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改良
搜索文档
吉林镇赉:盐碱地里稻花香
经济日报· 2025-11-05 15:37
白城市地处吉林省西部,是东北苏打盐碱地的集中分布区。这种盐碱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 氢钠,盐碱并存,土壤极易板结,通透性差,养分贫瘠,重度苏打盐碱地往往寸草不生、飞鸟不落。党 的十八大以来,白城市抓住吉林省实施河湖连通工程等机遇,积极探索盐碱地综合治理途径,取得积极 成效。 毛印华于2015年4月来到建平乡承包盐碱地作改良,因为不得法,收粮寥寥,连续赔了3年钱。后 来,他请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驻镇赉县试验基地的马巍副研究员作指导,一家人认真学习水 稻育苗和田间管理等技术,并认准省农科院推荐的耐盐碱稻种,一步一步走出困境,实现连年丰 收。"我家农场今年共种植水稻136公顷,估计能产粮250万斤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毛印华说。 马巍告诉记者,盐碱地治理需因地制宜,对于白城市的苏打盐碱地,应通过培肥地力、以水压盐、 选育耐盐碱作物等多种方式综合改良。多年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镇赉县积极探索"以稻治碱"思路, 选育出的吉粳816、吉粳830等耐盐碱高品质水稻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 "我们家种的'稻花香'系列,就是省农科院培育的、适合改良成'熟地'的高产品种。"镇赉县大河生 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贾文艳说 ...
新华视点|秋收进行时——多地丰产图景与乡村振兴中的奋斗力量
新华社· 2025-10-19 17:07
农业政策与基层治理 - 安徽省定远县朱湾镇青年干部下沉田间地头,帮助劳动力短缺家庭抢收粮食,实践“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的工作方法 [4] 农业科技与研发 - 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女子科研班组自2004年成立以来,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与示范项目750余项,其中包括12项国家级重点课题,累计培育水稻新品系20个 [5] -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采用创新生物改良技术,推动1.5万亩盐碱地逐步变为良田 [14][15] 特色农业与经济效益 -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大坪乡瓮岩村发展500亩红缨子高粱种植,依托“订单农业”模式,实现村民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 [11][12] 农业生产者贡献 - 强调农业生产者,特别是女性,通过辛勤劳动(如泥土中劳作的手)为乡村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7][9]
实探吉林商品粮基地:黑土粮仓 秋收正酣
证券时报· 2025-10-14 05:02
吉林省粮食生产核心地位 - 吉林省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调出率超过60%,全国每10斤商品粮中有1斤来自吉林[1] - 粮食总产量已连续4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2025年预期目标为880亿斤以上[1] - 在2024年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获“优秀”等次,粮食总产量853.2亿斤,居全国第4位[7] 2024-2025年粮食生产具体数据 - 2024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8780.7万亩,同比增加42.3万亩,增量排全国第2位,增幅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实现面积19连增[7] - 2024年粮食单产达971.7斤/亩,同比提高13.5斤,稳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7] - 2024年粮食总产853.2亿斤,同比增加15.9亿斤,首次跨上850亿斤台阶[7] - 梨树县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预计373万亩,比2024年增加0.84万亩,粮食产量预计44亿斤,比上年增加0.73亿斤[3] 具体案例产量与增长 - 四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合作社2024年玉米产量约2.8万斤/公顷,2025年预计超过3万斤/公顷,同比增加1000斤/公顷[2] - 大安市硅谷农业公司2024年水稻亩产500公斤以上,2025年预计突破550公斤,收成好于2024年[3] - 梨树县现有耕地393.