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牌抽纸
搜索文档
私域直播购物,“银发族”权益如何护
人民日报· 2025-10-16 07:03
老年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 截至今年6月,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61亿人,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达52.0% [1] 私域电商市场增长与监管挑战 - 2024年私域电商交易规模同比增长8.69% [6] - 私域电商作为销售新业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传统电商监管体系尚未较好覆盖私域场景,形成监管真空 [6] 针对老年消费者的营销策略与风险 - 私域直播电商公司将老年群体细分为三类:外地户口外地身份证号、本地户口外地身份证号、本地户口本地身份证号的老人,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营销策略 [5] - 针对“老漂族”(随迁老人)利用其孤独感,通过全天候陪伴和销售人员的问候进行营销 [5] - 直播间采用编故事、虚假人设、AI造假、“托儿”现身说法、制造健康焦虑等套路销售商品 [2][3] - 直播间销售的不知名品牌产品价格比正规品牌类似产品贵不少 [3] 私域直播的运营模式与特点 - 私域直播通过建立微信群或私聊发送链接(H5、小程序、APP等形式)邀请特定人群观看,区别于淘宝、京东、抖音等公域直播平台 [2] - 私域直播服务商声称公域直播监管严、限制多、流量费贵,而私域直播“啥都能干”,针对老人的直播“钱景”非常好 [2] - 会员身份通过线下活动(如送鸡蛋)确认,仅限老人加入,年轻人无法参与甚至无法进入线下店铺 [2] - 私域直播通过互动答题、介绍新会员赢积分换礼品等方式增强用户粘性 [3] 消费者维权难点 - 私域直播交易链条被设计成“脱平台”模式,规避电商平台风控和监管 [3] - 维权面临证据零散、交易主体难以锁定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直播无回放、聊天可删除、收款与发货主体分离 [3] - 许多私域直播“一次换一个链接”,有的直播不直接卖货,仅进行“专家问诊和科普”,购买需找“专属客服”下单 [3] 行业规范与发展建议 - 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明确私域直播中各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完善老年人重点保护机制,并建立针对小额高频案件的简易执法和快速处置程序 [7] - 建议强制要求私域直播公示经营主体信息,留存可追溯回放,确保宣传信息前后一致 [7] - 建议建立老年消费者特别保护规则,对健康类内容前置资质审核、加强风险提示并延长冷静期 [7] - 建议建立跨平台黑名单与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确保各环节主体依法同责 [7] - 社交平台、支付机构和云服务商应识别并拦截常见套路,建立高风险组合拦截模型,并提供经营主体核验、资质识别和内容留存等工具 [7] - 企业应做到资质、价格、售后“三公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