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版画
icon
搜索文档
艺术瑰宝齐聚:达利149件真迹即将闪耀上海外滩老市府
经济观察报· 2025-10-06 09:19
(原标题:艺术瑰宝齐聚:达利149件真迹即将闪耀上海外滩老市府) 地址:外滩老市府(江西中路215号) 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149件真迹将亮相上海外滩老市府。展览以"启程"为主题,呼应1922年老 市府对外开放与达利艺术生涯起点的双重历史,展览涵盖雕塑、版画、珠宝、琉璃、金饰、家具与服装 等多个类别。 展览时间:2025年11月11日—2026年3月10日 ...
假期到博物馆赏版画艺术之美
新浪财经· 2025-10-04 09:49
拍摄版画 在这里,游客和市民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油画、版画,接受艺术的熏陶,也可以感受"东北卢浮宫"的富丽 堂皇。 哈药六版画博物馆的走廊和大厅里装饰得金碧辉煌,水晶吊灯、罗马柱、欧式壁画等让人目不暇接。游 客们边参观边用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据了解,这处免费开放的版画博物馆已成为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网 红景点。 观赏版画 转自: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10月3日,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南直路上的哈药六版画博物馆,利用国庆中秋长假来参观的游客和市民排 起了长队。 拍照留念 游客在参观 ...
“友谊之江” 再绘新景(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41
在平壤"欢乐春节"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左一)现场展示 瓷雕。 杨佳斌摄 横跨鸭绿江的中朝友谊桥。 刘海东摄 本报记者(左)在丹东国际商贸城采访。 李 洋摄 制作打糕。 吴 琼摄 图片来源:辽宁省自然资源厅 审图号为辽S(2025)79号 春日的丹东,锦江山山花烂漫。 高 潮摄 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朝鲜族乡三道河朝鲜族民 俗村的小鼓舞表演。 吴 琼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由此过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让辽宁丹东市闻 名遐迩。不过,丹东还有几个鲜明特点或少为人知。 这里是中国最大边境城市: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市区紧邻边境线的地级市中,丹东人口规模与城区面积最 大;这里是万里海疆"北起点":自位于丹东东港鸭绿江与黄海交界处的"江海分界"碑起,我国约1.8万 公里海岸线蜿蜒南延,直至广西防城港;鸭绿江上,两国船只自由来往,船上的人们见面都招手致意, 让人真切感受到"友谊之江"的独特魅力…… 丹东隔鸭绿江与朝鲜新义州市相望。"友谊之江"连两国,见证了中朝两国人民结下的深厚友情,也见证 了沿海、沿江、沿边的"三沿城市"丹东,不断深化双方经贸和人文交流,让深厚的传统周边友好情谊历 久弥新。 传 ...
三天吸引八万人次,这个插画展为何人气这么高
第一财经· 2025-08-11 16:57
展会规模与市场热度 - 2025GAF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三天累计接待观众超8万人次,现场总销售额约6432万元 [1] - 部分人气摊主单日销售额突破数万元,几乎所有游客都购买了插画周边产品 [1] - 本届艺术节展览规模超2.6万平方米,汇集800余位海内外艺术家,其中国际艺术家占比近两成 [2] 核心展览内容与艺术家 - 展会以国画大师戴敦邦和日本插画家天野喜孝领衔,两大特展吸引众多粉丝驻足欣赏和消费周边 [1][2] - 戴敦邦特展展出《大闹天宫》《取经路》两大主题系列作品,其画作笔锋遒劲飘逸,人物神态夸张生动 [2][3] - 天野喜孝特展展出其最新作品《金色世界》的中国首展,通过光影与装置艺术带来沉浸式体验 [2][4] 艺术家创作理念与行业影响 - 戴敦邦表示自己的绘画依托于古典名著,目前仍在创作《红楼梦》画作,已持续50个年头并加入新理解 [3] - 天野喜孝分享其通过《飞天》系列找到自我,并认为年轻创作者最重要的仍是坚持创作自己想画的作品 [4] - 插画家的作品通过周边衍生品实现价值最大化,平台汇聚年轻观众可实现艺术创作闭环并激发灵感 [7] 观众参与及消费行为 - 观众为与大师交流凌晨购票赶赴现场,签售会前排起长龙,粉丝获得现场签绘感到不虚此行 [5] - 年轻插画家的艺术摊位价格亲民,艺术制品大多在百元以内,但观众随便逛逛就会花掉大几百元 [6] - 插画设计专业学生有针对性消费,如购买艺术微喷价格在大几十元,画集等正式出版物在百元以上 [6] 行业跨界与发展潜力 - 包括拳头游戏、米哈游在内的多家游戏公司参与展览,展出海量游戏原画和涂鸦艺术 [8] - 插画涉及的广度远超认知,拥有跨界赋能价值,能通过视觉艺术让复杂知识可视化 [8] - 传统文化载体已从连环画拓展至色纸、周边、卡牌、书籍等,展示空间从博物馆延伸至展会 [7]
