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机器人系统

搜索文档
机器人:紧抓战略机遇,加速向“世界机器人一流企业”迈进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20:36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构建"3+3+N"战略体系 聚焦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核心产品线 深耕焊接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物流自动化三大技术方向 培育半导体装备、医疗康养、新能源等新兴业务[2] - 推动业务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 目标成为技术自主可控、主业突出、全球布局的高端装备解决方案领军者[7] - 形成主业领跑与新兴业务突破格局 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推动产业从量积累向质飞跃[8] 财务与研发表现 - 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7.86% 综合毛利率复合增长率达24.53%[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7亿元 同比增长16.10%[4] - 累计完成800余项科研任务 拥有有效专利700余项[4]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 攻克真空机械手及集束型设备技术 实现半导体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 产品性能对标并部分超越国外先进水平[4] - 研制高可靠点焊机器人系统 打破国外在汽车焊装线高端领域垄断 实现新能源汽车工厂多基地规模化应用[4] - 中厚板免示教焊接技术战胜国际对手 应用于深中通道沉管钢壳焊接项目[5]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 - 产品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 服务超4000家企业 累计交付15000个项目案例[2] - 2007年实现中国机器人首次出口 至今持续推动国际化战略[2] - 强化与国际标准接轨 目标成为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及半导体装备全球市场重要参与者[8] 创新方向与未来规划 - 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 布局"机器人+AI"融合创新 发布智能类人双臂平台、轮式及双足人形机器人[8] - 开发高功率密度运动模组 实现高速度与高爆发力旋转直线混合应用功能[8] - 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 构建全链条技术控制力 聚焦前沿技术及AI空白领域投入[8]
机器人:紧抓战略机遇 加速向“世界机器人一流企业”迈进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20:34
公司战略布局 - 构建"3+3+N"发展战略体系 聚焦工业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核心产品线 深耕焊接自动化 装配自动化和物流自动化三大应用技术方向 培育半导体装备 医疗康养和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业务 [3] - 推动业务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 致力于成为技术自主可控 主业优势突出和全球布局高效的高端装备解决方案领军者 [7] - 强化与国际标准接轨 提升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话语权 立志成为中高端工业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及半导体装备系统全球市场重要参与者 [8] 财务与研发表现 - 营业收入及综合毛利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7.86%和24.53% [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37亿元 同比增长16.10% [5] - 累计完成800余项科研任务 拥有有效专利700余项 [5]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自主攻克新一代真空机械手技术 性能对标国外先进产品并实现部分指标超越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真空类晶圆传输和大气类晶圆传输系列产品 [5] - 研制高可靠点焊机器人系统 打破国外厂商在汽车焊装线高端领域垄断 多型号工业机器人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工厂实现多基地规模化部署应用 [6] - 开发集高功率密度 高速度和高爆发力旋转机直线模组混合应用功能于一体的运动模组 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 发布智能类人双臂平台 "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和"松行"双足人形机器人 [8] 市场应用与国际化 - 为全球4000余家客户提供超15000个项目案例 产品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 [3] - 产品应用于汽车 新能源和半导体等领域 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各行业普及和进口替代进程 [3] - 2007年实现中国机器人产品海外出口零的突破 至今助力超4000家企业产业升级 [3] 行业地位与贡献 - 实现从技术追赶到部分领域国际并跑和领跑的转变 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做出重要贡献 [4] - 承担多项国家重要科技攻关项目 打破国外长期垄断 实现高端工业装备自主可控 [5] - 在深中通道沉管钢壳焊接项目竞标中战胜国际对手 实现无人化和智能化组焊作业 [6]
机器人:紧抓战略机遇,加速向“世界机器人一流企业”迈进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20:28
公司战略布局 - 构建"3+3+N"发展战略体系 聚焦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核心产品线 深耕焊接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物流自动化三大应用技术方向 培育半导体装备、医疗康养、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业务 [5][6] - 为全球40多个国家超4000家客户提供超15000个项目案例 产品应用于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6] - 推动业务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 致力于成为技术自主可控、主业优势突出的高端装备解决方案领军者 [12][13] 财务与研发表现 - 营业收入及综合毛利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7.86%和24.53% [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37亿元 同比增长16.10% [9] - 累计完成800余项科研任务 拥有有效专利700余项 [9]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 自主攻克新一代真空机械手技术 性能对标并部分超越国外先进产品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晶圆传输系列产品 [9] - 研制高可靠点焊机器人系统 打破国外在汽车焊装线高端领域垄断 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工厂实现多基地规模化部署 [9] - 中厚板免示教焊接技术战胜国际对手 应用于深中通道沉管钢壳焊接项目 [10] 国际化发展 - 2007年实现中国机器人首次出口 产品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 [6][7] - 推动国际化"高端化、产品化、国际化"战略 强化与国际标准接轨 [13] - 立志成为中高端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半导体装备系统全球市场重要参与者 [13] 未来发展方向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 2024年开发高功率密度运动模组 2025年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 [13] - 发布智能类人双臂平台、"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和"松行"双足人形机器人 展示多模态感知与精密控制技术飞跃 [13] - 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 构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解决方案"全链条技术控制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