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格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以云迹科技冲刺港股之路,看具身智能的资本热潮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18:53
今年3月,云迹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成为香港第6个以《上市规则》18C章申请上市的特专科技 公司。日前又有好消息传出,云迹科技更新了招股书,上周刚刚通过IPO备案。至此,云迹科技距离登 陆港交所又近一步。 当大模型为具身智能注入灵魂之后,在具身智能领域深耕多年的机器人"明星企业"们,终于迎来了人工 智能时代的新一波红利。 人工智能将带来第四次产业革命,已成社会共识。尤其是今年,"人工智能+"正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国家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则成为助推行业发展的"东风"。 2025年被业内看作是"智能体"(Agent)元年。在此背景下,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率先承接上AI技术变 革带来的巨大红利,正从科幻概念走向产业爆发时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13家左右机器人 相关概念企业,申报港股IPO或登陆港股资本市场,其中包括仓储物流机器人国内龙头企业极智嘉,全 球机器人服务智能体龙头企业云迹科技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普遍期待上述企业能够凭借资本东风突围商业化边界线,进而形成技术迭代升级与 资本持续关注的良性循环。在集体吹响IPO热潮的号角背后,机器人赛道上,选手们的"含金量"正在被 重新定义。 集体吹响 ...
云迹科技账上的钱还能撑多久?
36氪· 2025-05-08 10:34
公司财务状况 - 云迹科技过去三年营收总和5.5亿元,亏损达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31亿元[3] - 2024年收入2.45亿元,销售成本1.38亿元,研发开支5738万元,行政开支5612万元[9] - 流动负债总额高达20亿元,其中赎回负债达18.81亿元[20] 融资与资金压力 - 累计完成8轮融资共12亿元,最后一笔融资停留在2021年底[3] - 当前现金储备1.05亿元(2024年底)和1.31亿元(2025年1月),难以支撑一年运营[14][15] - 2024年"三费"开支1.72亿元,2023年1.83亿元,2022年2.78亿元[15] 经营策略调整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3年47.8%降至2024年23.4%,销售费用占比从39.1%增至23.8%[10] - 产品降价策略:二代产品"格格"系列均价从2.68万元降至2.09万元,YJ-万物工具仓模块从1.41万元降至0.96万元[11] - CTO林小俊离职创业可能影响技术支撑[10] 市场地位与竞争 - 酒店场景市占率12.2%,覆盖超3万家酒店,单日在线机器人峰值突破36000台[6] - 正拓展医院场景但仅开发100多家,同时面临擎朗智能等竞争对手侵入酒店市场[29][30] 上市紧迫性 - 港股18C规则提供未盈利企业上市机会,上市可转换18.81亿元赎回负债为权益[18][20] - 若18个月内未成功上市将触发赎回权[20] - 参考同行:优必选2024年亏损11.6亿元,越疆科技亏损9540万元,极智嘉三年半累计亏损43亿元[23][24][26] 行业现状 - 机器人行业普遍存在"营收增长但亏损扩大"现象,资本自2022年起退潮[13][26] - 头部企业相互渗透场景,如擎朗智能从餐饮扩展至酒店合作[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