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占比常年超90%,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94%以上[2] 农业科技与现代化手段 - 通过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一喷多促等科学方法提升产量[3] - 利用农田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系统实现农事操作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3] - 吉林省加快智慧农机研发推广,智能免耕播种机等新型机具研发取得进展,4个项目进入熟化定型阶段[6] - 2025年目标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7%[7] 种子与育种创新 - 种子是农业生产核心要素,合作社选用不断改良的国产玉米种子以适应当地条件[5] - 吉林省依托长春国家农高区等平台建设寒地育种中心,打造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培育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等突破性品种[5] 高标准农田与盐碱地改造 - 吉林省2025年预期目标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7] - 凤凰山合作社建设300公顷高标准示范田和10公顷单产提升高产示范田[2] - 硅谷农业通过有机硅功能肥改良盐碱地,5年内使5万亩稻田达到高产田标准[3][5] - 大安市累计实施盐碱地整治项目27个,可新增耕地19.57万亩,年增粮食产能2.35亿斤[8] - 白城市有可开发为耕地的盐碱地等未利用地347万亩,是吉林省增产200亿斤粮食的主体功能区[8] 长期产能提升工程 - 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确保到2035年粮食产能跨上千亿斤台阶[8] - 增产的200亿斤粮食全部作为商品粮,按全国每天口粮需求70万吨计算,可供全国居民食用半个月[8] - 计划到2035年通过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实现新增耕地365万亩[8]
黄河流域盐碱地“变身”丰产田 稻蟹共生蹚出致富新“稻”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8:19
项目核心模式 - 项目探索“盐碱地改良+稻蟹共生”模式,使闲置盐碱地焕发生机 [1] - 技术核心在于“水盐调控”和“品种适配”两道关 [5] - 通过挖渠排碱、增施有机肥及引黄河水灌溉等措施降低土壤盐碱度,营造适宜环境 [3] 技术实施与生态效益 - 构建“水稻+河蟹”立体种养良性循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以渔治碱 [3] - 水稻为河蟹提供遮阴与栖息空间,河蟹排泄物成为天然肥料,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并提升水稻品质 [3] - 田间杜绝化肥农药使用,实现生态种养 [6] 运营成果与经济效益 - 基地稻蟹共生种养面积达300余亩 [6] - 通过引进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及配套机械化插秧技术,育秧成功率从70%提升至85% [6] - 亩均增产47.8公斤,同时节省成本80% [6] - 每亩可产河蟹200斤、有机大米1300斤,预估亩均经济效益达1.5万元 [6] 未来发展计划 - 下一步将通过“基地+农户”模式,吸纳周边农户参与种植加工,提供技术培训与订单保障 [8] - 计划整合产业资源,推动2000亩核心区升级为集引种培育、标准种植、精深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示范园 [8]
藏粮于技,大江南北奏响丰收“科技曲”
科技日报· 2025-09-28 17:47
金秋时节,大江南北遍野金黄,处处洋溢着丰收欢歌。从西北盐碱地改良示范区的由"荒"转"丰",到长 江三角洲新技术为水稻生产"撑腰";从华北平原人工智能(AI)株间除草机器人的应用,到祁连山南麓 食用菌供不应求……科技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农业生产每一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我国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藏粮于地、藏粮于 技,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了最坚实的底气,也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乡 村振兴图景。 科技点金,盐碱地成"新希望田" 如今,科技进步正为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增动力、添活力。 眼下,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南湖镇麻莲井村的盐碱地改良示范区,迎来由"荒"转"丰"的时刻。马铃薯种 植基地里,两台大型采收机平稳推进,饱满结实的马铃薯破土而出。 种植大户高万会满脸喜悦:"你们看这薯块,个头大、形态匀称,品相非常好。更可喜的是,内在品质 也过硬呢。" 地处河西走廊的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长期饱受盐碱化侵蚀之苦。 "我们采用有机硅新材料加有机肥方式,改良土壤。"大安市一盐碱地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董要东说,今 年,水稻长势非 ...
