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烧鸟
icon
搜索文档
平价日料,正在狂奔
36氪· 2025-06-06 10:32
日料行业复苏趋势 - 日式料理首店热度显著回升,2024年一季度占比同比飙升185.01% [1] - 多个知名日料品牌加速在中国市场布局首店,如鸟贵族、京都御握丸、四代目菊川等 [1][3] - 日料品牌扩张步伐加快,寿司郎已在国内13个城市开设81家门店,肉肉大米日翻台率高达22轮 [5] 品牌扩张与运营策略 - 日料品牌普遍选择一线、新一线城市A类商圈开设大店,如寿司郎进驻朝阳大悦城等核心商圈 [7][8] - 品牌注重高效门店运营和稳定供应链,实现极致性价比 [6] - 肉肉大米背靠日本物语集团,该集团在中国市场已运营5个品牌,包括蟹的岡田屋等知名品牌 [8] 消费趋势变化 - 日料市场向大众化转型,大众化档次占比从20.00%上升至41.18% [9] - 当前日料门店主要集中在200元以下价格带,占比高达88.78% [9] - 性价比日料更受欢迎,如寿司郎"8元一盘"活动、鸟贵族全场18元定价策略 [11] 品牌营销与消费者行为 - 日料品牌注重小红书等年轻化平台营销,寿司郎小红书账号拥有67万粉丝 [11] - 消费者转向更具性价比的品牌和更安全的食材,如肉肉大米以70元提供类似omakase体验 [13] - 精致日料品牌面临挑战,去年杭州客单价400元以上倒闭餐厅中日料占一半 [16]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日料品牌需在性价比与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供应链能力支撑产品性能 [17] - 市场逐渐回温,消费者选择更加谨慎,品牌需提升运营稳定性和管理效率 [17] - 价格成为重要因素,但非单纯追求低价,而是价格区间内的极致化产品性能 [17]
胖东来导师却在国内开不下去了?成都人含泪送别这家日系超市
创业邦· 2025-03-07 11:36
文章核心观点 成都伊藤广场结业引发成都人情感共鸣,但伊藤洋华堂因价格劣势、服务体验不佳、百货业态老化等问题,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日式商超整体发展面临困境 [1][3][10][11] 分组1:成都伊藤广场结业情况 - 2月28日成都伊藤广场最后一天营业,顾客抢购商品,闭店前工作人员鞠躬送别顾客 [1][2] - 成都人在朋友圈表达对伊藤结业的不舍,将其形容为与童年告别 [3] 分组2:伊藤洋华堂特色与优势 - 伊藤洋华堂有干净的厕所,提供日式服务,把日本商超礼仪文化带进成都 [3][4] - 1997年大陆首家伊藤洋华堂在成都春熙路开业,鼎盛时在成都开8家店,带动周边房价上涨,2012年成都四家店年营业额排名靠前 [8] 分组3:伊藤洋华堂面临的问题 - 伊藤洋华堂商品缺乏独有附加值,自有品牌商品表现不佳,宣传的香肠与其他品牌区别不大 [5][6][7] - 伊藤洋华堂价格比山姆、盒马等贵,过分热情的服务劝退消费者,百货业态老化,在电商和跨境海淘竞争中乏力 [5][11][12] 分组4:伊藤洋华堂发展现状与行业趋势 - 伊藤洋华堂在北京发展不佳,连续亏损后陆续关店,如今只剩一家转型为食品超市 [8] - 2024年伊藤宣布关闭包括日本东北地区在内的17家店,母公司决定出售其非核心业务 [9][10] - 日式商超纷纷难以维系,伊势丹、永旺超市等陆续关闭部分门店 [10] - 2024年国内网上零售额增长9.8%,便利店零售额增长4.7%,百货店零售额下降2.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