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柔性化管道焊接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工业机器人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证券日报· 2025-07-12 00:51
行业发展历程 - 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购买量跃居全球第一,但国产机器人仅占国内市场25%份额 [1] - 202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品牌,10年内实现从跟跑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1] - 2015-2024年工业机器人年产量从3.3万台增至55.64万台,增长超15倍 [2] - 2025年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2] 政策与技术驱动 - 《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资本涌入,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2] - 2024年工信部发布《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从技术能力、生产条件等方面提出全面要求 [3] - 2024年49家工业机器人企业研发投入总计142.64亿元,同比增长9.56%;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幅达10.15% [3] 技术创新方向 - 越疆科技关键零部件自研率超90%,自主化率达100%,通过AI大模型实现场景化训练 [3] - 柔性化设备需求上升,智哥机器人开发的柔性焊接系统可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 [4] - 企业突破船舶、航空等高壁垒领域,中安吉泰开发爬臂机器人切入风电叶片检测蓝海市场 [4] - 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迁移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5]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2017-2024年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复合增长率22.2% [6] -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狗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覆盖超50%国家和地区 [6] - 美的收购库卡获取核心技术专利,汇川技术等企业以"智能工厂套件"形式抱团出海 [8]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600亿美元,年增长率15% [7] 政策支持体系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企业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 [8] - 建议设立专项"出海"基金支持技术研发,建立海外服务平台打破准入壁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