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格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以云迹科技冲刺港股之路,看具身智能的资本热潮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18:53
公司上市进展 - 云迹科技于今年3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成为香港第6家依据18C章申请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 [1] - 公司已更新招股书并通过IPO备案,距离登陆港交所仅一步之遥 [1][2] - 公司有望摘得"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桂冠 [2]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公司是全球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市场的龙头企业,其产品已落地全球超过34,000家酒店、医院、工厂等场景 [2][9] - 以来自中国酒店场景的收入计,公司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13.9% [4] - 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总收入中,公司市场份额为6.3%,排名第一 [9] - 公司的机器人已覆盖中国331个地级行政区,覆盖率达99% [5] - 2024年全年,公司机器人智能体完成了超过5亿次服务,行走了2033万公里 [2]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5年前5个月的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8.9% [8] - 2025年前5个月,来自智能体应用(HDOS)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94.2% [9] - AI数字化系统收入的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5.5% [9] - 公司综合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24.3%提升至2024年的43.5% [11] - 机器人及功能套件业务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25.6%提升至2024年的38.1% [11] - 公司经调整净亏损以65.7%的年复合增长率收窄 [11] - 2022至2024年期间,公司物流及交付成本从396.9万元下降至287.8万元 [12] 技术与研发实力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5740万元,占当年总收入的23.4% [1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405项发明专利、327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53项外观设计专利 [10] - 公司已完成三代产品线迭代,包括润、格格及UP系列 [10] - 2023年公司首创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形态UP系列,该系列可群体协作并使用工具 [9] - 公司是全球首批推出"服务智能体全自主闭环学习系统"的公司之一 [10]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首批"综合性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 [9] 销售模式与客户拓展 - 公司通过直销模式收获高黏性客户,2022至2024年直销业务收入从1.43亿元增长至2亿元 [10] - 直销企业新增客户数量从2022年的2825家扩充至2024年的3810家 [10] - 分销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834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4515.4万元,三年累计增长146% [10] - 分销业务收入占比提升7个百分点至18.4% [10] 行业背景与资本支持 - 2025年被业内视为"智能体"元年,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正从概念走向产业爆发 [1]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0.3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132.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5.5% [13] - 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规模从2020年的15.8亿元升至2024年的7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6% [13] - 公司成立至今获资本累计注资超12亿元,D轮投后估值达40.8亿元 [5] - 投资机构包括腾讯、阿里、联想、启明创投、携程等明星产业资本 [5] 未来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被列为香港特区政府第四批重点企业伙伴 [14] - 公司将依托香港国际化体系吸引人才与资本,并拓展海外市场 [1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机器人已在超过20个海外国家及地区部署 [15] - 公司跨行业复制能力已获验证,正将机器人从酒店复制到医疗、工厂、楼宇等多场景 [15] - 公司与大型外卖公司合作,将机器人整合到配送系统中 [15] - 公司瞄准B2C市场以实现收入多元化,2023年中国星级酒店营业收入达1609亿元,同比增长36.6% [16]
云迹科技账上的钱还能撑多久?
36氪· 2025-05-08 10:34
公司财务状况 - 云迹科技过去三年营收总和5.5亿元,亏损达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31亿元[3] - 2024年收入2.45亿元,销售成本1.38亿元,研发开支5738万元,行政开支5612万元[9] - 流动负债总额高达20亿元,其中赎回负债达18.81亿元[20] 融资与资金压力 - 累计完成8轮融资共12亿元,最后一笔融资停留在2021年底[3] - 当前现金储备1.05亿元(2024年底)和1.31亿元(2025年1月),难以支撑一年运营[14][15] - 2024年"三费"开支1.72亿元,2023年1.83亿元,2022年2.78亿元[15] 经营策略调整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3年47.8%降至2024年23.4%,销售费用占比从39.1%增至23.8%[10] - 产品降价策略:二代产品"格格"系列均价从2.68万元降至2.09万元,YJ-万物工具仓模块从1.41万元降至0.96万元[11] - CTO林小俊离职创业可能影响技术支撑[10] 市场地位与竞争 - 酒店场景市占率12.2%,覆盖超3万家酒店,单日在线机器人峰值突破36000台[6] - 正拓展医院场景但仅开发100多家,同时面临擎朗智能等竞争对手侵入酒店市场[29][30] 上市紧迫性 - 港股18C规则提供未盈利企业上市机会,上市可转换18.81亿元赎回负债为权益[18][20] - 若18个月内未成功上市将触发赎回权[20] - 参考同行:优必选2024年亏损11.6亿元,越疆科技亏损9540万元,极智嘉三年半累计亏损43亿元[23][24][26] 行业现状 - 机器人行业普遍存在"营收增长但亏损扩大"现象,资本自2022年起退潮[13][26] - 头部企业相互渗透场景,如擎朗智能从餐饮扩展至酒店合作[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