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缎
搜索文档
“东绸西固”!茧丝绸将“织”就千亿产业
新华社· 2025-11-17 21:19
文章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7部门印发通知 提出通过“东绸西固”战略推动茧丝绸产业发展 目标到2028年全国茧丝绸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1] - 战略核心为“东部创新引领、中西部产能支撑、东中西部协同互补” 旨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1] 产业发展目标 - 全国目标:到2028年茧丝绸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1] - 中西部目标:建成一批高质量发展集聚区 培育10家以上营收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 优质茧丝绸产量在本区域占比达到75%以上 [3] - 东部目标:打造10家左右营收超100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 培育20个以上国际知名品牌 高端丝绸产品出口在本区域占比超过50% [5] 中西部产业发展重点 - 夯实产业基础:增强茧丝保障能力 优化蚕桑区域布局 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3] - 提升加工能力:支持企业升级坯绸生产线 推动传统织绸企业优化效能 承接东部印染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 [3] - 科技赋能产业链:利用资源优势 通过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和智能缫丝车间等科技手段重塑产业链条 [2] 东部产业发展重点 - 强化科技引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科技研发优势 建设国家丝绸技术中心 推动高端面料和智能装备研发 [4] - 促进文化创新:加强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推动宋锦、云锦、缂丝等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 将古老技艺应用于现代时尚与设计 [4] 东西部协同发展举措 - 构建协同网络:东部领军企业与中西部企业、高校联手搭建实验室 抱团参加广交会、海外时装周等国际活动 [6] - 政府推动落实:建立转移项目和承接地区信息库 举办招商推介和项目洽谈活动 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 [6] - 产业转移背景:自2006年“东桑西移”工程实施以来 中西部种桑养蚕规模占比已超过70% 东部地区后道环节成本上升推动产业转移 [1]
新华鲜报丨“东绸西固”!茧丝绸将“织”就千亿产业
新华网· 2025-11-17 20:57
文章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7部门印发通知开展茧丝绸产业“东绸西固”工作旨在通过东中西部协同发展推进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1] - 政策目标是到2028年全国茧丝绸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并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1][6] “东绸西固”战略内涵 - “东绸西固”指东部地区强化科技引领和品牌建设而中西部地区夯实产能基础和延伸产业链[6] - 战略核心是统筹东中西部资源禀赋适应产业梯次转移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6] 中西部地区发展重点 - 中西部种桑养蚕规模自2006年“东桑西移”工程后占比已超过70%[6] - 政策支持中西部到2028年建成一批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培育10家以上营收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8] - 目标是中西部优质茧丝绸产量在本区域占比达到75%以上[8] - 具体措施包括增强茧丝保障能力提升绸缎加工能力完善印染配套能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8] - 例如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已建设600亩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并采用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7] 东部地区发展重点 - 东部地区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科技研发优势建设国家丝绸技术中心推动高端面料和智能装备研发[9] - 政策目标包括到2028年东部打造10家左右营收超100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9] - 培育20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营销网络的知名品牌[9] - 东部高端丝绸产品出口在本区域占比要超过50%[9] - 同时加强宋锦云锦缂丝漳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9] 东中西部协同机制 - 政策推动建立转移项目和承接地区信息库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强化要素保障以加快落实举措[11] - 东部领军企业正与中西部企业高校联手搭建实验室抱团参加广交会海外时装周等[10]
月港氤氲
人民日报· 2025-04-30 06:31
历史文化价值 - 月港古镇保留明代航海图记载的18条海上航线 与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 商船达300多艘次[2] - 古镇现存"朱子帘"习俗 竹帘规格为高2米宽1.5米 从儒家礼制器具演变为文化遗产[1] - 海丝馆陈列番银 漳缎 克拉克瓷等出土文物 展现环球贸易航线历史[2] 旅游开发现状 - 古镇核心区保留500米古街 配套建设观光木栈道和闽南传统民居展示区[1][2] - 夜间经济初具规模 古厝古街在灯光映衬下形成特色文旅场景[3] - 原生态生活场景持续吸引游客 包括古榕树棋局 功夫茶体验等在地文化互动[2][3] 地理区位特征 - 地处九龙江入海口 历史上因"一水中堑 环绕如偃月"得名[1] - 作为明代海丝起点 曾形成连接东南亚 西亚 拉美和欧洲的贸易枢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