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特曲

搜索文档
古贝春系列通讯之一:从7人酿酒小组到北派浓、酱标杆的创业史诗
齐鲁晚报· 2025-05-21 17:05
历史渊源 - 公司起源于1952年当地政府与民间酒作坊的公私合营,最初为7人酿酒小组[1] - 武城县酿酒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曾酿造商代国酒"秬鬯酒"[2] - 西汉时期"东阳好酒"已闻名四方,出土文物证实其历史地位[2] - 宋代贝州(今武城)酒税收入达20万贯,接近东京曲院的35.58万贯[5] 创业历程 - 1952年建厂时仅生产12.7吨瓜干酒,产值不足万元[8] - 1958年遭遇特大洪水,车间水深达1.2米[8] - 1960年代用麦秸、秫秸等替代原料维持生产[8] - 1964年程谋廷获"酒母大王"称号,首创"三步控温法"[9] - 1975年聘请酿酒大师马绍星,融合五粮液技术创"五粮清蒸清烧"工艺[9] - 1976年"武城特曲"与"武城大曲"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年产量592吨,销售收入108.65万元[9] 技术革新 - 1980年购置首台蒸汽锅炉,生产效率提升60%,吨酒粮耗从3.2吨降至2.8吨[11] - 2021年投入3200万元引进数控装甑机器人,劳动强度降低40%,能耗下降18%[18] - 2023年建成全流程智能化车间,基酒优级率从85%提升至92%[18] - 与山东省农科院培育定制粮种"济梁4号",支链淀粉含量达78%[19] 品牌发展 - 1978年推出"古贝春"高档白酒,年产11吨销售一空,当年总产量791吨,销售收入187.08万元[12] - 1984年酱香型"东阳好酒"(古贝元前身)问世[13] - 1988年"古贝元酒"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牌[15] - 2016年"古贝春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7] - 2022年品牌价值达223.77亿元,较2015年增长近3倍[19] 文化营销 - 1980年马季团队驻厂17天创作相声作品[14] - 2004年马季正式担任品牌代言人[14] - 1984年臧克家为古贝春题词"名牌当代属十佳"[17] - 2022年微电影《春儿》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优秀作品奖[17] 经营现状 - 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53%[19] - 产品远销全国21个省市区,进入人民大会堂等高端场所[13] - 1983年投资800万元建设102.5亩新厂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