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油画
icon
搜索文档
轻享微醺时光
经济观察报· 2025-11-04 14:18
展览核心概念 - 展览旨在通过艺术作品为观众营造一种特别的“微醺”感,这是一种让人心尖发暖、思绪轻盈的状态,而非酒精带来的眩晕 [1] - 艺术创作的核心目标是邀请观众体验一种介于现实与幻觉之间的感受,暂时放下生活琐碎与焦虑,让情绪跟随作品舒展,重新感受发自内心的快乐与轻盈 [1] - 艺术的作用并非讲述大道理或展示复杂技巧,而是在瞬间为观众打开一扇窗,帮助其以温柔从容的视角发现寻常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 [2] 参展艺术家与作品媒介 - 参展艺术家共计13位,包括柴浩然、郭宇剑、黄蓝、林科、李汉威、刘任、刘耀华、葡萄军舰、邵巍、王志渊、王璇、于艾君、周文斗 [3] - 艺术家运用多种媒介进行创作,例如使用油画铺陈色彩,以浅粉与鹅黄的柔和晕染营造浸入温软光线的感受 [1] - 其他创作形式包括利用半透明纱幔和流动光影的装置艺术,以及记录清晨草地、傍晚湖面等细碎美好场景的影像作品 [1] 展览基本信息 - 展览展期为10月25日至2026年2月28日,由策展人张翀策划 [3] - 展览地点位于阆风艺术,具体地址为上海市浦东新区高青西路777号前滩31号二层02-01 [3]
出口货物劳务免税政策,出口货物劳务退(免)税政策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0-29 16:46
出口货物劳务免税政策 - 适用主体为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2] - 政策内容为对符合条件的出口货物劳务免征增值税 对属于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出口货物免征消费税但不退还以前环节已征消费税且不允许在内销中抵扣[2] - 适用条件包括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的货物、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海关税则号前四位为"9803"的软件产品等[3] - 适用条件还包括以人民币现金结算的边境地区出口货物和以旅游购物贸易方式报关出口的货物[4] 出口货物劳务退(免)税政策 - 适用主体包括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并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 以及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未备案登记而委托出口货物的生产企业[5] - 政策内容为对符合条件的出口货物劳务实行增值税退(免)税政策 具体包括生产企业适用的免抵退税办法和不具备生产能力出口企业适用的免退税办法[7] - 对属于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出口货物免征或退还消费税 对进料加工出口企业前期未能抵减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可调转为增值税进项税额[7] - 适用条件涵盖实际离境的出口货物以及视同出口货物 如对外援助/承包/境外投资出口货物、销售给特殊区域内单位或境外单位/个人的货物、免税品经营企业销售的货物等[8][9] - 适用条件还包括销售给国际运输企业用于国际运输工具上的货物以及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9] 政策依据 - 出口货物劳务免税政策依据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第六条、第八条[4] - 出口货物劳务退(免)税政策依据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第一至五条、第八条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便利出口退税办理促进外贸平稳发展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9号)第三条[10]
红色艺术创作赋能辽宁文体旅高品质融合发展示范地
经济日报· 2025-10-17 06:24
