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滑雪板
搜索文档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斯兰别克·沙合什:用半世纪坚守焕新滑雪“活化石”
央视网· 2025-09-22 15:23
文章核心观点 -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支持和传承人创新下成功实现文旅融合与产业化发展,成为当地冰雪经济的亮丽名片 [3][6][9] 行业概况与历史传承 - 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超过百年,斯兰别克家族已传承至第五代 [2][3] - 阿勒泰地区拥有约1.2万年历史的滑雪岩画,被公认为人类滑雪起源地 [7] - 古老毛皮滑雪板曾是该地区先民冬季必备的出行工具和生存利器 [3][4] 产品特点与工艺创新 - 产品形态多样,从两米长实物滑雪板到巴掌大小纪念品,满足不同需求 [1][6] - 工艺核心在于使用马腿毛皮,下坡时顺向皮毛利于滑行,上坡时逆向皮毛增大摩擦力实现制动 [5] - 引入机械设备替代部分手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精美度 [6] - 开发迷你滑雪板纪念品,单个雪季销量达三百副 [6] 市场推广与销售渠道 - 通过工作坊、滑雪场展示厅、机场特色商品店等线下渠道销售,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文化纪念品 [6][9] - 借助互联网向全国冰雪运动爱好者展示制作过程,推动技艺转型为代表性文旅产品 [6] - 产品吸引众多游客和滑雪爱好者购买,切实改善了传承人的生活条件 [3] 政策支持与产业效应 - 当地政府提供工作坊和展览室支持,并认定传承人身份,加强对非遗技艺的保护 [3][6] - 2024-2025年雪季阿勒泰四大滑雪场日均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总体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20% [9] - 自2020年起将滑雪纳入中小学体育必修课,已培养注册青少年冰雪运动员360余名 [9] 文化影响与品牌建设 - 传承人斯兰别克曾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示该项冰雪技艺 [10] - 毛皮滑雪板已成为阿勒泰文旅产业的亮丽名片,连接古老滑雪起源与现代冰雪运动 [9][10] -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工作坊、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9]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滑雪起源地”到“冰雪产业新高地” 阿勒泰引领新疆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 2025-09-17 09:04
央广网北京9月17日消息(记者古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 疆阿勒泰近年来深挖特色文化,推动"冬季冰雪一季火"升级为"户外体验四季热",引领新疆冰雪经济高 质量发展。 在新疆阿勒泰市拉斯特乡,71岁的斯兰别克·沙和什正仔细打磨桦木板制作毛皮滑雪板,老人与这 项古老技艺相伴已逾半个世纪。 斯兰别克·沙和什:我从十五六岁起跟父亲学制作技艺,这是古时候阿勒泰人的出行工具,放牧、 打猎、收柴火都得靠它。我是第四代传承人,我悉心培养徒弟,让技艺代代延续。 在老人家工作坊40公里外的墩德布拉克岩画中,镌刻着一万多年前古阿勒泰人脚踏毛皮滑雪板狩猎 的生动画面。这些珍贵的岩画实证使阿勒泰获"人类滑雪起源地"国际认证。 拉斯特乡宣传委员张文婷:冬季在山上牧民生产生活中仍然会使用这个毛皮滑雪板,我们本地也有 古老的毛皮滑雪板比赛。 阿勒泰位于北纬47°的黄金滑雪带,其特有的"粉雪"雪质细腻、湿度极低。 阿勒泰地委委员、市委书记汤杰:已建成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四大滑雪度假 区。正在加快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级)冰雪运动目的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 区。 九月的将军山已 ...
