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

搜索文档
非遗活化新地标落子苏州湾
苏州日报· 2025-06-18 06:08
公司动态 - 上久楷打造的苏州湾宋锦文化艺术空间于6月17日启幕 该空间以"锦绣文脉""技艺永生"等四个篇章为核心 提供沉浸式宋锦美学体验 面积近千平方米 [1] - 北京知简品牌联合创始人沈铖发布《上久楷品牌白皮书》 首次系统阐述以"非遗活化"为核心的品牌战略 白皮书将宋锦视为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 为公司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1] - 开幕式上以"并生为一"为主题的走秀成为焦点 设计师边惠中通过融合宋锦与现代设计 诠释东方哲学理念 作品展现宋锦与现代风骨的结合 [1] 行业趋势 - 宋锦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以其细腻质地 古朴图案和明丽色彩著称 历史可追溯至两宋时期 鼎盛于苏州 与云锦 蜀锦齐名 [1] - 主办方提出"并生"理念旨在激活宋锦千年画境 使其融入现代生活 "为一"理念则强调融合苏州匠心与当代剪裁 平衡东西方美学 [2] - 宋锦文化艺术空间通过数字长卷和互动屏展示20道织造工序 观众可参与"丝织编程"体验 同时"宋锦AIGC工厂"允许共创纹样 推动时装 家居 文创跨界融合 [2]
焦点访谈|“新中式”引领国潮新风尚 千年织锦织出锦绣未来
央视网· 2025-06-01 21:19
国潮与传统面料复兴 - 国潮风盛行带动传统面料如宋锦、香云纱等从小众走向大众,融入现代生活场景[1] - 宋锦作为"三大名锦"之一,纹样精密、色彩古雅,曾因工艺繁复濒临失传,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2009年列入人类非遗[3] - 香云纱采用"三蒸九煮十八晒"古法制作,核心晒莨环节依赖光照和微生物环境,难以工业化[1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苏州纺织企业通过数码大提花织机改造,将宋锦日产量从手工10厘米提升至20米,实现现代化生产[5] - 2014年APEC会议采用改良宋锦(真丝+羊毛)制作领导人服装,推动行业建立2017年国家标准[7] - 香云纱传承者研发涂泥机设备,保留古法同时突破产能限制,2024年顺德产区年产能达1500万米,面料产值超120亿元[15] 年轻化与跨界融合 - 95后创业者将宋锦应用于笔记本等现代用品,通过新场景创造消费习惯[9] - 香云纱与达·芬奇名画IP结合举办时装秀,产品线扩展至家居、珠宝领域[15] - 汉服、朝鲜族服饰等传统服装借国潮热潮形成产业集群,如山东曹县汉服基地、涌泉旗袍产业园[17] 市场表现与文化价值 - 宋锦企业十年坚守后迎来国潮红利,新建27亩智慧工厂预计2024年8月竣工[11] - 新中式服装从博物馆藏品转变为日常穿搭,反映消费者对文化认同的精神需求提升[17] - 文旅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织锦技艺研修班,促进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的产学研结合[9][11]
深圳文创“链”上苏州
苏州日报· 2025-05-27 06:56
文创产业对接会概况 - 2025苏州·深圳文创产业创新引擎对接会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主题为"SZ携手 兴文同舟",吸引200余家两地文创企业参与 [1] - 现场活动包括苏州评弹与昆曲表演、文创摊位展示及企业路演,促成11家苏州企业与3家深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1][2] - 对接会与深圳文博会形成闭环,苏州5家文化企业在江苏展区取得丰硕成果 [5] 苏州文化产业布局与政策支持 - 苏州10个板块展示特色文化项目,包括昆山数字梦工场的元宇宙和常熟沙家浜的"乡村主理人"计划 [2] - 苏州将文化产业纳入城市发展战略,出台《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投入数亿元专项基金 [2] - 2024年苏州拥有1694家规上文化企业,年营收近4000亿元 [5] 企业合作与平台建设 - 新设荟集团作为深圳文交所院校项目专区运营商,去年实现超200亿元线上交易额,计划为苏州企业提供艺术设计服务和产学研转化支持 [2] - 苏州文化产业招商中心深圳服务处揭牌,聚焦数字创意、影视制作等领域,已组织80余家深圳企业参会 [3] - 苏州·深圳文化产业跨境服务平台成立,整合深圳跨境电商资源与苏州文化元素,定制"跨境套餐" [3] 文化IP与出海潜力 - 苏州刺绣、宋锦等非遗IP在TikTok单条播放量超百万,跨境电商协会去年已在苏州落地项目并促成初步合作 [3][4] - 苏州传统文化IP如茶文化、丝绸工艺被视作海外市场"稀缺品",深圳卖家资源将助力其出海 [4] - iMpact美讯CEO指出苏州兼具历史文化积淀与国际视野,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桥梁 [5] 未来合作方向 - 新设荟集团提出将大湾区"院校作品+社区场景"模式复制到苏州,活化非遗并丰富社区文化 [2] - iMpact美讯希望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苏州传统文化IP与深圳创新资源结合,孵化跨境项目 [6] - 第十四届苏州文博会计划于10月举办,5万平方米展会将汇聚60多国头部机构及80多家国际采购商 [5]
