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雕塑
icon
搜索文档
潘玉良:从传奇身世到艺术传奇
经济观察报· 2025-07-07 17:32
(原标题:潘玉良:从传奇身世到艺术传奇) 7 月 5 日,北京鲁迅博物馆推出 "玉良 —— 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画展",展览遴选了潘玉良各时期代表 作品 70 余件(套),涵盖油画、彩墨、白描、版画、雕塑等多个品类,勾勒出潘玉良丰富的艺术生 涯。 合手书自画像 91×64cm 潘玉良,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是中国近代女画家中较早走出国门学习西画且卓有成就的杰出代表。 不仅擅长油画,彩墨、素描也独具功力,还涉猎雕塑、版画创作,将现代主义绘画语言与传统中国绘画 意蕴完美融合,创立了 "合中西于一冶" 的独特风格,享誉画坛。1977年在法国去世后,友人王守义按其 遗愿,将其四千余件作品运回故里 "奉献国人",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自画像 1941 彩墨 油画 毛绒 画布 潘玉良的身世与创作历程 潘玉良出身贫寒,命运坎坷,幼年便经历诸多不幸,曾一度沦落风尘。所幸她遇到了潘赞化,在潘赞化 的帮助下,她不仅摆脱了困境,还开启了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之路。潘赞化支持她学习绘画,送她进入上 海美专学习,1920 年 9 月,她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第 11 届西洋画正科班,成为中国高等美术学校录 取的第一批 12 个女生之一,迈出了 ...
追寻138亿年前的第一束光!展览“宇宙考古”登陆国博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12:50
展览概况 - 展览名为"宇宙考古:时空探索",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瑞士驻华大使馆、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主办,清华大学天文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办,源真文化支持 [1][3][4] -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仪器和技术:绘制宇宙"、"大数据的星空"、"可持续的太空"、"未来:行星之旅" [4] - 展览融合科学探索与艺术诠释,通过数字装置、互动体验、动态雕塑等形式呈现宇宙数据 [4] 展览内容亮点 - 《巡星雕塑》作品使用SDSS项目退役铝板创作动态艺术装置,SDSS项目始于2000年,每块铝板有600多个小孔用于收集天体光谱数据 [6] - 《宇宙碰撞》交互装置以NASA约500幅深空影像为基础,通过碟形顶投影等技术可视化星系碰撞过程 [8] - 《光的考古学》数据取自VIRUP天文数据库,追溯138亿年前宇宙起源的光子传播历程 [10] 展览意义 - 展品涵盖人类与宇宙关系思考、宇宙数据可视化、空间污染治理、未来太空生存探索等主题 [11] - 展览展示跨国界、跨学科科研协作成果,构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叙事 [11] - 展览从中瑞建交75周年背景出发,将于7月3日面向公众开放 [4][13]
中法艺术对话作品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揭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8:41
中法艺术对话作品展 - 展览汇集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让·安哥拉及旅法艺术家陈伟农、章毅的作品,涵盖雕塑与绘画等多种形式 [1] - 120余位中法嘉宾出席活动,包括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力、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督察员凯瑟琳·鲁丽杰等 [1]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表示展览是思维碰撞与心灵的对话,通过展览与论坛结合展现艺术家对艺术、文化与时代的思考 [1] 展览内容与艺术家作品 - 展览涵盖雕塑、绘画、水墨等多种媒介,呈现深具文化厚度与个人风格的艺术语言 [3] - 让·安哥拉作品融合建筑与地貌语言,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展现"地理情感" [3] - 陈伟农作品以水墨、油画和书法展开跨文化对话,兼具东方神韵与西方抽象语汇 [3] - 章毅作品将传统摄影与绘画技法结合,构建独特视觉节奏,展现中西艺术语言交融 [3] 嘉宾评价与反响 - 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督察员凯瑟琳·鲁丽杰评价展览作品质量上乘,富有创意与灵感 [3] - 法国艺术家克里斯提娜·拉法格认为展览呈现东西方艺术共鸣,欣赏作品中细腻线条和精准表现力 [3] 配套活动与项目背景 - 同期举办中法艺术对话论坛,围绕"构思·技法·审美表达"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4]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自2024年3月启动"中法艺术对话"项目,已成功举办多场高质量活动 [5] - 项目吸引中法艺术、影视、时尚等领域专业人士,探讨艺术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可能性 [5]
