采访 发现,广袤田野上,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多贡献。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化肥要么水溶性好,作物吸收快但是肥效 短;要么肥效长,但是见效慢耽误农时。 2021年5月,拥有20多年农业发展经验的传化集团扎根于此。集团将乡村振兴的重心放在"科技立村、产 业立村"上,积极引进科技力量,推动传统农耕从"看天吃饭"向"智慧种田"转变。 以村里热销的小番茄为例,在研发育种上,传化集团与10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100多个番茄品种 的选育,筛选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在种苗繁育上,"谢径安"数字种苗工厂内自动化播种、智能催芽、 数字育种等技术应用,大幅提升了种苗繁育效率;在品种推广上,"谢径安"将优质番茄种苗和种植技 术,提供给家庭农场进行种植推广。 据统计,"谢径安"运营以来,已吸引39家企业入驻,新增年产值超1亿元,直接带动村民增收超1500万 元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责 造福“三农”——我国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观察
新华社· 2025-07-30 17:50
文章核心观点 - 民营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带动和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振兴 [1][2][4][5][6] 农业科技创新 - 河北硅谷肥业研发有机硅功能肥 打破肥料水溶性与缓释性矛盾 实现作物高效吸收和营养长效供给 [1] - 传化集团与10多家科研机构合作 开展100多个番茄品种选育 筛选优良品种进行推广 [2] - 青海奔盛草业自主研发土地改良方式和种植技术 推动荒漠化盐碱地改造 [6] 产业带动效应 - 传化集团在"谢径安"项目引进科技力量 推动传统农耕从看天吃饭向智慧种田转变 [2] - "谢径安"数字种苗工厂应用自动化播种、智能催芽、数字育种等技术 大幅提升种苗繁育效率 [2] - 云卓面养殖小区采用自动化设备24小时运转 2024年出栏肉鸡约113万羽 产值超过2600万元 [3] 经济效益数据 - "谢径安"项目吸引39家企业入驻 新增年产值超1亿元 直接带动村民增收超1500万元 [2] - 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65万元 为村民提供公益服务超1.6万人次 [2] - 温氏食品在云浮市参与的16个项目 助力522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5万元 [4] 联农带农机制 - 云卓面养殖小区采取"政银企村"模式 企业承担市场风险 银行提供助农低息贷款 [4] - 村集体通过出租土地、入股获得稳定收入 农户获得饲养收益 有农户一年赚20多万元 [4] - 温氏食品通过联农带农益农机制 提供600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上班 [4] 资金投入规模 - 广东恒兴集团每年为农户提供扶持资金超10亿元 每年投入养殖户培训经费1500万元 [6] - 青海奔盛草业为周边村集体和村民每年带来各项收益700多万元 [6]
“链” 动各方 共绘 “丰” 景——从链博会看绿色农业发展新动态
新华社· 2025-07-19 17:39
农业产业链合作 - 大连金马衡器与内蒙古基硕科技达成合作 共同开发畜产品全链路溯源系统 通过重量数据和牛生理数据结合实现精准养殖和全流程溯源 [1] - 基硕科技的"AI瘤胃胶囊"在首届链博会受关注 双方从展会相识到第三届成为合作伙伴 链博会平台促成企业协同 [1] - 麦当劳中国展示供应链整合能力 超过7000家餐厅的食材来自圣农集团、首农食品集团、三元食品等本土供应商 体现"麦链"的全球化与本地化结合 [3] 农业技术创新 - 先正达展示农业产业链协同潜力 包括抗逆性种子、绿色生物制剂和种植技术解决方案 集团计划开放合作共建高效供应链 [3] - 先正达在挪威布局海藻绿色循环基地 提取物用于全球生物制剂生产 覆盖中国等市场 体现跨国资源整合能力 [5] - 河北硅谷肥业研发有机硅功能肥 解决传统化肥水溶性与缓释性矛盾 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缓解过度施肥问题 [5] 行业发展趋势 - 链博会推动企业"朋友圈"扩大 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同台展示 中外企业互动与大中小企业融通成为趋势 [6] - 绿色农业链展区集中呈现智能设备、环保植保产品等创新成果 传统农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5] - 中国农业深化对外开放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通过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提升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