“为一个节奔赴一座城” 336个非遗项目扎根成都,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22:10
非遗节概况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5月28日启幕,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示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 [1] - 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共同主办,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参展参演 [1] - 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邀请马来西亚及4个国际城市参与,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代表出席 [5] 科技赋能非遗 - 设置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16家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推出30余项可互动科技体验装置,包括VR数字展览、AI互动等 [3] - 数字化技术展示宋锦、缂丝等150种传统纹样,观众可通过触控AI生成个性化纹样 [3] - AR技术实现川剧变脸实时交互,沉浸式投影还原蜀锦织造过程 [3] 非遗与经济发展 - 开展非遗品牌IP授权展示和交易活动,2019年意向授权金额超4000万元,2023年签约授权金额达8200万元 [5] - 组织丝路锦绣展推动蜀锦蜀绣产业发展,227个非遗传统工艺类项目年度生产总值超300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 [6] - "成都手作"非遗公共品牌累计帮助传承人销售产品超4亿元 [6] 文旅融合与产业带动 - 国际非遗美食周汇集8个世界美食之都和70余项饮食类非遗项目 [2] - 成都建成9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年均开展惠民活动超260场,覆盖30万人次 [6] - 道明竹艺村、文殊坊非遗街区等依托非遗资源吸引游客,形成可持续文旅资源 [6]
【千年经典向新行】宋锦:锦丝国色 岁月华章
央视网· 2025-05-03 06:50
中国丝绸织造技艺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织造的国家,绫、罗、绸、缎、锦、绣、纱等各具特色的经典技艺传承至今 [1] - 绫以斜纹为特色,质地柔软且防风结实 罗质地轻薄柔软透气 绸采用平纹织法,质地厚实光滑 缎采用经纬线斜纹交织,触感非常光滑 [2] - 锦是古代高端面料,由多种色彩丝线交织而成,图案丰富,常用于龙袍、官服等 现存有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四川蜀锦等 [4] - 绣的技法精湛,一根蚕丝可劈成128份 纱是最轻薄的面料,其中香云纱最为珍贵,采用纯植物染料历经复杂工艺织就 [4] 宋锦的历史与传承 - 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有"锦绣之冠"美誉 曾一度失传,后在非遗传承人努力下复兴,成为"新国潮" [5] - 苏州宋锦源于春秋,形成于南宋,鼎盛于明清 以斜纹组织为基础,造型繁复多变,构图纤巧秀美,色彩古朴典雅 [7] - 20世纪宋锦制作技艺几乎失传 钱小萍为抢救技艺奔走,1989年苏州丝绸博物馆开馆 她致力于复原古丝绸文物,30多年复原二十余件 [9][11] - 2006年宋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3] 宋锦的现代化发展与创新 - 传统宋锦手工织造产能低(一人一天十几厘米) 钱小萍将技艺记录成书并开源,推动电脑织机普及 [13] - 宋锦织造逐渐由机械化和计算机生产线替代 年轻传承人引入AI技术、纹样数字化再创作等创新 [13] - 吴江盛泽现代化生产线宋锦产能达每台织机每天20米 企业追加投入建设智慧工厂,去年投入近上亿 [15][17] - 宋锦产品创新包括服饰、领带、文创等 面料经特殊三防处理(防水、防油污、防火) 文化自信推动产业壮大 [17]