潘玉良:从传奇身世到艺术传奇
经济观察报· 2025-07-07 17:32
展览概述 - 北京鲁迅博物馆推出"玉良——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画展",展出潘玉良各时期代表作品70余件(套),涵盖油画、彩墨、白描、版画、雕塑等多个品类 [1] 艺术家背景 - 潘玉良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是中国近代女画家中较早走出国门学习西画且卓有成就的杰出代表 [2] - 她将现代主义绘画语言与传统中国绘画意蕴完美融合,创立了"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 [2] - 1977年在法国去世后,友人王守义按其遗愿将其四千余件作品运回故里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2] 艺术教育经历 - 1920年9月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第11届西洋画正科班,成为中国高等美术学校录取的第一批12个女生之一 [3] - 1925年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油画作品入选意大利国家级展览会,成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位中国人 [4] - 1928年学成归国后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主任,成为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西画系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领导者 [4] 创作理念 - 核心在于"合中西于一冶",融合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绘画元素 [5] - 在油画创作中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在彩墨画中吸收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念 [7] - 艺术风格影响了后来许多艺术家,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重要典范 [15] 作品特点 人物画 - 自画像展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如1940年的《自画像》具有浓厚东方古典韵味 [8] - 女肖像画善于捕捉人物微妙神情和独特气质,通过色彩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8] - 女人体绘画从学院派古典写实发展到融合东方艺术元素,以中国书法线条勾勒轮廓 [9] 风景画 - 吸收印象派理念表现光线影响,同时融入中国传统绘画对意境的营造 [11] - 笔触既有西方绘画的豪放洒脱,又有中国绘画的细腻含蓄 [11] 静物画 - 油画静物运用线条塑造法,具有强烈立体感和质感 [12] - 彩墨静物画结合中国画线条表现与西画技法,形成独特中国彩墨画风格 [13] 市场表现 - 2019年油画《双人扇舞》在北京保利春拍中以1840万元成交 [14] - 2021年《自画像》在拍卖市场上以2920万元成交 [14] 历史地位 - 作为早期留学西方并致力于中西艺术融合的艺术家,作品具有开创性和独特性 [15] - 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打破艺术界性别壁垒,推动了中国女性艺术发展 [15] - 作品多次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展出,为中国艺术在国际上赢得尊重和认可 [16]
刀笔镌刻青春诗行
人民日报· 2025-05-05 05:52
新兴木刻运动历史背景 - 1931年8月17日鲁迅在上海发起中国首个现代木刻技法学习班——木刻讲习会,13名美术青年参与[1] - 鲁迅选择推广版画因其具备大众性、革命性及一版多印的传播优势[1] - 运动核心精神是将青年创造力与艺术表现力结合,强调"生力"对开拓艺术新境界的作用[1] 青年创作者的艺术特征 - 早期作品如《债与病》《平凡的故事》突破传统形式,聚焦社会现实问题实现启蒙价值[2] - 抗战时期《怒吼吧!中国》等作品形成视觉史诗,凝聚民族抗争精神[2] -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四川黑白版画、北大荒套色版画等地域流派,创作主力为年轻人[2] 当代版画发展动态 - 官方通过"青春飞扬·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等平台持续发掘新人,已举办8届[3] - 当代创作转向强调审美丰饶性、共性内涵探索,超越技术层面追求艺术表现力[3] - 青年创作者推动版画从"再现"向"表现"转型,从形式创新升级为精神表达[3] 行业支持措施 - 文旅部、中国美协等机构以主题创作工程为抓手扶持青年创作[3] - 需为青年提供更充分创作空间,引导作品向思想引领力与国际影响力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