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号货轮

搜索文档
第41次南极考察|汽笛长鸣,在旷古冰原上——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难忘瞬间回眸
新华社· 2025-06-08 15:16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 - 本次考察历时7个月,是中国极地考察史上历时最长的航次,涉及"雪龙2"号、"雪龙"号和"永盛"号货轮等多艘船只 [1] - 考察队在南极中山站外围遭遇严重冰情,首次采用"雪龙2"号作为"摆渡船"完成物资转运,创新性解决卸货难题 [2][4] - "雪龙2"号曾被困碎冰63小时,通过全负荷倒退、调整压载水等多项措施最终脱困,并与"雪龙"号配合完成所有既定任务 [4][5] 南极秦岭站建设 - 考察队员在极端环境下完成秦岭站室外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氢能源系统搭建,新能源系统正式启用 [7][8] - 队员面临狂风(能见度低于2米)、极昼等恶劣条件,采用绳索联动保障安全,并克服工期紧张坚持作业 [5][7] - 氢能源系统团队为保障运行,曾在山上临时建筑过夜,每2-3小时检查数据,最终实现站区清洁供电 [7] 南大洋秋季科学考察 - "雪龙2"号首次开展南大洋秋季科考,穿越西风带抵达罗斯海,克服夏季未遇的拖网破损、设备冻结等新挑战 [9][11] - 团队创新作业流程:调整CTD采水顺序、温水冲洗设备等,完成24个海洋调查站位和34个浮标布放 [9][11] - 共采集5000余份水样、沉积物等样本,在秋季罗斯海水体结构研究方面取得新发现 [11] 考察成果与影响 - 航次累计完成多项突破性任务,包括首次秋季科考、首次"摆渡船"模式应用等 [4][9][11] - 关键技术指标:63小时冰困脱险、5000+样本采集、34个浮标布放等体现极端环境作业能力 [4][11] - 考察标志中国极地探索进入新阶段,为后续极地研究积累重要数据和经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