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运专线
搜索文档
杭州文旅、交通部门开展“三江两岸”乡村旅游交通线路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8-26 10:44
交旅融合创新实践 - 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推出杭州首条乡村“游运”专线 每日8:30从杭州火车东站发车 11:30抵达航川村 开通当日50个名额15分钟内售罄 预售期从10天延长至15天 车辆从38座升级至56座 3个月精准导客超3000人次 [3] - 航川村“139民宿”项目提供住一晚包三餐和旅游专车接送服务 价格为一天139元 项目从2023年试水12家民宿发展到30余家 总床位数突破700张 [3] - “游运”专线乘客68%来自杭州城区 上海嘉兴游客占比22% 其余来自宁波湖州等地 项目精准契合银发族乡村度假需求 [4] 资源整合与运营模式 - 当地组建“139乡宿联合体” 以航川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资源 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区域联动的转变 [4] - 针对乡村文旅资源分散问题 交通部门已推出“径山禅意专线”“桐庐马岭古道直通车”等特色线路 服务热门节点并培育潜力项目 后续将开通直达安吉绍兴淳安等地村庄的专线 [6] - 杭州推进“三江两岸”乡村旅游交通线路建设 采用“大环+小环”形式 推动专线班车游船和绿道骑行等多种出行方式无缝衔接 旨在使乡村从“散装”变“整装” [7] 市场潜力与挑战 - 桐庐县梅蓉村春秋两季及周末客流量高 民宿一房难求 但非周末时段客流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6] - “三江两岸”沿线景区乡村节点间缺乏便捷高频次交通接驳 各景区吸引力差异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重游率不高 [7] - 交旅融合模式构建“水陆联动”绿色交通体系 契合年轻人低碳出行偏好 长远看有望推动乡村旅游从景点“孤岛”走向全域贯通 [7]
杭州道路客运转型蹚出新路
杭州日报· 2025-04-29 10:31
行业转型背景 - 杭州传统客运站(站前客运站、汽车南站)因客流锐减陆续关停,主因是高铁网络扩张、私家车普及和网约车兴起改变了出行习惯[6][7] - 公路运输仍具普适性和灵活性,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底层支撑,需在公共服务与市场运营间寻找平衡[9] - 杭州作为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2013年起尝试"门对门"服务补足"最后一公里",2022年政策明确班车客运可开展定制服务[9] 转型核心策略 - 从粗放运营转向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以定制化、场景化服务缝合城乡资源[6] - 医疗专线成为早期成功案例:从个位数线路增至24条,2023年服务178084人次,2024年1-4月服务78069人次(日均650人次)[10] - 2024年5月推出"城际站点巴士",覆盖杭州主城及周边7个地区,日均客流最高激增5倍并实现盈利[11] 交旅融合实践 - 滑雪专线(大明山、云上草原)和徽杭古道专线成为爆款,解决徒步爱好者往返取车痛点[11][12] - 南浔古镇、千岛湖专线采用"站点即景区"设计,日均客流增至原先1.8倍[12] - 首条"游运"专线(杭州东站至建德航川村)日均咨询超千单,计划结合客货邮一体化推广土特产[12] 创新运营模式 - 与滴滴合作利用出行数据规划线路:三四线城市需求集中于大型社区,一二线城市聚焦地铁站/医院[13] - 共享19个公交客运停靠点实现"站外上客",江陵路等地铁口发送量已超传统客运站[13][14] - 组建私域社群并开展抖音/小红书营销,2023年成立营销部推动"坐商"向"行商"转变[15] 未来发展规划 - 2024年计划新增50条定制线路(常态线/季节线/特色线等),加速向桐庐石舍村等乡村延伸[16] - 探索"客运+乡村接驳"生态链,协调景区直通、景点串线等方案提升目的地交通便利性[16] - 推动客运场站与城市枢纽/公交站点资源融合,构建多业态联动的理想出行场景[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