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团

搜索文档
外卖战没有熄火,商家、骑手、消费者面临的问题也未解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7:18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 [1] - 约谈后外卖补贴明显克制,美团取消"到店自取"优惠券,"0元购"奶茶宣传横幅消失 [1] - 淘宝闪购茶饮促销价位普遍提升至10元以上 [1] 餐饮行业对补贴的反馈 - 湖北、山西、云南等十余个省区市餐饮行业协会呼吁平台遏制激进补贴 [2] -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高额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挤压堂食空间,餐饮企业陷入"有订单无利润"困境 [2] - 西贝莜面村、嘉和一品、南城香等品牌创始人称实体商户面临经营秩序紊乱、服务质量下滑等压力 [4] 补贴对商家的影响 - "一心饭团"老门店订单增长近三成,毛利率从70%降至65% [3] - 33家企业反馈价格补贴期间单笔订单平均利润率普遍下降10%~30% [3] - 小品牌商家因流量绑架进退两难,不参与活动订单跌至30~40单,参与活动客单价低导致亏损 [4] 补贴战的复杂性 - 外卖补贴战不仅是价格竞争,还涉及商家出餐、平台调度、骑手履约等运营体系 [7] - 中小商家首次接入平台系统,获得数据化经营能力 [7] - 平台资源向连锁品牌倾斜,小商户既得不到流量,也无力运营 [4] 补贴规则与公平竞争 - 山东大学曲创指出两类不正当补贴:强迫商家承担补贴、只补贴头部品牌商家 [7] - 商务部李鸣涛强调补贴规则需公示,保障中小商家利益和流量公平分配 [8] - 平台不能发放与具体品牌商家关联的补贴券 [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平台应着眼长期,通过开发运营工具、提升数字化能力支持中小商家 [9] - 外卖平台供应链、食品安全、履约体系成为行业竞争新起点 [9] - 补贴战可能成为从"流量竞争"转向"品质竞争"的转折点 [9]
签证紧缩,美国“玉米地”中餐迎来变局
虎嗅· 2025-07-15 09:25
国际学生与餐饮业发展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周边聚集至少二十多家中餐馆、面包店和珍珠奶茶店,主要服务6000多名中国大陆及台湾学生[2][9] - 校园附近商业街绿街五个街区布满中餐宣传海报,菜单以中文为主,部分配英文[9] - 过去15年新开餐馆数量激增,中国学生数量从2010年1100人增长至当前五倍多[10][11] 餐饮业态与商业模式 - 北味轩餐厅设计注重社交媒体传播,主打哈尔滨锅包肉等地方特色菜[23] - 金港餐厅菜单包含1000多个菜品,台湾珍珠奶茶店Latea采用传统配方吸引亚洲学生[22][34] - 外卖平台熊猫外卖和饭团占据主要市场,配送员多为中文服务[25][26] 行业变化与竞争格局 - 韩国超市H Mart和连锁品牌十秒云南米线等国际餐饮企业近年入驻当地[31] - 绿街餐馆年淘汰率高,部分商家调整菜单增加烤肉串等入门级菜品应对潜在客流下降[35][37] - 餐馆业主计划调整口味和形象以适应可能减少的国际学生群体[36][38] 区域经济影响 - 国际学生每年为伊利诺伊州贡献24亿美元消费,创造超2.3万个就业岗位[30] - 香槟市新建公寓楼中约三分之一租户为中国学生,配套商业依赖该群体[31] - 当地居民认为国际学生带来的多元文化提升了社区价值[40][41]
桃园眷村官宣上海利园店回归,“快捷+性价比”仍为早餐场景核心诉求
财经网· 2025-07-11 17:29