建行山东省分行:金融甘霖润泽齐鲁丰收梦
齐鲁晚报· 2025-09-23 14:51
核心观点 - 建行山东省分行通过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深度支持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 重点覆盖高标准农田建设 盐碱地改良 设施农业升级和农业产业链发展等领域 [1][3][8][9] 高标准农田建设 - 为济宁市鱼台县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提供7400万元贷款 支持4万亩农田改造 [2] - 项目实现节水节肥30% 亩均增产约100公斤 形成"田成方 渠相连 路相通"的现代化生产格局 [2] - 全行累计投放高标准农田贷款2.7亿元 聚焦"藏粮于地"战略部署 [3] 盐碱地改良 - 突破传统信贷模式 为东营捷飞农业科技公司盐碱地改良项目批复15年期贷款1.52亿元 支持63,633亩盐碱地改造 [4][5] - 通过2个项目实现超2亿元授信 另有3个项目推进中 累计改良面积将达12.8万亩 [5][6] - 解决农业用地产权分散 抵押物不足等融资痛点 [4] 设施农业升级 - 向淄博沂源现代苹果产业园提供2.5亿元设施农业贷款 支持1.5万亩果园智能化改造 [7][8] - 创新"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农户参与"模式 引入利润分成机制 带动4.5万果农增收 [8] - 全行设施农业贷款余额达34亿元 覆盖蔬菜大棚 智能渔场等建设 [8] 农业产业链金融 - 通过裕农快贷"产业链版"为潍坊临朐奶牛养殖企业上游9家供应商发放贷款2700万元 保障12万吨鲜奶产能 [9] - 深耕寿光蔬菜 烟台苹果等产业集群 累计为上下游主体提供贷款12.8亿元 [9]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74亿元 较年初新增48亿元 [10] 创新金融产品 - 发放首笔8700万元"农产品冷链物流贷款" 破解联营集体建设用地抵押问题 [10] - 创新推出大棚建设贷 网络供应链e政通等产品 [10] - 全行涉农贷款余额2221亿元 较年初新增186.5亿元 [1]
改良盐碱地 葡萄大丰收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32
(责编:赵欣悦、袁勃) 团队成员在葡萄园现场检测葡萄的糖度。 今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盐碱地改良利用的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团队与当地合作,在敦煌市七里镇建 立高品质葡萄示范区。团队采用"土壤底施改良"与"叶面喷施营养"的双路径技术方案,改良盐碱地、提 升葡萄品质。土壤综合改良后生产的葡萄品种"红地球"上色早、色度均匀,上市时间比对照种植区提前 了7至10天,糖度提升15%以上。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9日 14 版) 盐碱地改良后的葡萄品种"红地球"喜获丰收。 甘肃敦煌市盛产葡萄,土壤盐碱化制约着当地葡萄品质的提升。 ...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长出“金疙瘩”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10:09
核心观点 - 盐碱地通过科技创新和综合治理实现高效农业开发 产量和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1][3][5][7][8][10] 盐碱地改良技术 - 采用重塑土壤结构技术使小麦大豆大幅增产 [3] - 暗管排碱技术通过地下埋管排盐 结合精准灌溉系统使亩均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至15立方米 [3] - 建立节水控盐优肥降药保育增效的绿色治理技术体系 暗管排盐效率比常规提升70% 垄作滴灌技术节水节肥超30% [3] - 水肥盐智能检测系统和10套耕地质量提升模式使核心区产能提高10%以上 [3] 种业创新体系 -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聚焦生物育种 吸引48家高校院所和108个专家团队 建设50多个科研平台 [5] - 构建一体化育种创新体系 智能控制育种加速器使育种速度提升2-4倍 [5] - 试验示范943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 培育55个并审定11个包括济麦60 DY017藜麦 希森6号马铃薯 宇花18号花生 [5] 滨海盐碱地治理模式 - 草牧园模式通过适盐牧草和土壤改良技术使土壤含盐量从11‰降至2.6‰ 有机质提高25% 速效养分提升50%以上 [7] - 发展高盐设施种植提升番茄品质 开展肉羊饲养与耐盐牧草轮作 实现农业有机废弃物100%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肥 [7] 分级利用与多方合作 - 按盐碱化程度分级利用:轻度地重点粮油生产 中度地发展特色种养 重度地生态修复种植耐盐植物 [10] - 种植田菁新品种鲁菁6号3年后土壤盐分降低37% 耐盐度达6‰ 有机质提高24% [10] - 形成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户多方合作机制 政府出台规划政策 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投入研发运营 农户参与种植养殖受益 [10] 经济效益与产出 - 工厂化养殖年产37亿尾种苗和3万吨商品虾 延伸出烤虾虾滑等加工产品 [1] - 生态修复产品包括小欢猪珍珠蛋赤松茸进入北京上海市场 [1] - 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31.93亿元 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11.57亿元 [1]
