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网型储能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构网迎来分水岭:站在3600米,深度拆解阳光电源
行家说储能· 2025-10-20 11:0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其随机性与间歇性叠加导致电网稳定性持续下降,大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进一步加剧系统崩溃风险[6] - 此困境已成为制约全球能源安全与清洁发展的关键瓶颈,在高海拔、大电网末端等弱电网区域,供电稳定性挑战尤为严峻[4][6] - 行业内主流通过储能建立“缓冲带”来解决此难题,传统跟网型储能是“电网追随者”,需依赖电网信号工作,而构网型储能是“电网支撑者”,能主动建立电压支撑[6] 阳光电源的构网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为四川华电雅克光储电站提供了50MW/100MWh构网型储能解决方案,该项目是四川首个搭载构网型技术的储能电站,标志着技术成功落地[2][6] - 该储能系统基于“三电融合”设计理念,通过微秒级电压构建、毫秒级惯量响应及宽频振荡抑制技术,提升电网韧性与供电可靠性[7] - 技术参数大幅超越行业标准:行业要求短路比(SCR)在1.1-10范围,相角跳变不大于60°,而公司技术实现SCR1.0-100强弱网平滑切换、±90°对称/非对称相角跳变全面支撑[10] - 项目在单日光照强度波动超过40%的条件下,能量输出波动率仍能控制在±2%以内,领先行业[7] 技术内核与核心理念 - 公司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跳出了传统“部件思维”局限,构建起多维度协同的技术体系,实现了从“单一部件升级”到“全系统协同”的理念转变[10][11] - 具体通过四位一体突破构建技术护城河:极端电网适应、多能协同优化、设备安全性跃升、智能化水平进阶[12] - 自2006年启动研发以来,公司已积累10+行业首创成果、15+关键性能领先、200+技术专利,并牵头或参与50+项国标和行标制定[11] 全球应用与实战验证 - 公司拥有870GW全球最多并网实战经验,具备最广泛的国际电网准入资质与全球最大规模仿真实测平台,实现“仿真即实证”[15] - 在西藏成功落地十余个行业最多的构网型储能项目,包括全球海拔最高(5228米)的光伏电站“西藏才朋光储二期项目”,在极端环境下持续稳定运行[15][16] - 2023年英国电网突发紧急状况,公司多座百兆瓦级储能系统在1秒内启动调频,助力电网频率在5分钟内恢复正常[17] - 在沙特NEOM成功并网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构网型项目,技术已从区域示范走向全球应用[17] 行业意义与政策响应 - 公司技术突破为能源局等部门的政策目标(如2025年构网型储能渗透率突破30%)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落地路径[19] - 构网型技术让储能从“成本中心”转变为能够主动提升电网稳定性、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价值中心”,推动储能产业市场化发展[19] - 技术实力使中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竞争中拥有全球级标杆企业,提升了全球竞争力[19]
近2GWh储能采购!比亚迪等多企中标
行家说储能· 2025-09-22 19:32
储能行业近期中标项目动态 - 金开新能1GWh储能系统集采项目公布5家入围企业 包括比亚迪、金风科技子公司天诚同创、特变电工新能源、许继电科储能和远景能源 报价区间为0.444-0.496元/Wh [2][3] - 融和元储中标国家电投165MWh构网型储能系统采购 该项目为蒙东地区首个构网型设备示范工程 [6] - 中电装储能所属山东电工时代中标皖能于田县80万千瓦时(800MWh)独立新型储能项目 [11] 具体项目技术特点与规模 - 金开新能集采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 适用于共享/配套储能 预估容量1GWh [3][4] - 融和元储构网型储能解决方案通过模仿同步发电机性能 提供惯量支撑和无功补偿能力 适用于弱电网环境 [8] - 山东电工时代中标项目采用构网型组串式技术 建设200MW/800MWh储能电站及220kV汇集站 本期一次性建成 [12] 企业市场表现与技术应用 - 比亚迪在1GWh集采项目中报价0.467元/Wh 位列第一中标候选人 [4] - 融和元储构网型技术已应用于西藏阿里160MW/360MWh源网荷储一体化、和田250MW/1000MWh独立储能等多个项目 [10] - 中电装储能2023年累计中标央企集采框架规模超36GWh 截至2025年8月累计出货量超40GWh 参与建设全球首个百兆瓦时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项目 [12] 项目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 融和元储技术方案预计为扎旗项目降低建设及运维成本约3.5亿元 同步推进16.4万亩沙化土地修复工程 [9] - 储能系统报价持续走低 本次集采最低报价达0.444元/Wh(远景能源) 最高报价0.496元/Wh(许继电科储能)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