公司动态 - 桃园眷村时隔近一年半更新微信服务号,宣布通过上海利园店回归,该店为重新开业而非新拓展 [1] - 上海利园店试营业期间推出菜品8.8折活动,当前大众点评评价已达40余条 [1] - 利园店主打"四大金刚"产品,豆浆、冰浆、米浆价格8-14元,油条8-10元,饭团16-22元,饼类18-25元 [1] - 利园店与泰州路店存在品类和定价差异,如泰州路店豆浆最低10元,部分饭团价格高出利园店6-8元 [2] - 公司表示产品份量无变化,品类差异因部分产品为泰州路店自行添加,未来是否同步尚不明确 [2] - 新推文显示门店新增台式卤味小食、卤肉饭等午餐场景产品 [2] 品牌历史与现状 - 桃园眷村2014年首店选址上海泰州路,因高价被称为"早餐界爱马仕",2018年高峰期全国门店近40家 [3] - 2023年闭店收缩后剩余约4家门店 [3] - 当前上海泰州路店与利园店人均消费达34元,显著高于行业性价比偏好 [4] 行业分析 - 2019年中国早餐市场规模1.8万亿元,2015-2019年CAGR 7.1%,预计2020-2025年CAGR 7.7%,2025年达2.6万亿元 [3] - 中式传统早餐为主流,包点类因馅料丰富全国接受度高 [3] - 82.71%白领因"时间不足"不吃早餐,94.2%早餐花费控制在10元以内 [4] - 60%用户早餐时间集中在10分钟内,70%路边摊消费者花费低于8元 [4] - 行业核心诉求为"10分钟+10块钱"的快捷与性价比组合 [4]
“早餐界爱马仕”再出发 桃园眷村能否续写辉煌
北京商报· 2025-07-08 21:37
公司动态 - 被誉为"早餐界爱马仕"的桃园眷村近日在上海新开一家门店,选址上海利园,临近自然博物馆站地铁站,门头以深色为主,内部延续文艺风 [1][3] - 新店产品仍以豆浆、油条、烧饼、饭团"四大金刚"为主打,新增台式卤味小食和豆花捞等产品,部分产品售价较总店有所降低,如咸豆花从18元降至16元,烧饼油条蛋从22元降至18元 [3] - 公司2014年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2017年全国门店一度达40多家,但2024年1月被曝仅剩4家门店,目前共有8家在营门店 [1][4][7] - 公司2017年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君联资本、铭耀资产,2016-2017年快速扩张,2016年开店15家,进入北京、天津、杭州等十多个城市 [7] 品牌定位与战略 - 公司以高端定位和文艺风格著称,曾因"在LV边上开烧饼油条店"的营销一炮而红,被称为"早餐界爱马仕" [1][5] - 此次回归被视为品牌调整战略后的新尝试,通过增加低价产品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同时保持高端定位 [7] - 新店选址地铁站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旨在借助人流量提升知名度,探索适合当下的发展模式 [7] 消费者反馈与市场挑战 - 消费者对新店回归反应两极,部分表示怀念并期待门店扩张,部分反映产品缩水或口味变化 [4] - 行业专家指出,公司需在保持高端形象的同时,找到定位与定价的平衡,优化供应链和运营效率 [9] - 早餐市场竞争激烈,正餐餐厅、茶饮咖啡品牌等纷纷推出低价早餐套餐,公司面临重回"神坛"的挑战 [8] 行业背景 - 中国早餐市场规模庞大,2024年消费者主要不满包括品种单一(45.97%)、卫生差(42.24%)、品质差(40.86%)、价格贵(33.01%)等 [9] - 行业趋势显示消费者更青睐便捷健康早餐,数字化转型推动在线订餐和社区团购等新模式 [8] - 早餐市场在健康化、个性化定制和数字化领域展现出较高商业价值和投资潜力 [8]
新华网财经观察|便利店:寻找生存坐标
新华网· 2025-06-16 15:14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达4248亿元,门店规模达32万家 [1] - 2024年1-4月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增长9.1%,增速领跑零售业各业态 [1] - 便利店单店单日销售额从2021年的5117元降至2024年的4634元 [1] 行业挑战 - 同质化严重导致价格战,消费者认为不同品牌便利店商品高度相似 [2][3] - 即时零售业态通过"线上下单+30分钟达"模式分流便利店应急消费场景 [3] - 零食量贩店通过直采和规模化议价实现低价,门店数量已达22470家并持续增长 [4] - 跨界竞争者如三只松鼠、库迪咖啡进入市场,三只松鼠已开设4家一分利便利店 [6] 核心优势 - 24小时营业填补传统商超时间空白,满足非营业时段生活刚需 [7] - 通过代收快递、代缴水电费等便民服务构建社区生活枢纽 [7] - 无应收账款的刚需属性形成抗风险壁垒 [7] - 行业门槛低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7] 破局策略 - 强化鲜食和自有品牌开发,注重在地化经营如区域特色食品 [8] - 