“新杭线”国潮文创周点亮中泰“金色友谊”
杭州日报· 2025-07-02 10:52
活动概述 - "新杭线·'灵韵万象'国潮文创周"于6月27日在泰国曼谷暹罗天地启幕,作为"山海有灵·豫园灯会暨2025中泰文化月"主题文化周的首发活动 [2] - 活动汇集东来也、开天工作室、FUFUSOUL、有光戏剧等8家国潮品牌,展示长三角匠心文创与东方美学 [2] - 活动将持续至7月7日,日均客流超10万人次 [2] 品牌表现 - RUA RUA PANDA和RUA RUA RED PANDA系列玩偶成为年轻家庭采购热点 [2] - 有光戏剧《钱蛇》融合中泰蛇神传说,吸引观众驻足观看拍摄 [2] - 开天工作室雕塑、东来也图腾系列、FUFUSOUL香氛毛绒等文创产品受到广泛关注 [2] 文化推广 - 特设"五千年中国看杭州"影像展,精选西湖、良渚、大运河等标志性景观,展现杭州独特魅力 [3] - "新杭线"后续将走进东京礼品展、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伦敦手工艺周等国际设计展,助力杭州文创品牌出海 [3]
国泰货运顺利护送十尊兵马俑及逾两百件文物赴澳大利亚参展
环球网· 2025-06-30 14:22
原标题:国泰货运顺利护送十尊兵马俑及逾两百件文物赴澳大利亚参展 这批来自陕西西安的文物需先运送至河南郑州,经国泰的香港枢纽运至澳大利亚,继而转往最终目 的地珀斯。 国泰货运团队从由陕西西安起,即全程把控文物的清点与装箱工作,随后并通过GPS追踪系统,实 时监控该批文物由西安运抵至郑州机场一段的运输过程。随后,货物被引导至交付专区并进行安全检 查。 为确保展品运送任务顺利完成,国泰货运根据客户的装载图纸制订了专属的集装方案。所有文物均 通过安全防护网及绑带进行固定,以防在运送途中发生移位。整个流程经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装载人员在 现场提供指导,并由国泰货运团队同步进行监管。全部展品均严格按照要求装载,确保其于起飞和降落 时受到最小程度的影响,并同时于整个地面运输时作全程实时监控。 西澳博物馆与展览馆主管Jason Fair表示:"本次展览的独特之处在于大部分特选的珍贵文物都是首 次于澳大利亚亮相,其中近半数从未离开过中国作展出。我们的任务是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希望观众通 过此次展览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人文,以及中国历史上这一重要时期的故事。" 国泰很荣幸赞助此次于西澳博物馆展出的《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展》,展期将 ...
马来西亚本土艺术家为“无用”赋予“新意”
新华网· 2025-06-28 10:01
艺术家创作理念 - 艺术家陈厚玏以中国明代传统青花瓷纹样为灵感来源,强调古代工匠未经修饰的纯粹表达方式[1] - 创作核心聚焦于"破碎的青花瓷碎片",认为这些被遗弃的碎片具有独特价值[1] - 艺术理念为"为无用赋予新意",将历史碎片转化为有意义的美学表达[2] 创作背景与历史关联 - 创作动机源于对"万历号沉船"的关注,该沉船打捞出16世纪葡萄牙商船残骸及大量青花瓷残片[2] - 作品强调碎片与完好瓷器具有同等历史价值,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印记[2] - 艺术创作融合了考古发现与马来西亚历史,形成跨领域对话[2] 展览作品与形式 - 即将举办的第五次个人作品展包含20幅画作和11件雕塑[2] - 作品采用蓝白交织的色调,技法上注重色阶变化与明度差异[1] - 每件作品都是对"记忆与重构"主题的艺术探索[2] 艺术表现形式 - 画作呈现蓝白相间、青花连缀的视觉效果,技法上融合颜料与瓷片线条[1][2] - 雕塑作品将破碎瓷片重新组合,赋予新的艺术生命[2] - 展览空间营造蓝白交织的沉浸式艺术环境[1]
套房里的艺术探索之旅:第六届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启幕
经济观察报· 2025-06-19 11:41
博览会概况 - 第六届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启幕,呈现京城初夏艺术盛宴 [1] - 展出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摄影、新媒体艺术、潮流艺术等多种形式 [1] - 延续并拓展"设计与当代新工艺"版块,推广收藏级设计、当代手工艺和非遗创新作品 [1] 参展机构 - 首次参展机构包括伍拾伍号院子艺术空间、翁狄森、FANCYSOPHIE索菲、EON LOOM Gallery等 [1] - 回归机构包括TomuraLee、反空间、简画廊、LCE GALLERY、BB画廊等 [1] - 参展机构在地域文化、风格流派、艺术品类上实现多元化 [1] 活动安排 - 时间:6月19日至6月22日 [2] - VIP预展:6月19日18:00-22:00,6月20日13:00-20:30 [2] - 公众开放:6月21日13:00-20:30,6月22日13:00-20:00 [2] - 地点:王府半岛酒店5层 [2]