先生丨钱小萍:织一世锦绣繁华
央广网· 2025-05-02 16:07
丝绸行业与宋锦发展 - 宋锦在2014年APEC峰会上成为"新中式"顶流 各国领导人集体身着宋锦华服亮相 色彩艳而不俗 繁而不乱 明丽古雅 展现中国大国风范 [7] - 宋锦与南京云锦 四川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 其特点是"活色生香" 色彩鲜活 韵味浓郁 采用整片织造工艺 丝线在织物表面交织 内部光滑 [7] - 宋锦织造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作为中国桑蚕丝织技艺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38]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钱小萍创新设计中国第二代人造血管——机织涤纶毛绒型人造血管 1977年通过临床试验 获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镀金奖和第35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 [21][24] - 设计研发莹波纱 花绒绸 浪花绉等数十款丝绸新产品 莹波纱灵感源自水面波光 行销东欧国家 花绒绸1988年获国家"金龙奖" 成为热销婚礼服装面料 [14][24][29] - 成功复制东周 先秦 两汉等珍贵丝绸文物五十余件 创建"中国丝绸织绣文物复制中心" 填补新中国丝绸史多项空白 [37] 产业保护与传承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苏州丝绸厂纷纷倒闭 钱小萍抢救濒临失传的宋锦技艺 寻访老艺人 征集文物素材 凭菱格四合如意锦残片复原传统工艺 [26][28][30] - 1981年筹建中国第一家丝绸博物馆 1991年苏州丝绸博物馆落成 展示中华丝绸文明史 后创办丝绸织物设计研修班 自费培养设计人才 [34][37] - 复原宋锦花楼织机 研究装造工艺 科学记录宋锦织造理论 系统整理历史图案并逐一复原 形成完整传承体系 [32][38] 行业现状与未来 - 86岁仍坚持在工作室工作 持续进行宋锦创新设计 保持创造性思维 将生活灵感转化为设计草图 [40][42][45] - 创建钱小萍丝绸文化艺术馆 展示各阶段科研成果和艺术作品 推动丝绸文化传播 [41] - 苏州丝绸博物馆成为行业重要文化地标 五位创始人开创的丝绸文物保护模式持续发挥作用 [39]
宋锦:千年织造中的江南雅韵|生活美学
经济观察报· 2025-04-27 10:13
文章核心观点 宋锦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承载千年历史文化,其发展历经起伏,在色彩艺术、纹饰图案、织造工艺上独具特色,有多种分类且用途广泛,体现中华文化内涵 [1][2][17] 宋锦发展历程 - 春秋时期江南织锦初露锋芒,南、北宋时期丝织业重心南移,苏州开始大量生产新型织锦,宋锦诞生并传播到各地 [2] - 元朝设织造局管理织锦生产,一定程度阻碍发展,但发展出“织金锦”;元末明初宋锦业衰微,明初有所恢复,明代织锦应用范围扩大,图案发展,但许多品种失传 [3] - 清康熙年间古宋锦恢复生产,苏州宋锦进入全盛时期 [4] 宋锦色彩艺术 - 配色讲究艳而不俗、繁而不乱,倾向明度和纯度对比,整体色调偏灰,营造柔和平整视觉效果 [5] - 底色常采用中性色调,花纹图案分三类相互搭配,呈现独特美感 [7] - 色彩布局运用“长抛色”“短抛色”和“间隔色”等技法,还有“活色”配色方法,降低成本使织物轻薄、画面灵动 [8] 宋锦纹饰图案 - 纹样题材广泛,包括花卉、动物、器物、几何等,每种题材都有丰富文化内涵 [9][10] - 纹样搭配分单纯纹样和与几何纹样结合两类 [11] 宋锦织造工艺 - 织造需经过30多道工序,织法保留经锦轻薄特点,吸收纬锦花纹变化,有起综和压综、双经轴、抛道活色三大特点 [13][14] 宋锦与其他名锦对比 - 在组织结构上,以斜纹组织为主,联合经纬线显花,使颜色绚丽、图案有层次感 [15] - 在丝线材料上,采用特制细经线,使织物色彩丰富、花纹清晰饱满、更显轻盈,适合制作服饰和书画装裱 [15] - 在制作工艺上,采用双经轴和抛道活色工艺,使织物结构稳定、色彩丰富,工艺沿用至今 [16] - 在图案风格上,以变化几何纹为骨架,填自然花卉和吉祥纹,对比色和谐,显古朴典雅、细腻秀美 [16] 宋锦分类及用途 - 重锦是最贵重精美品种,用于宫廷和殿堂陈设,如《石青地极乐世界织成锦图轴》 [18][19] - 细锦是最常见代表性品种,用于服饰、书画装裱和礼品装饰,如《柿红盘绦朵花宋锦》 [20] - 匣锦是中档品种,用于庙宇佛幡和书画册封面装裱 [22] - 小锦轻便便宜,用于日常生活装饰,如扇子、锦盒等工艺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