提升"质价比",将标准化运营转化为契合当地消费能力的产品组合 [8] - 发挥"温度"优势,将冷食、热食做到极致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9][10] - 增设快递代收、彩票代销等便民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12] - 推进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但需避免"为数字化而数字化" [12] - 开拓海外市场,采取本地化服务模式实现服贸出海 [12] 未来展望 - 行业需回归"便利、温度、创新"本质,头部企业可布局全球化,区域品牌可深耕本地 [13] - 通过持续探索和实践,各类企业将在行业整合期找到适合的生存坐标 [13]
平价日料,正在狂奔
36氪· 2025-06-06 10:32
日料行业复苏趋势 - 日式料理首店热度显著回升,2024年一季度占比同比飙升185.01% [1] - 多个知名日料品牌加速在中国市场布局首店,如鸟贵族、京都御握丸、四代目菊川等 [1][3] - 日料品牌扩张步伐加快,寿司郎已在国内13个城市开设81家门店,肉肉大米日翻台率高达22轮 [5] 品牌扩张与运营策略 - 日料品牌普遍选择一线、新一线城市A类商圈开设大店,如寿司郎进驻朝阳大悦城等核心商圈 [7][8] - 品牌注重高效门店运营和稳定供应链,实现极致性价比 [6] - 肉肉大米背靠日本物语集团,该集团在中国市场已运营5个品牌,包括蟹的岡田屋等知名品牌 [8] 消费趋势变化 - 日料市场向大众化转型,大众化档次占比从20.00%上升至41.18% [9] - 当前日料门店主要集中在200元以下价格带,占比高达88.78% [9] - 性价比日料更受欢迎,如寿司郎"8元一盘"活动、鸟贵族全场18元定价策略 [11] 品牌营销与消费者行为 - 日料品牌注重小红书等年轻化平台营销,寿司郎小红书账号拥有67万粉丝 [11] - 消费者转向更具性价比的品牌和更安全的食材,如肉肉大米以70元提供类似omakase体验 [13] - 精致日料品牌面临挑战,去年杭州客单价400元以上倒闭餐厅中日料占一半 [16]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日料品牌需在性价比与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供应链能力支撑产品性能 [17] - 市场逐渐回温,消费者选择更加谨慎,品牌需提升运营稳定性和管理效率 [17] - 价格成为重要因素,但非单纯追求低价,而是价格区间内的极致化产品性能 [17]
米价拖累自民党选情,小泉能“救”石破茂吗
齐鲁晚报网· 2025-05-28 20:08
日本大米价格飙升与政府应对措施 - 日本5公斤大米平均价格达4285日元(约213.7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1] - 4月大米类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98.4% 连续7个月刷新最大涨幅 [1] - 政府设定目标将米价降至5公斤2000日元(约99.7元人民币) [1] 新农林水产大臣的政策调整 - 采用"随意合同"方式直接向大型超市供货 价格为每5公斤890日元(约44.3元人民币) [2] - 计划6月上旬投放30万吨储备米 目标店铺售价5公斤2000日元 [2] - 必要时可能投放全部60万吨政府储备米 [2] 大米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 2023年大米因酷暑导致流通量减少 [3] - 地震预警引发民众囤积大米 导致超市断货 [3] - 全国农协联合会主导的竞标制度推高米价 [2] 价格波动对相关行业影响 - 饭团零售价格上涨18.1% 寿司上涨5% [3] - 巧克力价格上涨31% 咖啡豆上涨24.8% [3] - 食品价格全面上涨推高整体物价水平 [3] 农协与政府政策冲突 - 全国农协联合会此前中标政府储备米竞标90%以上份额 [5] - 直销政策改革将削弱农协流通主导权 [5] - 农协作为自民党重要票仓 政策调整面临政治阻力 [5] 消费者与市场反应 - 59.8%受访者相信新大臣能降低米价 [3] - 内阁支持率回升4.3个百分点至31.7% [3] - 52.6%受访者仍不支持内阁 25.6%要求首相辞职 [3]
便利店的减脂餐,吃完「10天胖5斤」?