核心观点 - 鲁迅美术学院通过其红色艺术创作,作为创意引擎和美学中心,为辽宁的文体旅融合注入全新美学价值和情感穿透力,实现从资源到品牌的升华,并构建多层次融合发展体系,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全国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提供样板 [1][3][7] 红色艺术创作的赋能路径 - 内容赋能:系统梳理辽宁红色地标、工业遗产等资源,组织师生进行深度采风和研究,并运用当代艺术语言创作时代新作,诠释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2] - 形式赋能:利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艺术空间,并将红色艺术形象进行IP化运营,开发文创产品、动漫、游戏,以吸引年轻受众 [2] - 空间赋能:通过公共艺术创作植入城市广场、公园等空间,将城市打造成没有围墙的红色艺术馆,并结合乡村振兴为乡村设计具有红色记忆的民宿和公共环境,发展红色写生旅游和艺术乡建旅游 [2] 构建红色艺术+文体旅高质量融合示范地 - 红色艺术+文化旅游:打造以鲁美美术馆为起点的东北红色艺术旅游黄金线路,串联省内红色纪念馆和博物馆,并设立鲁美艺术特展区,同时举办鲁美红色艺术季,包括主题展览、学术论坛等活动,以吸引全国艺术爱好者和游客 [3] - 红色艺术+体育休闲:为CBA联赛、马拉松等体育赛事设计具有红色精神和地域特色的视觉系统、奖牌和吉祥物,融合体育精神与红色精神,并建设主题体育公园,设置红色艺术和工业遗产主题的雕塑及健身设施,结合健身、美育与历史教育 [3] - 红色艺术+工业旅游:对废弃矿区、工厂等工业遗产实施艺术化改造设计,保留工业肌理并融入现代艺术元素,打造类似北京798的活力艺术区,并在鞍钢博物馆通过巨幅工业主题壁画和雕塑群再现钢水奔流场景,营造沉浸式体验 [4] - 红色艺术+生态旅游:在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胜地策划以绿水青山为主题的大地艺术与景观雕塑项目,采用可持续材料设计,引导游客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通过解说牌和导览活动深化教育意义 [4] 示范地建设成效 - 品牌升级:将辽宁文体旅从传统观光目的地形象升级为融合历史底蕴、艺术含量与精神内涵的中国红色美学体验目的地,提升品牌形象并打造文化体验新高地 [5][6] - 产业拉动:带动文创产品开发、艺术会展、特色民宿、研学旅行等下游产业发展,并促进文化旅游、手工艺品制造、文化节庆等相关行业兴起,构建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6] - 人才集聚:以鲁美为核心,依托其学术影响力和资源优势,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和提供政策激励,吸引全国艺术、设计、策划及运营人才汇聚辽宁,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创新活力与文化软实力 [6] - 文化自信:通过高水平的艺术呈现生动讲述辽宁的历史传承和中国的文化底蕴,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凝聚力与文化传承 [6]
古树古宅间的书画和昆曲现场
新浪财经· 2025-10-15 08:26
艺术节核心活动 - 养云艺术生活节近日开幕 展出何多苓油画 王冬龄书法以及张军昆曲表演 展开东方美学与当代艺术对话 [1] - 年度艺术展作为2025养云艺术生活节核心板块 以多展联开形式集结何多苓等国内外有影响力艺术家 探索全球艺术语言与东方哲思融合 [7] - 艺术节特别纳入三场由村民发起特色展览 包括探索元宇宙艺术新可能的"平行宇宙"等 为村落注入历史厚度 [12] 主要展览内容 - 王冬龄个展"书道可道"将首次开放明清老宅"养云"院落转化为笔墨实验场 演绎"老宅新生"艺术命题 [2] - 谷文达个展"简体词——壹种中文大模型"通过沉浸式空间设计 以光影和材质解构重塑"简体词"系列作品 [6] - "董其昌&尚扬:董其昌计划"以四百年时空跨度激活古典文脉与当代创作 何多苓与陈彧君双人展等试图在数字时代传递人文感知 [9] 特色表演环节 - 核心表演"大象无形・乐无隅"水上舞台由昆曲艺术家张军总策划 以养云自然生态中水面为天然舞台 [13] - 整场表演围绕"虚无之境"等五大主题章节展开 让观众在光影与旋律流转中感受东方哲学深邃内涵 [15] - 表演旨在让哲学从书本走出 成为可感可知生活体验 诠释"大方无隅 大象无形"千年哲思 [16]
绘锦绣河山 颂时代华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01 05:4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选登了多幅新时代美术新作,旨在通过视觉艺术形式展现中国社会变迁、科技发展和幸福生活,以庆祝新中国76周年华诞 [14] - 新时代美术工作者通过守正创新,将家国情怀融入创作,作品聚焦于赞颂祖国、记录时代和表现人民生活 [14] - 这些作品选自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及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项目 [14] 美术作品主题 - 作品主题涵盖国家重大工程,如高铁建设,具体表现为《高铁进山啦》 [12] - 作品主题聚焦科技发展与海洋强国战略,具体表现为《向海图强 逐梦深蓝》 [10] - 作品主题反映乡村振兴与文化普及,具体表现为《书香飘村镇》 [6] - 作品主题描绘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具体表现为《美丽的塞罕坝》 [14] - 作品主题表现农业发展,具体表现为《金色土地》 [8] - 作品主题包含对梦想与未来的描绘,具体表现为《放飞梦想》和《星空下的梦》 [2][4] - 作品主题展现国家发展步伐,具体表现为《拔节生长》 [4]
