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

搜索文档
数字能源大佬齐聚深圳!最新技术集中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0:41
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曹虎发布新一代储能产品"浩瀚",其单元容量达14.5 兆瓦时,体积容量密度提升51.4%,系统体积利用率高达52.1%,为行业最高。比亚迪以"大道至简"理 念推动储能系统极致简化,为储能电站建设提供更省地、省心、高效与经济性的解决方案。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光热技术专家周现荣和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技术助理许 睿飏联合分享全球最大单塔350MW光热技术的创新实践。项目采用三塔一机分布式储热方案,突破超 大规模镜场控制与熔盐储能技术,实现度电成本降至0.55元/度。双方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预计2035 年度电成本进一步降低,加速光热成为平价稳定的绿色基荷电源。 前沿技术集中展示 在现场,多家龙头企业依次发布最新技术成果与解决方案,涵盖智能组网、新型储能、光热创新、超充 网络等多个关键领域。 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数字能源全球营销服务体系总裁周建军分享了全场景构网技术及全球实践,通过 自研两类基础硬件、双架构及智能算法,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稳定性世界难题。该技术已在沙 特红海全球最大的100%新能源微网、中国四川雅砻江水光互补电站等全球项目中成功验 ...
共绘全球能源转型新蓝图,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开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9-18 19:54
9月18日,以"深AI能源,数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这场聚焦 全球能源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盛会,汇聚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0余家企业,集中展示300余项尖端技 术,通过"源-网-荷-储"全链条视角,打造5万平方米的创新生态平台,为全球能源革命提供"中国方 案"和"深圳范本"。 全球聚焦,共启数字能源新篇章 作为全球首个实现公交车全面电动化的超大城市,深圳已构建起"超充站数量超越传统加油站"的新型能 源基础设施格局,打造了全球密度最高的城市充电网络。更令人瞩目的是,深圳虚拟电厂3.0平台通过 AI智能调度,成功将清洁能源消纳效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有效破解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 的世界性难题。这些突破性实践不仅彰显了深圳在数字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更为全球高密度城市推进 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方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致辞中表示,数字技术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正成为 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中国电力行业数字化投入领先全国,通过构建标准体系、打造智库平台,全力支 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能源安全战略。 展会现场设置电动重卡专区,组织比亚迪、 ...
深挖核能空间 科技创新当“先”
中国能源网· 2025-09-18 17:40
一场学术会议,折射当下核能领域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可持续性。 9月17—19日举行的中国核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从核行业主管部门到能源电力行业专家学者、高校 和企业代表,从致辞到演讲、分享,科技创新是最引人瞩目的关键词。 在开幕致辞时,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重点强调我国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近年全面提升的成果——三 代和四代核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受控核聚变、先进核燃料循环等多领域技术水平实现大幅跃升。 一场学术会议,折射当下核能领域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可持续性,9月17—19日举行的中国核学会2025 年学术年会上,从核行业主管部门到能源电力行业专家学者、高校和企业代表,从致辞到演讲、分享, 科技创新是最引人瞩目的关键词。 除此之外,王寿君更道出核科技创新体系支撑下的核能产业竞争力——坚持"热堆—快堆—聚变堆"核 能"三步走"战略和核燃料闭式循环技术路线,建立了安全稳定的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以"华龙一号"为 代表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批量化建设,建成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和"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首堆;在 运、在建、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共计112台,积累了丰富的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核能在供暖、供 汽、制氢、海水淡化 ...
