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改良

搜索文档
建行山东省分行:金融甘霖润泽齐鲁丰收梦
齐鲁晚报· 2025-09-23 14:51
核心观点 - 建行山东省分行通过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深度支持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 重点覆盖高标准农田建设 盐碱地改良 设施农业升级和农业产业链发展等领域 [1][3][8][9] 高标准农田建设 - 为济宁市鱼台县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提供7400万元贷款 支持4万亩农田改造 [2] - 项目实现节水节肥30% 亩均增产约100公斤 形成"田成方 渠相连 路相通"的现代化生产格局 [2] - 全行累计投放高标准农田贷款2.7亿元 聚焦"藏粮于地"战略部署 [3] 盐碱地改良 - 突破传统信贷模式 为东营捷飞农业科技公司盐碱地改良项目批复15年期贷款1.52亿元 支持63,633亩盐碱地改造 [4][5] - 通过2个项目实现超2亿元授信 另有3个项目推进中 累计改良面积将达12.8万亩 [5][6] - 解决农业用地产权分散 抵押物不足等融资痛点 [4] 设施农业升级 - 向淄博沂源现代苹果产业园提供2.5亿元设施农业贷款 支持1.5万亩果园智能化改造 [7][8] - 创新"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农户参与"模式 引入利润分成机制 带动4.5万果农增收 [8] - 全行设施农业贷款余额达34亿元 覆盖蔬菜大棚 智能渔场等建设 [8] 农业产业链金融 - 通过裕农快贷"产业链版"为潍坊临朐奶牛养殖企业上游9家供应商发放贷款2700万元 保障12万吨鲜奶产能 [9] - 深耕寿光蔬菜 烟台苹果等产业集群 累计为上下游主体提供贷款12.8亿元 [9]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74亿元 较年初新增48亿元 [10] 创新金融产品 - 发放首笔8700万元"农产品冷链物流贷款" 破解联营集体建设用地抵押问题 [10] - 创新推出大棚建设贷 网络供应链e政通等产品 [10] - 全行涉农贷款余额2221亿元 较年初新增186.5亿元 [1]
改良盐碱地 葡萄大丰收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32
(责编:赵欣悦、袁勃) 团队成员在葡萄园现场检测葡萄的糖度。 今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盐碱地改良利用的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团队与当地合作,在敦煌市七里镇建 立高品质葡萄示范区。团队采用"土壤底施改良"与"叶面喷施营养"的双路径技术方案,改良盐碱地、提 升葡萄品质。土壤综合改良后生产的葡萄品种"红地球"上色早、色度均匀,上市时间比对照种植区提前 了7至10天,糖度提升15%以上。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9日 14 版) 盐碱地改良后的葡萄品种"红地球"喜获丰收。 甘肃敦煌市盛产葡萄,土壤盐碱化制约着当地葡萄品质的提升。 ...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长出“金疙瘩”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10:09
核心观点 - 盐碱地通过科技创新和综合治理实现高效农业开发 产量和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1][3][5][7][8][10] 盐碱地改良技术 - 采用重塑土壤结构技术使小麦大豆大幅增产 [3] - 暗管排碱技术通过地下埋管排盐 结合精准灌溉系统使亩均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至15立方米 [3] - 建立节水控盐优肥降药保育增效的绿色治理技术体系 暗管排盐效率比常规提升70% 垄作滴灌技术节水节肥超30% [3] - 水肥盐智能检测系统和10套耕地质量提升模式使核心区产能提高10%以上 [3] 种业创新体系 -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聚焦生物育种 吸引48家高校院所和108个专家团队 建设50多个科研平台 [5] - 构建一体化育种创新体系 智能控制育种加速器使育种速度提升2-4倍 [5] - 试验示范943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 培育55个并审定11个包括济麦60 DY017藜麦 希森6号马铃薯 宇花18号花生 [5] 滨海盐碱地治理模式 - 草牧园模式通过适盐牧草和土壤改良技术使土壤含盐量从11‰降至2.6‰ 有机质提高25% 速效养分提升50%以上 [7] - 发展高盐设施种植提升番茄品质 开展肉羊饲养与耐盐牧草轮作 实现农业有机废弃物100%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肥 [7] 分级利用与多方合作 - 按盐碱化程度分级利用:轻度地重点粮油生产 中度地发展特色种养 重度地生态修复种植耐盐植物 [10] - 种植田菁新品种鲁菁6号3年后土壤盐分降低37% 耐盐度达6‰ 有机质提高24% [10] - 形成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户多方合作机制 政府出台规划政策 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投入研发运营 农户参与种植养殖受益 [10] 经济效益与产出 - 工厂化养殖年产37亿尾种苗和3万吨商品虾 延伸出烤虾虾滑等加工产品 [1] - 生态修复产品包括小欢猪珍珠蛋赤松茸进入北京上海市场 [1] - 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31.93亿元 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11.57亿元 [1]
