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
搜索文档
 推动中国品牌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02
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电力水利和 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之一,中国能建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力打造管理先进、贡献卓越、价值 引领、享誉全球的卓著品牌。 中国能建聚焦主责主业,完成国内90%以上的电力规划、咨询评审、勘测设计和行业标准制定,90%以 上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和核电常规岛设计,70%火电工程总承包,50%以上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强化科技 创新,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新型储能、绿色氢氨醇油、高空风能、光热发电等领域 攻克关键技术,加快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中国能建加快绿色转型,积极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 系统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深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设计建设了一大批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标 志性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7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70项。 中国能建锚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全球设立6个区域总部、27个次区域中心、256个分支机构,业 务范围覆盖147个国家和地区,将绿色低碳、社会责任、文 ...
 当核电成主流,美元还能维持石油霸权吗?
 搜狐财经· 2025-11-03 03:11
 中国核电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中国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13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3] - 核电发展旨在从根源上削弱石油美元霸权,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3] - 一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年发电量相当于200万吨标准煤 [3]   核电对能源安全与经济的贡献 - 中国石油进口依赖度高达71.9%,核电发展可节省每年数千亿美元的石油进口支出 [3] - 核电与新能源汽车结合,可将道路交通的石油需求转化为电力需求 [3] - 核电产业链从铀矿开采到核废料处理已实现100%国产化,不受外部制裁影响 [4]   核电技术的国际拓展与影响 - 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的“华龙一号”核电站,三年发电约230亿度,帮助其节省昂贵的重油发电成本 [3] - 核电项目出口可采用人民币等本地货币结算,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3] - 中国核电技术为全球提供了不依赖美国的能源选择,影响地缘政治格局 [5]   国际反应与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国已将中广核等23家中国核电相关企业列入制裁名单,试图限制其发展 [4] - 美国自身的三代核电项目历经十年仍未完备,关键部件需从法国进口且面临交货延迟 [4] - 沙特与美国“石油美元”协议到期后,中国核电技术代表已与沙特进行谈判 [5]
 AI狂飙靠电力!美砸800亿押注核电,25年翻四倍,中国已抢占先机
 搜狐财经· 2025-10-31 20:37
现在打开手机刷AI新闻,不是说ChatGPT又升级了,就是AI画图又出了新花样,鲜为人知的是,这些智能玩意儿背后,全靠"电"在撑着。一台AI数据中心24 小时不停转,一天的耗电量能顶一个小县城的居民用电,更别说训练一次大模型,光电力成本就得上千万美元。 就是这"吞电"的需求,让全球都盯上了核电,毕竟核电稳当,不像风电、光伏那样看天气脸色,而美国最近的动作特别大,喊着要砸800亿美元建核电, 把"25年核电产能翻四倍"当成硬目标,连谷歌、Meta这些科技巨头也跟着凑热闹,生怕抢不到AI的电力供应。 美国现在运行的94座核反应堆,平均用了超40年,早就是"老古董"了,这会儿猛砸钱扩产,真能赶得上AI的用电需求吗?而在核电+AI的能源赛道上,中国 其实已经悄悄走出了不一样的路,这"先机"到底是怎么抢到手的? 美国这会儿急着扩核电,说到底就是AI的"电荒"快扛不住了,像谷歌的AI数据中心,单座一年耗电量就超过10亿千瓦时,传统火电成本太高,风电、光伏又 没法保证24小时供电,这么算下来,核电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为了抓住这根稻草,美国政府一下出了好几招,先是砸钱计划投至少800亿美元,专门用来新建核电站和升级老设 ...
 三季度净利齐跌,核电双雄应对“电力市场化提速”
 第一财经· 2025-10-31 19:06
业绩遭遇电价"杀" 前三季度,中国核电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42%至80.02亿元,中国广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14%至85.76 亿元。第三季度,中国核电净利润下滑幅度较大,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3.45%至23.36亿元,而中国广核归母 净利润同比下滑8.81%至26.24亿元。 2025.10. 31 本文字数:167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郭霁莹 随着三季报陆续出炉,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广核(003816.SZ)10月31日开盘后股价集体走低。截 至收盘,中国核电股价报8.98元/股,跌幅达4.26%;中国广核下跌3.19%,报收3.94元/股。 随着国内电力市场化交易加速推进,核电公司盈利情况受影响越发明显。 两大核电盈利主要源自电力销售业务。由于中国核电近年大力开拓风电、光伏等非核清洁能源产业,风光发电收 入也被纳入电力销售收入中。 对于业绩下滑,两家公司均直指电力市场影响,称由于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增加,市场电价下降。中国核电因所 持新能源资产较多,受冲击更明显,公司前三季度新能源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7.96%,而同期核 电业务净利润则逆势增长了 ...
