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桌游卡牌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观察:从美国桌游产业遭重击,看关税对小企业影响
环球时报· 2025-06-10 06:36
美国关税政策对桌游卡牌行业的影响 - 美国玩具商预计年末购物季将面临货架更空、价格更贵的局面 [1] - 美国桌游企业Stonemaier Games创始人表示加征关税导致其25万件产品滞留中国仓库,需为6月抵美货物支付关税 [2] - 美国桌游行业普遍采用"美国设计+中国制造"模式,关税战前已大量投资中国生产线 [2] 行业模式与供应链现状 - 中国桌游卡牌产业已形成"国创IP为主、国际授权为辅"的出口格局,代表产品如《三国杀》《哪吒》系列 [4] - 中国成熟的制造体系是全球创意落地的基石,涉及多国协作(如日本IP设计、德国模切设备、美国终端销售) [4] - 美国玩偶制造商威廉·苏指出中国在塑料玩偶产业链(躯体、头发、面部彩绘)不可替代,预计圣诞订单发货量减少1/3 [5][6] 企业应对措施 - 东莞外贸企业紧急压缩交货周期至1.5个月,集装箱柜加价1000-1500美元,面临订单停滞和工人流失 [5] - Stonemaier Games联合12家小企业起诉美国政府,另有75家企业表示愿意加入 [6] - 美国玩具巨头MGA娱乐将中国制造玩偶价格提高10%-30%并削减产量 [6] 行业转型与机遇 - 中国企业通过高精度印刷、防伪技术及本土IP输出重塑行业格局,目标从"性价比标杆"升级为"价值引领者" [7] - 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主打原创国潮IP(如点翠十里红妆、醒狮),70%产品融合传统元素,同时保持与漫威、迪士尼合作 [8] - 尽管美国订单受影响,企业认为凭借产品硬核实力(如金属3D拼装技术)仍能获得消费者支持 [8] 成本与市场反应 - 沃尔玛CEO坦言中国商品在玩具、电子产品品类占比极高,关税压力将转嫁消费者 [6] - 美国《华尔街日报》预测圣诞节商品种类减少且价格上涨 [7] - 东莞企业优先利用90天关税窗口期赶工交付订单 [6]
财经观察:听中国玩具出口商讲述外贸“关键时刻”
环球时报· 2025-05-16 06:49
中美关税调整对玩具行业的影响 - 中美自北京时间5月14日起同步调整对对方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刺激美国玩具商密集向中国工厂下单,中国玩具出口商生产线满负荷运转[1] - 美国玩具巨头股价集体飙升:美泰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12%,孩之宝上涨5%,杰克仕太平洋涨超18%[3] - 美国玩具协会数据显示,美国市场近80%玩具产自中国,此前145%关税威胁曾导致孩之宝预警可能损失3亿美元利润[3][4] 供应链与市场反应 - 美国玩具商Basic Fun CEO在关税降低消息公布后立即重启中国工厂运输,但指出供应链恢复需时间,非"一键切换"[3] - 东莞桌游卡牌生产商实行两班倒生产以满足美国客户90天内到货需求,宁波玩具企业称老客户订单回归且期限紧急[5] - 美国零售商担忧圣诞季缺货,小企业主大卫·毛罗称关税协议"意味着今年将是有玩具的圣诞节"[5] 行业应对策略 - 中国玩具商加速多元化布局:义乌出口商拓展东南亚、中东及欧洲市场,开发针对当地文化的专属产品[7][8] - 产品附加值提升:东莞模型工作室推出单价超6000元的高仿真车辆模型,欧洲订单排期至年底[10] - 中东市场通过本土化IP玩具打开销路,南美市场以定制化服务取胜,相关需求持续增长[11] 产业升级与新兴市场 - 部分企业转向AI玩具研发,墨西哥客户联合测试AI娃娃机芯以适配本地需求,放弃低价竞争路线[12] - 东南亚、中东欧、拉美成为新增长点,当地对高性价比和创新型玩具需求上升,但需注意文化差异[13] - 专家建议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利用跨境电商和数字营销拓展市场,通过行业协会共享资源抵御风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