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田菁
icon
搜索文档
三亚推广“冬季南繁+夏季绿肥”
海南日报· 2025-10-16 10:09
海南日报三亚10月15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杰)新一轮南繁季即将开启,10月15日,三亚市 崖州区举办2025年南繁基地地力提升项目现场观摩会,示范推广"冬季南繁+夏季绿肥"耕作模式和相关 技术应用,提高南繁保护区土壤耕地质量。 以往,7月到9月是南繁"空档期",南繁基地的土地大多处于无人打理的抛荒状态。今年,三亚市崖 州区农业农村局委托海南益鑫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崖州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保护区内实施地 力提升项目,面积达1万亩,打造9800亩田菁种植示范区与200亩绿肥提质增效核心试验区,通过绿肥还 田、田菁根瘤菌接种、酸性土壤改良、田菁专用型腐熟剂应用等技术,全面提升南繁保护区耕地质量。 为何选择种植田菁?该项目技术指导、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教授李辉信介绍,田菁作为豆科绿 肥植物,具有固氮能力强、生物量大、管理简单等优势,通过"冬季南繁+夏季绿肥"的耕作模式,可以 为每亩土地提供约1.5吨的有机肥,有效降低土壤酸性,避免水土流失,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南繁季打造一片"沃土"。今年他们在200亩核心试验区增施了腐熟剂、土壤调理剂等药剂,为耕地"加 餐"。 三亚推广"冬季南繁+夏季绿肥" ...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长出“金疙瘩”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10:09
核心观点 - 盐碱地通过科技创新和综合治理实现高效农业开发 产量和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1][3][5][7][8][10] 盐碱地改良技术 - 采用重塑土壤结构技术使小麦大豆大幅增产 [3] - 暗管排碱技术通过地下埋管排盐 结合精准灌溉系统使亩均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至15立方米 [3] - 建立节水控盐优肥降药保育增效的绿色治理技术体系 暗管排盐效率比常规提升70% 垄作滴灌技术节水节肥超30% [3] - 水肥盐智能检测系统和10套耕地质量提升模式使核心区产能提高10%以上 [3] 种业创新体系 -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聚焦生物育种 吸引48家高校院所和108个专家团队 建设50多个科研平台 [5] - 构建一体化育种创新体系 智能控制育种加速器使育种速度提升2-4倍 [5] - 试验示范943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 培育55个并审定11个包括济麦60 DY017藜麦 希森6号马铃薯 宇花18号花生 [5] 滨海盐碱地治理模式 - 草牧园模式通过适盐牧草和土壤改良技术使土壤含盐量从11‰降至2.6‰ 有机质提高25% 速效养分提升50%以上 [7] - 发展高盐设施种植提升番茄品质 开展肉羊饲养与耐盐牧草轮作 实现农业有机废弃物100%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肥 [7] 分级利用与多方合作 - 按盐碱化程度分级利用:轻度地重点粮油生产 中度地发展特色种养 重度地生态修复种植耐盐植物 [10] - 种植田菁新品种鲁菁6号3年后土壤盐分降低37% 耐盐度达6‰ 有机质提高24% [10] - 形成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户多方合作机制 政府出台规划政策 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投入研发运营 农户参与种植养殖受益 [10] 经济效益与产出 - 工厂化养殖年产37亿尾种苗和3万吨商品虾 延伸出烤虾虾滑等加工产品 [1] - 生态修复产品包括小欢猪珍珠蛋赤松茸进入北京上海市场 [1] - 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31.93亿元 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11.57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