盐碱地成了丰收地 ——奔盛草业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9
公司业务与规模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采用农业机械化种植方式 开展盐碱地治理改良和农业数字化管理 拥有近7万亩饲草基地 种植苜蓿/燕麦/土豆/玉米等多种作物 [1] - 建成饲草料贮藏库/农资贮藏库/农机库共1.8万多平方米 牧草种子晾晒及青贮堆储场5万多平方米 [1] - 2024年生产草产品近5万吨 年产值近7000万元 [1] 盐碱地改良技术 - 通过种植苜蓿等优质饲草改良盐碱地 筛选出8个盐碱地适生饲草品种 年均改良盐碱地超万亩 耕层土壤含盐量降低40%至50% [2][3] - 已改良轻度盐碱地近3万亩 改良中重度盐碱地超2.5万亩 [3] - 采用水肥耦合技术使每亩盐碱地产值提升3倍至4倍 土壤含水量提高15% 燕麦出苗率提高至85%以上 肥料利用率提升至75% [7] 种植成果与品种创新 - 2024年实现苜蓿一年三收 苜蓿青干草亩年产超700公斤 燕麦草亩年产近400公斤 [3] - 与科研院校合作培育耐盐碱草种 基于青海本土优势草种资源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改良 [2] - 草种耐盐碱能力强且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 [2] 机械化与智能农业 - 拥有200多台国际先进农业机械 包括大马力拖拉机/深耕翻犁/精量播种机/自动打捆机 实现从种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 [4] - 累计投资近8000万元购买现代化农机设备 搭载北斗导航系统 采用手机APP操控和无人机巡田等信息化手段 [5] - 单台指针式水肥一体化喷灌机覆盖半径600米 可浇灌约1200亩耕地 一名技术员可同时操作28台机器 [6] 地理优势与产品质量 - 德令哈市日照时间长使青干草晒制时长仅3-4天(较相邻省份15天大幅缩短) 更好锁住营养物质 [8] - 苜蓿青干草和燕麦青干草粗蛋白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处于较高水平 营养价值获下游养殖企业认可 [9] - 2024年青干草产量预计达4.5万吨 市场价格较去年每吨提高100元以上 [9] 市场销售与产业模式 - 高品质饲草主要销往云南/甘肃/宁夏/西藏等地 用于奶牛饲养和肉牛养殖 捆装青干草供不应求 [9] - 构建"科研+企业+基地+示范户"体系 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饲草产业模式 [9] - 与当地十几个村集体签订联合经营协议 每年发放地租/经营分红累计500多万元 发放农民工资300多万元 [10]
新疆盐碱地变成致富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5 05:41
盐碱地改良技术应用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塔温觉肯乡灵峰家庭农场采用暗管排盐技术,土壤含盐量从19g/kg降至8g/kg,辣椒亩产达450公斤,玉米亩产近900公斤 [8]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九团十八连枣园应用咸水淡化、竖井排盐、地下滴灌技术,红枣亩产增加5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高出0.2元 [9]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田长彦团队筛选盐地碱蓬种植,每亩可收获1.8吨干草并带走400多公斤盐,三年累计降低土壤盐分85%-90% [10] 耐盐碱作物种植 -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料团队引入耐盐碱秋播油菜,在昌吉州奇台县亩产达157.9公斤 [12] - 喀什地区莎车县永安管委会康乐村通过"蛋白营养液"改良土壤,当年小麦亩产达101.56公斤 [12] - 和田地区洛浦县库都克艾日克村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实现亩产550公斤,2024年种植面积扩大至400亩 [12] 盐碱水养殖产业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四团利用盐碱水养殖水产,已形成规模 [4] - 新疆洲泉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利用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已投放635万尾虾苗和150万尾鱼苗,预计年收入可观 [13] - 和田、喀什等南疆地区利用废弃盐碱水养殖水产,解决内陆地区海鲜供应问题并创造经济效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