滑雪板的“古”与“今”见证新疆冰雪产业兴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22:08
如今,巴掌大小的"毛皮滑雪板"成为不少滑雪"发烧友"和游客的心仪纪念品。这是斯兰别克和儿子胡安 什别克开发的产品,与时俱进使古老物件焕发新活力。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斯兰别克于2010年有了自己的工作坊和展览室。作为哈萨克族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 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斯兰别克时常获邀为年轻人授课培训,普及"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 近年来,父子共同经营的工作坊成了当地"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参观。胡安什别克还通过 网络直播展示"毛皮滑雪板"制作过程。 中新社新疆阿勒泰9月10日电 在新疆阿勒泰市拉斯特乡,年过七旬的斯兰别克·沙和什俯身用工具刨着松 木,制作"毛皮滑雪板"。"我爷爷越冬狩猎时,它是必备工具。"从穿梭于林海雪原的交通工具,到巴掌 大小的旅游纪念品,一副滑雪板记录了老人50余载"守艺创新",也见证了新疆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 斯兰别克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15岁起就随爷爷和父亲学习制作"毛皮滑雪板"。阿勒泰冬季平均积 雪厚度在1.5米,积雪期在6个月以上。"冬季积雪深,马匹没法在雪地前行。而用毛皮制作的滑雪板, 下坡滑行时能加速,上坡时增加摩擦。"斯兰别克说。 "毛皮滑雪板"体现着生存智慧。斯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滑雪板的“古”与“今”见证新疆冰雪产业兴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4:39
行业历史与文化渊源 - 新疆阿勒泰地区被国际学者共同宣告为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2] - 传统“毛皮滑雪板”是当地居民越冬狩猎的必备交通工具,体现了在冬季平均积雪厚度1.5米以上、积雪期超6个月环境下的生存智慧[1][2] - 制作技艺得以传承,斯兰别克作为哈萨克族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已有50余载“守艺创新”经历[1][4] 市场需求与旅游热度 - 2024年至2025年雪季,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在136天运营中接待游客89万人次,其中新疆以外游客占比高达78%[2] - 北京冬奥会带动中国民众冰雪热情高涨,吸引全国各地及海外游客前往阿勒泰“追雪”[2] - 传统“毛皮滑雪板”衍生出的巴掌大小纪念品成为热销品,最多一个雪季销售出300多副[4] 产业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 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结合,开发出便于携带的迷你滑雪板纪念品,并通过网络直播展示制作过程以扩大影响力[4] - 滑雪运动已纳入阿勒泰市中小学校体育课必修科目,赛事活动从延续百年的民间竞赛延伸到国际性专业赛事[4] - 当地政府支持产业发展,斯兰别克于2010年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坊和展览室,该工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4]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新疆已印发冰雪经济相关方案,目标加快构建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冰雪产业体系[5] - 方案提出到2030年,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将新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5]
新疆匠人父子“守技创新” 见证时代变迁
中国新闻网· 2025-06-01 21:03
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 毛皮滑雪板制作技艺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已传承五代,由斯兰别克·沙合什及其子胡安什别克延续,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工具提升效率与成品质量[2] - 当地政府通过设立工作坊和展览室支持非遗保护,2010年以来推动技艺展示与传播,吸引全国游客参观[2][4] - 技艺创新包括开发迷你雪板(巴掌大小)和体验活动,2024-2025雪季售出300多副迷你雪板,并借助直播扩大影响力[4] 文旅产业与冰雪运动发展 - 阿勒泰地区四大滑雪场(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2024-2025雪季日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同比增长20%,带动毛皮滑雪板成为热门旅游纪念品[3][4] - 毛皮滑雪板从传统工具转型为冰雪运动装备和文旅符号,当地举办传统与现代滑雪赛事,并纳入青少年体育课程体系,注册青少年冰雪运动员达360余名[5] - 洞穴岩画证实阿勒泰为滑雪起源地之一,毛皮滑雪板作为"活化石"融入文旅宣传,成为地区冰雪产业名片[5] 市场需求与产品商业化 - 毛皮滑雪板通过旅游展厅、赛事活动及线上直播扩大销售范围,从本地工具发展为全国热销商品[4][5] - 工作坊结合游客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如迷你雪板)和互动体验,推动非遗技艺市场化[4] - 冰雪运动普及(如必修课政策)进一步拉动相关装备需求,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场景结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