杨飞云写实油画苏博展出:丰盛生命与古典之美
新浪财经· 2025-09-22 22:15
展览概况 - 展览名为“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于9月22日在苏州博物馆本馆开幕,展期近3个月,将持续至12月14日 [1][11] - 展览集中呈现艺术家杨飞云近20年来的艺术探索,共展出59幅代表性作品 [1] 艺术家背景与风格 - 杨飞云是中国第三代油画家,中国写实油画的标志性人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便是中国油画“古典风”的重要代表 [1] - 杨飞云1954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靳尚谊、詹建俊等油画大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5] - 其艺术风格承袭西方古典主义的严谨结构与精微质感,并致力于探索油画语言的丰富性、当代性表达及文化意义 [5] - 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评价其成功将深褐色系等古典美质与中国土地属性及人物肖像结合,使人物肖像闪闪发亮 [4] 展览内容与艺术探索 - 展览呈现杨飞云20多年来的创作脉络,包括2000年起延续至今的国内外风景画写生,记录了中国各地及欧洲各国的景象 [3] - 2007年开启的人物画写生与画室研究,以“近观”视角捕捉普通人生命中的神性,风格从古典庄严过渡到对平凡生命的温情观照 [3] - 2017年重病康复后转向中国历史画与古圣先贤肖像创作,使齐白石、武圣关羽等形象成为东西方绘画体系对话的载体 [3] - 艺术家自述其几十年来心无旁骛地画油画,目标是掌握有质量的油画语言,积累有深度的文化涵养,表现中国人的审美特质和当代人的情怀 [7] 行业评价与意义 - 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认为,杨飞云的写实油画在造型与色彩层次间生成一种新的真实,源于对事物的观察与凝思,精微的细节、流动的光影和静穆的氛围共同构筑“写实”的外在形态 [9] - 展览由苏州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四大权威机构联合主办,凸显其在行业内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 [11]
汇聚170余幅珍贵藏品,广州印迹——艺海珍藏丹青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 2025-08-28 22:38
展览概况 - 广州印迹——艺海珍藏丹青展于8月27日在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开幕 [1] 参展规模与内容 - 展览汇聚30位艺坛名家的私人珍藏 共展出170余幅藏品 [3] - 展品涵盖国画、书法、油画、信札、首日封等多种艺术形式 [3][7] 艺术价值与历史跨度 - 展品纵贯古今 包括陈淳、张瑞图、海瑞等古代文人墨客作品 [3] - 包含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近现代大师作品 以及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等当代名家作品 [3] - 收藏名家原作可感受大师笔墨格调与精神气质 提升审美境界 [5]
近4000件艺术精品汇聚2025包头艺博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7-14 17:43
展会规模与内容 - 展会涵盖国画、书法、油画、雕塑、摄影、文创、陶艺、紫砂、非遗版画等多元艺术门类[1] - 近4000件艺术精品参展[1] - 荣宝斋策划八大板块内容,包括近现代名家原作、当代大家力作及青年艺术家创新作品[3] 市场表现与成交数据 - VIP预展日线上线下总成交额突破350万元[3] - 开幕首日展馆内人流如织,艺术爱好者、收藏家及市民家庭络绎不绝[3] 创新互动与特色活动 - 设置AI机器人现场挥毫互动环节,探索人机共绘艺术形式[6] -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拍卖模式,结合艺术直播与实时竞拍[6] - 举办多场名家公益讲座与学术研讨会,推动公众艺术认知提升[6] 文化融合与地域特色 - 荣宝斋内蒙古分店策划当代名家作品展,立足内蒙古文化艺术土壤[3] - 通过木版水印非遗技艺体验及文创产品(如可动立体书、馆藏名作冰箱贴)推动经典艺术IP融入当代生活[3] - 包头市推出多项配套文旅活动,持续至7月18日[6]
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启幕
内蒙古日报· 2025-07-12 08:07
