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场1号

搜索文档
深海重器从武汉启航
长江日报· 2025-08-31 08:34
新一代浅吃水自航自升式海上作业支持平台交付 - 中船集团武汉船机总包建造的两座新一代浅吃水自航自升式海上作业支持平台于8月3日发往沙特执行深海作业任务[1] - 该平台集成多项自主核心技术 能够在复杂海况下完成起升 货物起重和自航等任务 标志着此类平台设计与建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 平台被形象称为"海上高脚屋" 专为海上油田服务设计[1] 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技术突破 - 中船集团武昌造船建造我国首艘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 实现潜水器收放等核心技术重大突破[4] - "深海一号"于2018年12月8日在武汉下水 2021年8月3日执行首个大洋综合调查航次 同年完成7000米级深潜试验[4] - 团队攻克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控制难题 首次实现全频段满足严苛指标 建成高效作业"流水线"[4] 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技术进展 - 武汉船机建造的新一代18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港航平5"于2023年8月28日交付使用[7] - 平台最大起重能力1800吨 最大作业水深超过70米 作业范围可达离岸3000海里 满足26兆瓦风机施工作业要求[7] - 该平台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建设从近海迈入深远海 技术可开发量达27.8亿千瓦 目前利用率不足1.1%[7] 深海养殖装备国际突破 - 武昌造船为挪威萨尔玛集团建造世界首座大型半潜式智能渔场"海洋渔场1号"于2017年6月3日交付使用[5] - 该装备集先进养殖技术 环保理念与顶尖海工技术于一体 实现智能养殖重大突破 填补多项国内外技术空白[5] - 项目完成多项技术创新 被国际养殖业誉为深远海养殖的"新纪元"[5] 深海采矿与固定式平台装备配套 - 武汉船机参与水面支持系统研制 其布放回收系统 伸缩补偿装置等关键设备通过东海与南海实船验证[8] - "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武汉船机提供潜液泵系统与多台海工吊机[8] - "海基二号"是我国首座超300米水深远海固定式平台[8] 智能深海作业装备创新 - 中国船舶719所研制全球首台深海爬游混合型无人潜水器"麒麟"号 下潜深度达1000米 待机时间超10小时[9] - 潜水器具备游泳 潜水和海底爬行能力 可满足复杂海底环境的精确观测与辅助作业需求 2021年8月进入产业化阶段[9] - 武汉理工大学研发的"仿生水蛇式海底管道检测机器人"采用模块化仿生设计 可灵活穿梭深海管道[9] 武汉深海装备产业基础 - 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于2014年获工信部批复 是我国第五个 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示范基地[1][10] - 产业链较为齐全 链上企业机构超100家 以武昌区 新洲区为重点建设绿色智能船舶设计和建造集聚区[10] - 719所 武船等与高校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创新闭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