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级DCS龙麟系统
搜索文档
“十四五”时期,核电总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安全运行业绩稳居世界前列—— 自主核电点亮千家万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1 19:55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核电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在运核电机组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7] - 全国在运核电机组达59台,总装机容量为6248万千瓦 [11] - 核准在建机组53台,装机容量达6293万千瓦,总装机规模已突破1.25亿千瓦 [11] “华龙一号”技术成就与影响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千瓦时 [8] - 设备国产化率已逐步提升至95%以上,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超过88% [8][10] - 获得700余件专利、120余项软件著作权,单台机组每年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816万吨 [8] - 采用更高抗震标准0.3g,能扛住9度以上地震烈度,具有更好的厂址适应性 [9] “十四五”期间核电建设进展 - “十四五”时期新核准建设核电机组46台,新增装机5450万千瓦 [11] - 运行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均增长约30% [11] - “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标志性工程建成投运 [7] 核电产业链与自主创新 -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国一重等企业打造出规模大、门类全、水平高的核电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12] - 成功实现核级DCS“龙麟系统”在“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机组的首次全面应用 [12]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采用一体化设计 [13] 核电安全与环保贡献 - 中国在运核电机组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600堆年,连续9年获WANO综合指数评分全球第一 [14] - 2024年WANO全球满分机组中43.18%来自中国 [14] - 2024年全国核电发电量4469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4.5%,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7亿吨 [16]
“十四五”时期,核电总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安全运行业绩稳居世界前列——自主核电点亮千家万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1 15:41
中国核电行业总体发展 - 中国核电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在运核电机组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1] - “十四五”时期全国新核准建设核电机组46台、新增装机5450万千瓦,运行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增长约30% [5] - 全国在运核电机组59台总装机容量6248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53台装机容量6293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突破1.25亿千瓦连续保持世界第一 [5][11] 华龙一号技术成就与影响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千瓦时 [2] - 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率从首堆超过88%逐步提升至95%以上,获得700余件专利和120余项软件著作权 [2][4] - 单台华龙一号机组每年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816万吨,与巴基斯坦、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合作意向 [2] 核电技术与安全标准 - 华龙一号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抗震要求选择更高标准的0.3克,能扛住9度以上地震烈度 [3] - 华龙一号堆芯采用177组燃料组件创新设计,使堆芯功率分布更加均匀,提升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 [4] - 中国在运核电机组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600堆年,连续9年获WANO综合指数评分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满分机组中43.18%来自中国 [8][11] 核电产业链与装备制造 -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国一重等大型核电装备企业打造出规模大、门类全、水平高、能力强的核电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6] - 核级DCS“龙麟系统”在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机组实现首次全面应用,突破核电站“中枢神经系统”技术壁垒 [6] - 核电装备材料自主化能力水平大幅提升,新建项目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 [11] 其他先进核电技术 - 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标志性工程在“十四五”时期建成投运 [1] - 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于2024年9月实现首次并网发电,具备整机全国产化能力 [9]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采用一体化设计等创新技术 [7] 核电运营与环保效益 - 2024年全国核电发电量4469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5% [10] - 核电发电等效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7亿吨 [10] - 中广核集团在“十四五”时期累计科技创新资金投入超过270亿元 [11]
“十四五”时期我国核电总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1 11:31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成就 - 核电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中国坚持采用最先进技术和最严格标准发展核电 [1] - “十四五”期间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及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标志性工程建成投运 [1] - 中国核电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在运核电机组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1] “华龙一号”技术突破与成就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千瓦时 [2] - 设备国产化率超过88%,获700余件专利、120余项软件著作权,单台机组每年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816万吨 [2] - 技术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抗震要求选择更高标准的0.3g,能扛9度以上地震烈度 [3] - 设备国产化率已逐步提升至95%以上,关键设备和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设计和制造 [4] - 堆芯采用177组燃料组件创新设计,使功率分布更均匀,提升安全性和经济性 [4] 核电产业规模与供应链 - “十四五”时期全国新核准建设核电机组46台,新增装机5450万千瓦,运行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增长约30% [6] - 全国在运核电机组59台,总装机容量6248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53台,装机容量6293万千瓦 [6] - 总装机规模突破1.25亿千瓦,连续保持世界第一 [6] - 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国一重等企业打造出规模大、门类全、水平高的核电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6]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 成功实现核级DCS“龙麟系统”在“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机组的首次全面应用 [7]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采用一体化设计等创新技术 [8] - “国和一号”具备整机全国产化能力,其示范工程1号机组于2024年9月实现首次并网发电 [11] 运营安全与环保效益 - 中国在运核电机组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600堆年,连续9年获WANO综合指数评分全球第一 [10] - 2024年WANO全球满分机组中43.18%来自中国 [10] - 2024年全国核电发电量4469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4.5%,等效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7亿吨 [12] - 浙江三澳核电工程通过数字化管理,每年减少人工工作量约70万人工时 [12]
自主核电点亮千家万户
环球网· 2025-11-11 10:38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成就 - 核电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中国坚持采用最先进技术和最严格标准发展核电 [1] - “十四五”时期,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及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标志性工程建成投运 [1] - 中国核电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在运核电机组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1] “华龙一号”技术优势与成就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千瓦时 [8] - 技术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设备国产化率从首堆的88%提升至95%以上 [8][9] - 抗震标准选择更高要求的0.3g,能扛9度以上地震烈度,具有更好的厂址适应性 [9] - 堆芯采用177组燃料组件创新设计,使功率分布更均匀,提升安全性和经济性 [9] - 与巴基斯坦、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合作意向,成为全球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8] 核电建设规模与产业链支撑 - “十四五”时期全国新核准建设核电机组46台,新增装机5450万千瓦,运行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增长约30% [11] - 全国在运核电机组59台,总装机容量6248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53台,装机容量6293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突破1.25亿千瓦 [11][18] - 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为代表的大型装备企业打造出规模大、门类全、水平高的核电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11] 自主创新能力与关键技术突破 - 成功实现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龙麟系统”在“华龙一号”的首次全面应用,攻克“中枢神经系统”技术壁垒 [12]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采用一体化设计等创新技术 [13] - “国和一号”具备整机全国产化能力,其示范工程1号机组于2024年9月实现首次并网发电 [15] 运营安全与环保效益 - 在运核电机组已安全稳定运行超600堆年,连续9年获WANO综合指数评分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满分机组中43.18%来自中国 [14][18] - 2024年全国核电发电量4469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4.5%,等效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7亿吨 [17] - 建设方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数据互联,如浙江三澳核电工程每年减少人工工作量约70万人工时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