博览会概况 - 2025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于7月11日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展区面积达5800平方米 [1] - 参展机构包括荣宝斋 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60余家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 [1] - 参展艺术家260余名 展出作品涵盖国画 书法 油画 雕塑 摄影 文创 陶艺 紫砂 非遗版画等多元艺术门类 共计3000余件 [1] 活动亮点 - 设置"AI机器人现场挥毫"互动环节 探索人机共绘的艺术新形式 [1] -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拍卖模式 结合艺术直播与实时竞拍 打造沉浸式艺术消费体验 [1] - 举办多场名家公益讲座与学术研讨会 推动公众艺术认知从"看热闹"向"懂门道"转变 [1] 展会安排 - 博览会持续至7月18日 [1] - 展会期间包头市将推出多项配套文旅活动 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艺术文化体验 [1]
潘玉良:从传奇身世到艺术传奇
经济观察报· 2025-07-07 17:32
展览概述 - 北京鲁迅博物馆推出"玉良——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画展",展出潘玉良各时期代表作品70余件(套),涵盖油画、彩墨、白描、版画、雕塑等多个品类 [1] 艺术家背景 - 潘玉良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是中国近代女画家中较早走出国门学习西画且卓有成就的杰出代表 [2] - 她将现代主义绘画语言与传统中国绘画意蕴完美融合,创立了"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 [2] - 1977年在法国去世后,友人王守义按其遗愿将其四千余件作品运回故里收藏于安徽博物院 [2] 艺术教育经历 - 1920年9月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第11届西洋画正科班,成为中国高等美术学校录取的第一批12个女生之一 [3] - 1925年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油画作品入选意大利国家级展览会,成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位中国人 [4] - 1928年学成归国后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主任,成为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西画系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领导者 [4] 创作理念 - 核心在于"合中西于一冶",融合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绘画元素 [5] - 在油画创作中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在彩墨画中吸收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念 [7] - 艺术风格影响了后来许多艺术家,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重要典范 [15] 作品特点 人物画 - 自画像展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如1940年的《自画像》具有浓厚东方古典韵味 [8] - 女肖像画善于捕捉人物微妙神情和独特气质,通过色彩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8] - 女人体绘画从学院派古典写实发展到融合东方艺术元素,以中国书法线条勾勒轮廓 [9] 风景画 - 吸收印象派理念表现光线影响,同时融入中国传统绘画对意境的营造 [11] - 笔触既有西方绘画的豪放洒脱,又有中国绘画的细腻含蓄 [11] 静物画 - 油画静物运用线条塑造法,具有强烈立体感和质感 [12] - 彩墨静物画结合中国画线条表现与西画技法,形成独特中国彩墨画风格 [13] 市场表现 - 2019年油画《双人扇舞》在北京保利春拍中以1840万元成交 [14] - 2021年《自画像》在拍卖市场上以2920万元成交 [14] 历史地位 - 作为早期留学西方并致力于中西艺术融合的艺术家,作品具有开创性和独特性 [15] - 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打破艺术界性别壁垒,推动了中国女性艺术发展 [15] - 作品多次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展出,为中国艺术在国际上赢得尊重和认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