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训练系统

搜索文档
华如科技(301302) - 301302华如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6:5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北京华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301302,证券简称华如科技 [1] - 基于十余年军事仿真行业产品积累与行业案例,结合近年“仿真 +AI”在军事应用细分场景的深度探索,公司核心品牌 XSim®实现从“军事仿真”向“军事智能”升级跨越,打造“1•5•5•N”新一代 XSim®军事智能体系,助力中国国防科技迈入“智胜时代” [2][3]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 2025 年 5 月 21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吴亚光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同花顺史丰瑞、华西证券徐康等多家机构人员 [2] 核心产品介绍 XSimVerse®军事大模型 - 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注入军事垂直领域知识,融合军事仿真技术,具备军事认知和决策能力,可为军事智能决策、虚拟训练、数智试验、模训器材、智能装备五大应用领域提供支撑 [5] - 已在私域环境全面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公司可为用户提供军事智能一体机,包括便携版、专业版和算力中心版,支持 1B 到 671B 各系大模型 [5][6] AI 工具集 - 目前包括 5 款通用产品,分别是具备全流程智能化能力的 XSimStudio®智能仿真、构建数字战场环境的 XSimWorld®数字战场、提供大模型训练和优化环境的 XSimAgent©智能体、形成数字兵力模型库的 XSimForce 数字兵力、实现数实互联的 XSimLink®数实互联 [7][8] 业务应用领域 五大应用领域 - 军事智能业务覆盖智能决策、虚拟训练、数智试验、模训器材、智能装备五大应用领域,着力打造全链条解决方案 [6] 各领域具体情况 - 智能决策:依托军事大模型与 AI 工具集,构建智能化 OODA 决策体系,实现辅助决策全流程效能跃升 [6] - 虚拟训练:综合运用军事大模型和仿真技术,构建闭环训练体系,使受训者得到接近实战锻炼的训练体验 [6] - 数智试验:将数字平行试验场与军事大模型深度融合,构建武器装备试验垂直领域智能体,为装备试验鉴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支撑 [6] - 模训器材: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构建实战化对抗训练装备体系,提升受训人员实战化能力 [7] - 智能装备:基于“云 - 边 - 端”协同架构,构建无人云脑和无人装备体系,提升装备自主和协同作战能力 [7] 其他产品优势及业务情况 无人机模拟训练系统 - 以分布式仿真技术为基本架构,采用 1:1 硬件模拟等技术构建训练平台,特点为环境模拟逼真(具备几十余种仿真地形、上百种战场三维实体模型目标库)、训练模式丰富(支持单席位训练等多种模式)、评分体系完善(根据训练大纲对不同层级指标采用不同评估方法考核)、扩展高效灵活(插件化开发模式,可快速适应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 [8] 无人集群指控系统“云脑” - 针对现有无人系统挑战,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发挥无人系统特点,实现智能情报处理等功能,构建新一代无人集群智能指挥与协同控制解决方案 [8] 客户需求与子公司业务 - 公司通过军事大模型和 AI 工具集迭代升级产品,增加了潜在客户需求 [9] - 全资子公司小如文化围绕数字文创领域,推进线上游戏研发与运营、线下数字空间打造及 IP 衍生品开发等业务 [9]
安达维尔: 关于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21:48
募投项目主业符合性分析 - 大型地面保障装备包括伴随保障系统、快速挂载装置、无人系统、电源拖动平台,均为成熟产品且已取得相关资质,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0.63万元、1,274.20万元、1,388.50万元,占测控设备业务收入比重从6.36%提升至32.21% [1][4] - 模拟训练系统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1,274.20万元、1,388.50万元,占测控设备业务收入比重从28.26%增至45.39%,2025年预计实现销售约8,500万元 [4] - 机电一体化产品(货舱装载系统、侧导轨组件等)与现有产品智能挂载平台技术原理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应用场景,客户均为G104、G108等军工集团 [5][6][7] 机电一体化产品进展 - 货舱装载系统2025年下半年交付样品,2026年完成整机试样,2027年批量生产 [10] - 侧导轨组件2024年中标G108项目,2025年4月已交付样品,预计2025年四季度试飞 [11] - 盖板锁及翼尖锁2025年内完成方案评审和样品生产 [12] - 公司拥有300余名机电专业人员,相关专利6项,技术储备包括CAD/CAE、传感与控制等核心技术 [13] 前次募投项目对比 - 前次航空厨卫项目聚焦技术研发,本次旨在提升产能,客户从航空领域扩展至防务领域 [19] - 前次电子部件维修项目覆盖9,300项件号,本次将扩展至12,000项并新增发动机维修章节 [19] - 前次机械部件维修项目覆盖3,900项件号,本次将扩展至5,500项并新增复合材料维修 [19] - 实施地点从北京调整为天津空港经济区,靠近客户降低运输成本 [19] 前次募资使用情况 - 2017年IPO募资4.73亿元,2019年终止4个项目并将11,050万元调整至新项目 [21] - 终止原因包括国际OEM政策收紧、国产飞机产业化不及预期等外部环境变化 [22] - 截至2021年底,前募项目六(航空装备研发)投入6,750万元,项目七(民航设备)投入4,300万元 [21][23]
加快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金台点兵)
人民日报· 2025-05-11 05:49
陆军某旅训练场,官兵随身携带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无人装备指控系统,展开实兵训练;海军航空大 学围绕舰载战斗机飞行人才培养,将院校教学与战场需求精准对接;武警某部在建设智慧靶场、虚拟战 场基础上,引进沉浸式模拟训练系统……各部队聚力向难攻坚、向新突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解放和 发展新质战斗力,谋取竞争发展新优势。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1日 06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的,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必须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近年来,从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新装备、新武 器陆续列装部队,到智能化无人化、网络电磁空间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不断发展,我军正扭住科技创新 的"牛鼻子",攻克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将新质战斗力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广大科研 院所、部队要营造鼓舞支持创新的环境,军事科研工作者要扛起责任,以创新赋能新质战斗力发展。 "欲得强兵,必须坚甲利器,实选实练。"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必须善于向实战实训要战斗力,深化 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加快推进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