2025第十八届烟台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博览会在烟台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08:51
展会概况 - 2025第十八届烟台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博览会于9月15日至17日在山东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主题为"绿色发展·低碳未来" [1] - 展出面积达2万平方米 汇集300余家企业参展 包括央国企、行业骨干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海外企业 [1] - 聚焦核能全产业链展示 涵盖设计研发、装备制造到运维服务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1] 参展企业展示 - 中国核工业集团展示核能全产业链及"华龙一号""中国环流三号""玲龙一号"、精密堆内构件"高温气冷堆"和核燃料组件模型 [1] - 中国广核集团展出"华龙一号""核设施专用仪控系统""质子资料系统""和睦系统""核电机器人"等产品 [1]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展示"国和一号"模型和风电、光伏、储能、海上新能源等清洁能源技术 [1] - 中国华能集团通过数字沙盘和模型展示核电发展、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及9F级重型燃机技术 [1] 配套活动 - 同步举办5场专题会议 包括核电数字化转型暨运维大会、冷源安全交流会、新建机组堆型优化改进会议等 [2] - 30余位来自科研院校、央国企、行业协会及企业的代表参与研讨 [2] - 议题涵盖数字化运维、冷源安全、新一代堆型改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及核应急能力等热点领域 [2] 主办与支持单位 - 主办单位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联合主办单位为中国核安全与环境文化促进会 [2] - 联合协办单位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华能集团 [2] - 承办单位包括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烟台众创核电研发中心、北京企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2] - 获得一重集团、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等装备主机厂及深圳大学、西安交大、哈工大等科研院校支持 [2]
国务院国资委:将继续用好EVA考核,引导企业强化“先算再投”意识
新华财经· 2025-09-17 15:02
第五个是品牌价值。这是衡量企业内在价值的综合指标。中央企业不仅要做产品、更要创品牌,近年来 通过不懈努力,打造了"华龙一号""复兴号"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涌现出"红旗""Cosco- Shipping"等一批声名远扬的"金字招牌"。根据中国质量协会评价模型测算,2024年度,中央企业的品牌 价值总额达到8.6万亿元,近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指导企业深入实 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含金量、美誉度,加快塑造与企业规模体量、地位作用、发展愿 景相匹配的一流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第三个是经济增加值,也就是EVA。和利润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主要是考虑了资本成本,去掉了资本 成本,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价值创造能力。从2010年起,国务院国资委就开始探索实施EVA考核,10多 年来,中央企业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EVA)从3800多亿元增长到现在约1.2万亿元。下一步,将继 续用好EVA考核,引导企业强化"先算再投"的意识,不断提高发展质效。 第四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央企业必 须抢抓发展机遇 ...
电力装备行业周刊: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加快突破关键技术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13:49
111 【重点政策】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 支持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创新项目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 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等目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提出电力装备行业新的增长点,在需求侧明确要加 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建设,同时,通过专项在新能 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支持一批关键产品创新项目,保障装备供给能力,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精准对 接。 【重点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 《建设指引》提到,探索建立发电机组可靠容量评估机制,科学评估各类型机组及新型储能的容量系 数,客观反映其对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的实际贡献。按照基本回收市场边际机组固定成本的原则, 结合电能量和辅助服务等市场收益情况,确定单位可靠容量补偿标准。条件成熟时建设容量市场。 近年来,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应用,电力装备行业 一批 ...
国资委最新发声!资产破90万亿 年均增速7.3%成经济“压舱石”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1:46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介绍砥砺奋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答记 者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企业自身的高质 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更好支撑。 数据显示,2021—2024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3%;去年四季 度以来,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拟发行总规模达5000亿元,有力促进了"两重""两 新"项目投资,带动效应比较明显。 在基础产品供应方面,中央企业承担了约80%的原油、70%的天然气、60%的电力供应,在能源保供、 粮食保障、物流运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又比如,在产业协同带动方面,近年来,中央企业 平均每年的采购量超过15万亿元,直接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约200万户,间接辐射上下游企 业近700万户;同时,通过扩大项目合作、及时支付账款、减免房租费用等方式,努力为上下游企业、 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提到,"十四五"以来 ...
经济日报丨三部门发文推动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
国家能源局· 2025-09-16 12:19
据了解,此次《方案》从提高装备供给质量、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装备推广应用、强化标准支撑 引领、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强化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夯实电力装备行业增长基 础,为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向好提供坚强支撑。 (赖奇春) (转自 《经济日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电力 装备行业2025—2026年主要目标: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 持在合理区间,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 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电力装备行业是工业经济的主导性、基础性产业之一,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电力装备行业发展 成绩显著,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突破,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华龙一号""国和一 号"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应用。新能源装备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优势领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
人民日报· 2025-09-16 06:22
近年来,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应用,电力装备行业 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突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近期,国内部署一批重大能源工程, 国际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需求不断提升,电力装备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提出电力装备行业新的增长点,在需求侧明确要加 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建设,同时,通过专项在新能 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支持一批关键产品创新项目,保障装备供给能力,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精准对 接。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刘温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 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 营收稳中有升等目标。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6日 02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 支持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创新项目
人民日报· 2025-09-16 06:20
行业政策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 - 提出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的目标[1] - 新能源装备营收目标为稳中有升[1] 行业发展现状 - 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并网运行[1] - 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进入批量应用阶段[1]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6.5亿千瓦[1] 市场机遇 - 国内近期部署一批重大能源工程项目[1]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需求持续提升[1] - 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期[1] 政策实施重点 - 需求侧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1] - 推进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项目[1] - 供给侧通过专项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电网装备领域关键产品创新[1] - 保障装备供给能力并实现供需精准对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