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电容量电价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首推容量电价全额补偿,煤电商业模式迎根本性变革
长江证券· 2025-07-15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甘肃省 2026 年起煤电容量电价标准提升至 330 元/年·千瓦,火电迎来固定成本全额补偿时代,收入端“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电能量电价回收边际成本”,保障了火电成本传导,回归公用事业属性 2025 年煤价大幅回落保障容量电价全额回收不带来用户电价显著波动,该全成本补偿有望推广,火电稳健盈利的公用事业属性回归号角将吹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6] 事件评论 - 煤电容量电价提升至 330 元/年·千瓦,2026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2 年,标志煤电实现全固定成本补偿容量供需系数是决定火电能否获全部固定成本补偿核心,因水电及绿电有效系数低,实际补偿金额预计明显提升 [13] - 容量电价全成本回收带来火电商业模式根本性变革,实现全固定成本回收后,从市场机制角度保障火电成本传导,回归公用事业属性 2025 年是煤电容量电价全额回收改革关键窗口期,甘肃省煤电容量电价全成本补偿有望推广,火电商业模式或迎来变革 [13] - 容量电价改革使火电亏损风险弱化,推荐三条投资思路:大容量火电装机业绩稳定性将强化,估值有望提升;破净火电公司将迎来边际估值修复;绿电装机较多省份煤电容量全成本补偿迫切性更强 [13]
容量电价助力煤电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7-15 06:07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实施情况 - 2024年全国煤电机组累计获得容量电费950亿元,折度电容量电价为2.07分/千瓦时,主要发电企业容量电费获取率接近90% [1] - 容量电价通过固定成本回收机制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压力,推动煤电机组向"兜底保供和系统调节"功能转型 [1] - 两部制电价包括容量电价(固定成本回收)和电量电价(发电量挂钩),容量电价相当于"底薪",电量电价相当于"奖金提成" [1] 容量电价政策效果 - 推动煤电企业功能定位转型,促进现役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调节性能以弥补新能源波动性短板 [2] - 稳定煤电企业收入预期,降低市场化交易波动影响,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机组顶峰发电能力显著提升 [2] - 容量电价实施后煤电企业优化机组检修工期,加强部门协作,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 煤电转型优化方向 - 建议根据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建设情况提高容量成本回收比例,尤其针对电力现货市场运行地区和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明显地区 [3] - 推动老旧机组延寿改造是盘活存量火电资产的重要举措,我国现役煤电机组平均服役时间仅17年,远低于国外30年以上水平 [3] - 我国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容量占比80%,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占比超50%,但大容量机组投产时间较晚且集中 [3] 老旧机组延寿改造挑战与建议 - "十五五"期间将有一批老旧机组面临延寿改造,主要问题集中在设备老化、能效低下(超高压/亚临界机组能耗较高)、调节能力不足 [4] - 老旧机组延寿运行相比新建机组具有发电成本和社会经济成本优势,建议完善市场机制确保合理投资回收期 [5] - 需制定煤电机组延寿运行的改造、评估、监管等技术规范及标准体系,提供客观评判依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