36氪· 2025-05-27 22:06
便利店行业观察 核心观点 - 便利店食品普遍存在实际重量与标注不符现象,导致消费者摄入热量远超预期[41][42][48] - 标准化生产流程中"宁多勿少"原则是重量超标主因,厂商通过设置最低重量标准避免返工损耗[64][66] - 便利店已成为都市打工人高频消费场景,兼具功能性与情感价值[75][89][96] 生产运营特征 - 食品保质期仅2天左右,快速周转要求压缩了精确称重时间[60][61] - 采用批次称重管理,瑕疵品标准催生"塞爆"现象,实测5款主食中4款能量超标[64][72] - 热量标签基于成分数据库计算,未考虑实际重量差异,三明治实测热量比标注高53%[48][70] 消费行为分析 - 消费者误将透明包装与营养标签等同于精准热量控制[15][18] - 典型场景包括:预算有限选择10-20元套餐、办公场所禁餐被迫外食[76][79] - 用户创造性开发减脂组合,但110克标重三明治实测达150克致计划失效[41][49] 社会功能价值 - 提供应急兜底服务,覆盖雨具/日化用品等突发需求[90] - 60x60cm就餐区形成"公共私人空间",缓解都市社交压力[105][108] - 标准化服务带来安全感,顾客可坦然处理隐私事务[98][101] 行业数据表现 - 抽样检测显示主食平均超重36%,饭团标195克实测280克超重44%[41][42] - 脂肪超标幅度最高达247%,能量超标普遍在100-200%区间[72] - 消费者半月内因热量误判平均增重5斤[29][33]
为什么打工人创业总是失败?因为你缺少这样的一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17 11:25
1987年,北京前门大街飘起炸鸡香时,没人想到这间不到10平米的门店会成为中国餐饮业的里程碑。 创始人王大东面对油锅温度不稳定的难题,用一枚曲别针卡住温控阀——这个被同行嘲笑的"土办法",最终让炸鸡脆度稳定在一个绝佳的程度,也终于让自 己的月收入超过了3万元。 所谓商业的成功,不过是把这样的"曲别针"用对地方。 今天,无数创业者焦虑于"寻找风口"、"颠覆行业"、"万亿赛道",却很少有人能在一件小事上,坚持做出自己的价值。 Q ellife (1) 1995 (2) r 1322 nning n FOTOS ce 200 comp CONFEREN ffe aget . Alle and and 2019 50 steph .. pl SHE A 103KG Hak NORTER es of the Research and x 200 1 200 14 200 t Maria 2 - 4, 2 LAND HONE f - 12 35 TOTO (2019) and the 17 a 11 TOD CALL ( LA 2525 or 1.7.7.5 ir 十年后,这家照相馆成为当地的连锁网红店,单日预约量突破2 ...
郑州便利店为何多而不强?
36氪· 2025-05-16 08:11
郑州便利店行业格局 - 郑州便利店市场形成本地连锁(悦来悦喜、福鹿家)、内资头部(美宜佳、唐久便利)与外资(7-ELEVEn河南)三方竞争格局 [1] - 2024年郑州便利店单店覆盖5807人/店,优于全国均值(6866人/店)但低于太原(2582人/店)、长沙(2133人/店)等中部省会 [1][6] - 郑州便利店发展指数增长率从2023年4.55%降至2024年0.3%,排名下降16位至第27位 [3] 市场痛点与竞争态势 - 郑州便利店生态"多而不强",本地品牌悦来悦喜仅420家门店(全国第61位),缺乏千店级本土品牌 [8][9] - 头部品牌集中度低,美宜佳(全国3.8万家)、易捷、昆仑好客等全国性品牌在郑布局但无区域特殊性 [10] - 个体商户达116.07万户,夫妻店对早餐等高毛利品类(毛利率30%-35%)分流显著 [22][24] 供应链与场景创新 - 本地品牌通过自建中央厨房(悦来悦喜新乡基地)或本土合作(7-ELEVEn与三全食品)强化鲜食供应链 [16][18] - 24小时经营比例仅39.13%,悦来悦喜坚持全天营业以激活夜间经济 [18] - 抢占地铁(便利丹)、机场(7-ELEVEn)、高校(福鹿家财大店)等核心场景,教育消费习惯 [14][15][22] 扩张策略与政策支持 - 悦来悦喜开放加盟,全额投资需25万元(分润96%),共同投资需8万元(分润85%) [24] - 郑州被列为河南省首批便利店重点推进城市,2024年GDP1.45万亿元(中部第三)支撑消费潜力 [21] - 大学生数量146万(全国第二),校园店成为品牌差异化布局重点 [2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优化品类结构(5%-10%商品淘汰率)并提升数字化水平,匹配行业2025年重点趋势 [25] - 强化供应链标准化(悦来悦喜新品13周上市周期)与集群效应,应对夫妻店与全国品牌挤压 [25][26] - 通过点位密度提升(7-ELEVEn计划十年500店)培养"便利店解决三餐"的消费习惯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