扬州工美7件作品喜获“百鹤杯”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10:50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举办 主题为"工美中华 向品而兴" [1] - 扬州工美展团携漆器、玉器、紫砂雕塑等品类参展 展示"扬州工"艺术魅力 [1] - 扬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选送20件作品参加"百鹤杯"大赛 7件获奖 [1] 获奖作品详情 百鹤金鼎奖 - 《"观山色"漆盒》由扬州漆器厂选送 设计师岳辰、吴夏颖以山川为灵感 采用半球形盒体组合模拟山脉形态 [3] - 运用传统漆器工艺 经反复髹涂打磨 融合多元材料 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3] 百鹤奖 - 《千禧富贵连理对瓶》由王金高设计 采用新疆和田玉籽料 海棠瓣造型 瓶身雕蟋蟀牵牛花和蝴蝶牡丹花 [3][4] - 瓶盖可互换且严丝合缝 玉链连接瓶身与瓶盖 小玉坠雕刻福寿如意图案 [3] 百鹤新锐奖 - 《翡翠福寿瓶》由扬州玉器厂选送 高毅进领衔设计 采用紫绿相间缅甸翡翠 瓶身双蝠抱钱图案 瓶颈阳刻福字 [5] - 《溪山雅集》台屏由张来喜领衔制作 运用600层生漆 综合披麻皴、荷叶皴等技法 刻画山水文人场景 [8] - 《观器论道 山水文房》由顾铭领衔 采用俄罗斯碧玉七号矿 镇纸为竹简造型 砚台为古琴设计 [9][10] - 《金玉满堂瓶》由杨光设计 采用和田白玉籽料 瓶身雕刻莲花金鱼 象首活环装饰 [11] - 《全家福》由张锦飞设计 采用和田黄玉 雕刻螭龙家庭场景 展现天伦之乐 [14] 行业影响 - 博览会推动扬州工艺美术形象展示 促进非遗技艺创新发展 [14] - 获奖作品体现扬州工艺美术产业成果 彰显匠人守正创新精神 [14]
在“世纪之吻”雕塑前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圣地亚哥,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海水湛蓝,云淡风轻,绿草如茵。在圣地亚哥军 港草坪上,伫立着一座约8米高的雕塑"世纪之吻":一位美国水兵左臂托住白衣女护士,深情热吻。这 座雕塑栩栩如生,反映了美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喜悦心情。雕塑旁游客来来往往,时常驻 足仰望,合影留念。 为何"世纪之吻"能够成为二战胜利、人类和平的象征?它背后的动人故事定格下历史的瞬间,于浪漫中 凸显时代,在联想中抚今追昔。 在军港北岸草地上,还有一座雕塑"水兵归来":一个从战火硝烟中归来的水兵与日思夜想的妻儿紧紧拥 抱在一起,温馨感人。如果说,"世纪之吻"为纪念二战胜利定格历史,那么"水兵归来"则在抒发团聚的 喜悦中,呼唤和平。我们憎恶战争,热爱和平。在对历史的不断纪念中,这两座雕塑随着时间推移更加 令人难忘。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7日 18 版) "世纪之吻"雕塑源于真实的历史。1945年8月15日(美国时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到纽 约,整个城市沸腾了,人们欣喜若狂,纷纷涌向时代广场欢庆胜利。广场上,一名美国水兵情不自禁地 拥吻身旁一位素不相识的女护士。这一瞬间被《生活》杂志的摄影 ...
古都水影:喜龙仁镜头下的老北京
经济观察报· 2025-06-14 09:03
展览活动 - 瑞典驻华大使馆为庆祝中瑞建交75周年,于6月6日至30日在北京大兴宜家荟聚购物中心举办"水上的老北京"喜龙仁摄影展 [1] - 展览精选瑞典汉学家喜龙仁20世纪初拍摄的北京珍贵影像,许多照片为首次公开展示 [1] - 照片生动记录了北京护城河及周边生活的诗意场景 [1] 喜龙仁学术背景 - 喜龙仁(1879-1966)是20世纪欧美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先驱学者 [1] - 曾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艺术史教授,最初以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研究闻名 [1] - 后转向中国艺术研究并深耕50年,涵盖建筑、雕塑、园林、绘画及城市规划等领域 [1] 学术贡献与著作 - 担任欧美多家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的中国艺术品收藏顾问 [2] - 个人也是中国艺术收藏爱好者,中国艺术深刻影响其艺术观和生活方式 [2] - 主要著作包括《北京的城墙与城门》《5-14世纪中国雕塑》《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等 [2] - 七卷本《中国绘画:名家与原理》(1956-1958)是其巅峰之作 [2] - 作为西方学者,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领域的百科全书式人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