 财报解读|三季度净利齐跌,核电双雄应对“电力市场化提速”
 第一财经· 2025-10-31 18:29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国核电10月31日收盘股价为8.98元/股,单日跌幅达4.26% [1] - 中国广核10月31日收盘股价为3.94元/股,单日跌幅为3.19% [1]   公司财务业绩 - 中国核电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0.02亿元,同比下滑10.42% [2] - 中国广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5.76亿元,同比下滑14.14% [2] - 中国核电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3.36亿元,同比下滑23.45% [2] - 中国广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6.24亿元,同比下滑8.81% [2] - 中国核电新能源业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67.96% [2] - 中国核电核电业务前三季度净利润逆势增长2.8% [2]   业绩下滑原因分析 - 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增加导致市场电价下降 [2]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速构建,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 [2] - 新能源全面入市加剧电源竞争,为抢夺电量易报出低价 [2] - 中国广核广东省核电机组前三季度市场化比例同比提升至约31.8% [3] - 中国广核广西、福建的核电机组已全部进入市场化交易 [3]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内电力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的10.7万亿千瓦时增至“十四五”的23.8万亿千瓦时 [4] - 国内每消费3度电中,有2度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4] - 财政部对今年11月后核准的核电机组取消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4] - 据测算,增值税退税约占核电行业代表性公司营收的2%、净利润的10% [4]   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将跟踪研究年底发布的明年电力市场交易方案规则,争取有利交易方案 [5] - 后续新项目将通过设计优化、设备制造国产化等措施优化单位造价 [5] - 中国核电在建机组以“华龙一号”为主,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 [5] - 核燃料成本占公司营业成本比重约两成,公司通过长期协议保障度电燃料成本稳定 [6] - 公司采取先采购天然铀再委托加工的方式,并入股中核铀业确保铀资源稳定供应 [6]
 核电势头稳健,4年核准41台机组投资超8000亿|解读“十五五”
 第一财经· 2025-10-30 16:45
在能源供应稳定性方面,核电具有独特的优势。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核电不受天气、季 节等自然因素的制约,能够提供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这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的用电需求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时期,核电可以发挥"压舱石"的作用,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从产业发展的层面分析,中国拥有完整的核电工业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核电技术研发、设备 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业体系。此外,核电项目投 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涉及产业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国家核安全局原局长赵成昆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核电发展将延续过去几年的良 好势头持续推进,不过核准数量未必会像过去几年那样每年都达到10台,预计可能在8台左右,但整体 发展规模会保持稳定且连续。 近年来,中国核电的发展步伐稳健。2022至2025年,中国连续每年核准10台机组,2024年更是核准了11 台。每一台核电机组的投资额约200亿元,41台机组的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在运核电机组达59台,总装机容量为6248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 ...
 佳电股份:三季度公司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运营质量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15:49
(编辑 王雪儿) 证券日报网讯 佳电股份10月3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三季度公司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运营质量持续提升,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增长36%,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102%。三季度业绩上升主要原因为一方面电动机板块传统业务略有 好转,另一方面核电板块,核用电机,核主泵,高端屏蔽泵等以及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玲珑一号,高 温气冷堆主氦风机等产品供货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具有良好发展态势。 ...
 中国核电领跑全球!盖茨称中国核电投资已达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将成核电规则制定者
 搜狐财经· 2025-10-30 12:45
 全球核电发展格局与趋势 - 核电作为主要电能来源,具有高效节能、经济成本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强能源安全等优势,行业在经历重大事故后仍呈现蓬勃发展状态 [1] - 美国目前是全球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但中国凭借世界第一的在建反应堆规模,即将实现超越 [3] - 中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达102台,总装机容量113吉瓦,已在2024年底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核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9]   中国核电产业实力与投入 - 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投入达到"全球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显示出其在全球核电产业的崛起 [5] - 中国在核电领域的巨额投资是基于研发投入、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的硬实力,2024年至今在聚变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介于65亿至130亿美元 [6] - 国家层面的能源安全战略和市场需求驱动是"中国速度"背后的核心动力 [8] - 中国核电技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拥有"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玲龙一号"等成体系的核能发电反应堆模式 [9] - 中国在核聚变技术取得关键突破,合肥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实现1.2亿摄氏度等离子体持续运行101秒的世界纪录 [8] - 规模化建设降低了单位成本并推动技术迭代,目前有7台"华龙一号"稳定运行,26台处于在建阶段 [9]   核电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等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催生对"稳定、廉价、清洁"电力的巨大需求 [11] - 核电是唯一能同时满足"大容量、零碳排、全天候供电"要求的能源形式 [13] - 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已布局核电,例如投资核聚变公司及重启老旧核电站为数据中心供电 [13] - 中国提前布局核电以支持科技发展,"玲龙一号"可为独立工业园区供电,"华龙一号"能为大型数据中心提供稳定电力 [13] - 核电的崛起使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占据了能源端的主动权 [16]   全球能源权力格局的转变 - 比尔·盖茨的言论暗含对美国核电产业"落后"的担忧,反映了全球能源权力转移的深层逻辑 [6][14] - 美国在下一代核电技术上的滞后,可能导致其在未来能源格局中丧失话语权 [14] - 中国核电的崛起使其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下拥有更多规则制定权 [16] - 下一代核电技术竞赛的转折点已至,若美国不加快步伐,未来可能不得不接受中国制定的行业规则 [16] - 中国在全球能源领域影响力的提升,是国家战略定力与市场机制、技术创新协同的结果 [17]
 中国品牌,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人民日报· 2025-10-29 16:12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与宏观趋势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千亿规模企业从2020年的222家增加至2024年的267家,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 [1]   创新驱动与研发突破 - 中国能建“能储一号”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实现关键装备和深地空间利用产品100%国产化,创造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 [3] - 长城汽车安全试验室牵引系统支持最高120公里/小时测试车速,实现牵引系统、刚性避障等关键设备独立自研,是全球主机厂首个具备主被动结合测试能力的自研试验室 [3][4] - 中核集团向8个国家出口7台核电机组、8台核科研设施,业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等大国重器 [5] - C919大飞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沧渊号”盾构机、“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装备彰显“中国名片”实力 [5]   产业链协同与数智技术应用 - 京东工业“太璞”解决方案在30天内完成汽车焊装环节进口设备备件的国产替代样品与试样 [6] - 百度每年将超20%营收投入研发,其智能云客户覆盖超65%的央企、100%的系统重要性银行、95%的主流车企、50%以上的游戏厂商 [6] - 中交集团推出“蓝翼”大模型和“行天下”数字平台,实现“测量—勘察—设计”数据无缝流转 [6] - 中国移动以数智技术为10亿用户、3亿家庭提供网络安全防护 [6]   产品品质与品牌竞争力 - 伊利原奶蛋白质、脂肪等指标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连续6年稳居“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榜首 [8] - 康师傅依托逾600项专利推出零油炸健康面品和无糖茶系列 [8] - 拼多多平台过去一年优质产品库存单位数同比增长超五成 [8]   本土化创新与美誉度提升 - 谷雨生物科技集团深耕中国人肤质研究,推出极光甘草等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原料 [9] - 扬子江药业集团从单一制药向大健康产业全面布局,推出多元产品和服务 [9]   品牌出海与全球影响力 - 西凤酒产品销往26个国家和地区,并开展“丝路美酒”主题活动带动传统艺术“走出去” [10] - 海尔集团2024年全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全球员工数超13万名,其懒人三筒洗衣机已销往东南亚市场 [10] - 国家电投集团境外权益装机1211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74% [10] - 海信集团海外自主品牌占比达85.6%,连续9年稳居中国全球化品牌10强 [10] - 安踏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在新科技面料及专利上不断突破 [10]   绿色发展与特色品牌 - 湖北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整合考古遗址与农垦文化资源,打造“遗址探秘+农耕体验+康养度假”旅游线路 [13] - 中国建设银行创新绿色建筑预评价机制,为北京前门草厂改造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降低绿色建筑融资成本 [13]   民生服务与普惠金融 - 滴滴站点大巴在22个省份运行,开通助老、医疗、通勤等多元化线路,将传统“人到站”模式变为“多点串联” [14] -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去年以来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近79亿元,推出民宿贷、肉牛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15] - 中国人寿为930多万青海群众提供保险保障,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分行为350余户种植养殖大户提供惠农贷款1.45亿元 [15] - 交通银行推出家居贷、青年安居贷等产品,微众银行为听障用户配备专职手语团队 [15]   社会责任与高质量交付 - 中建集团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房屋建造环节可追溯、可评估 [16] - 保利发展控股通过节点前置、业主开放等方式完善交付风险防范机制,保障高品质交付 [16] - 中绿雄安投资有限公司为雄安新区疏解单位量身定制安居方案,签约绿色智能安居示范项目满足3000余名职工住房需求 [16]
 00后姑娘不当网红当焊工,竟让美国制造业感到绝望?
 搜狐财经· 2025-10-29 00:30
评论区直接炸锅: "姐姐焊的不是钢,是我的心!" "00后都开始造核电站了,我还在考研二战……" 逯佳佳,21岁,杭州西子洁能的焊工。别人21岁在纠结口红色号,她21岁在车间里焊出了核电站级别的焊缝。她说:"穿工装、戴安全帽,比蹦 迪酷多了。" "建议拍成《中国技工·钢铁芭比》!" 我顺手查了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兴奋——这哪是一个小姐姐的故事,这简直是中美制造业的"大结局预告片"。 先说说对面美国。 美国制造业协会+德勤做了个调查,200多家企业齐声哀嚎:最大难题不是贸易战,不是缺订单,是根本招不到人! 具体有多惨? 为啥美国年轻人不愿意进厂? 很简单:嫌累、嫌脏、嫌不体面。 美国高校把"制造业"三个字写进招生简章,学生能把白眼翻到天上去。他们梦想的工作是:在硅谷写代码,或者在华尔街玩对冲基金。最好穿着 西装、喝着冷萃、年薪百万。 至于车间?那是"loser"才去的地方。 再把镜头拉回中国。 浙江温州的三澳核电站,操纵员团队平均年龄29岁。29岁在美国可能还在给老板倒咖啡,在中国已经可以摁下核反应堆的启动键。 "华龙一号"核心设备制造团队更夸张:30岁以下技术骨干占58%。也就是说,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是90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