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优131
icon
搜索文档
琼海早稻屡创高产纪录
海南日报· 2025-06-23 10:01
产量表现 - 琼海邦禾农机专业合作社早稻最高亩产达1710斤,平均亩产超1300斤,较当地普通农田单产提高近300斤,刷新历史纪录 [1][2] - 万泉镇文台洋水稻亩产1585斤,嘉积镇龙寿洋亩产1640斤,产量数据持续突破 [2] 种植主体与模式 - 嘉积镇采用"农户+合作社+村委会"模式,引入专业化农业合作社集中连片耕种,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 [3] - 万泉镇通过海南省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垫资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整合753亩撂荒地,采取"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农户每亩可获得250斤湿稻谷及地力补贴 [3][4] - 人保财险琼海支公司试点"金融+创新"模式,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担保解决资金需求,提升粮食产量 [4] 品种选择 - 海南省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筛选出玮两优钰占和特优131两个优良品种,具备强抗病性、抗逆性和广泛适应性 [5][6] - 嘉积镇种植"特优嘉早""旱优78"和"旗Ⅰ优386"等新品种,当地土层深厚且营养丰富为高产奠定基础 [6] 科技应用与管理 - 万泉镇使用无人机巡田,实时采集数据提升田间管理精准度 [7] - 琼海投入插秧机械和无人机设备,推动机械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 [8] - 科学计算播种与收割时间,避开"清明风"等不利气候,提前防治病虫害确保水稻健康生长 [8] - 省市农技人员现场指导种植技术 [9]
琼海市万泉镇创新推广水稻种植合作社盘活撂荒地
海南日报· 2025-05-24 09:34
水稻种植合作社模式 - 万泉镇推行企业垫资、村级合作社管理、农户和村集体参与分粮的创新模式[3] - 全托管模式下农户每年每亩可获得250斤湿稻谷并享受国家耕地地力补贴[3] - 合作社每年每亩获得100斤湿稻谷,剩余收获归企业所有[3] 农业生产效益 - 早稻测产亩产达1580斤,单产提高15%[3] - 引进耐高温、抗病性高的杂交水稻品种玮俩优钰占和特优131[3] - 科学施肥技术将化肥利用率提高至45%[3]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 - 投入插秧机械及无人机等设备提高生产效率[3] - 推动机械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3] 撂荒地治理与品牌建设 - 该模式有效破解耕地撂荒难题[4] - 未来计划推广水稻种植合作社至更多村庄并探索成立水果番茄等合作社[4] - 打造"万泉好礼"系列农产品品牌包括万泉香米、万泉茭白、万泉花生油等[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