盐碱地成了丰收地 ——奔盛草业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9
公司业务与规模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采用农业机械化种植方式 开展盐碱地治理改良和农业数字化管理 拥有近7万亩饲草基地 种植苜蓿/燕麦/土豆/玉米等多种作物 [1] - 建成饲草料贮藏库/农资贮藏库/农机库共1.8万多平方米 牧草种子晾晒及青贮堆储场5万多平方米 [1] - 2024年生产草产品近5万吨 年产值近7000万元 [1] 盐碱地改良技术 - 通过种植苜蓿等优质饲草改良盐碱地 筛选出8个盐碱地适生饲草品种 年均改良盐碱地超万亩 耕层土壤含盐量降低40%至50% [2][3] - 已改良轻度盐碱地近3万亩 改良中重度盐碱地超2.5万亩 [3] - 采用水肥耦合技术使每亩盐碱地产值提升3倍至4倍 土壤含水量提高15% 燕麦出苗率提高至85%以上 肥料利用率提升至75% [7] 种植成果与品种创新 - 2024年实现苜蓿一年三收 苜蓿青干草亩年产超700公斤 燕麦草亩年产近400公斤 [3] - 与科研院校合作培育耐盐碱草种 基于青海本土优势草种资源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改良 [2] - 草种耐盐碱能力强且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 [2] 机械化与智能农业 - 拥有200多台国际先进农业机械 包括大马力拖拉机/深耕翻犁/精量播种机/自动打捆机 实现从种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 [4] - 累计投资近8000万元购买现代化农机设备 搭载北斗导航系统 采用手机APP操控和无人机巡田等信息化手段 [5] - 单台指针式水肥一体化喷灌机覆盖半径600米 可浇灌约1200亩耕地 一名技术员可同时操作28台机器 [6] 地理优势与产品质量 - 德令哈市日照时间长使青干草晒制时长仅3-4天(较相邻省份15天大幅缩短) 更好锁住营养物质 [8] - 苜蓿青干草和燕麦青干草粗蛋白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处于较高水平 营养价值获下游养殖企业认可 [9] - 2024年青干草产量预计达4.5万吨 市场价格较去年每吨提高100元以上 [9] 市场销售与产业模式 - 高品质饲草主要销往云南/甘肃/宁夏/西藏等地 用于奶牛饲养和肉牛养殖 捆装青干草供不应求 [9] - 构建"科研+企业+基地+示范户"体系 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饲草产业模式 [9] - 与当地十几个村集体签订联合经营协议 每年发放地租/经营分红累计500多万元 发放农民工资300多万元 [10]
新疆盐碱地变成致富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5 05:41
盐碱地改良技术应用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塔温觉肯乡灵峰家庭农场采用暗管排盐技术,土壤含盐量从19g/kg降至8g/kg,辣椒亩产达450公斤,玉米亩产近900公斤 [8]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九团十八连枣园应用咸水淡化、竖井排盐、地下滴灌技术,红枣亩产增加5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高出0.2元 [9]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田长彦团队筛选盐地碱蓬种植,每亩可收获1.8吨干草并带走400多公斤盐,三年累计降低土壤盐分85%-90% [10] 耐盐碱作物种植 -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料团队引入耐盐碱秋播油菜,在昌吉州奇台县亩产达157.9公斤 [12] - 喀什地区莎车县永安管委会康乐村通过"蛋白营养液"改良土壤,当年小麦亩产达101.56公斤 [12] - 和田地区洛浦县库都克艾日克村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实现亩产550公斤,2024年种植面积扩大至400亩 [12] 盐碱水养殖产业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四团利用盐碱水养殖水产,已形成规模 [4] - 新疆洲泉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利用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已投放635万尾虾苗和150万尾鱼苗,预计年收入可观 [13] - 和田、喀什等南疆地区利用废弃盐碱水养殖水产,解决内陆地区海鲜供应问题并创造经济效益 [12]
辽宁省盘山县实施“盐改水、旱改水” 盐碱地改良成高产田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08
土地整治项目 - 盘山县实施"盐改水、旱改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土地平整、翻耕、施加有机肥、改善土壤成分、修建排灌管网设施等方法,将低产盐田和中低产旱地改造为水田 [1] - 项目总建设规模超1 78万亩,完成后将新增耕地9784亩 [1] - "盐改水"通过深耕深松、客土压碱、灌水洗盐等步骤,将土壤含盐量控制在1‰以内,使其具备水田耕种条件 [2] - "旱改水"通过土地平整和修建排灌管网设施,将旱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 [2] 农户收益 - 农户魏成健原有63亩盐田,改造后通过竞拍获得500亩水田经营权,成为水稻种植大户 [1] - 农户王冰原有10亩旱田种玉米,改造后竞拍获得2000亩水田经营权,并采用稻田养蟹模式,收入显著提升 [2][3] - 旱田改水田后,农户种田动力增强,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提高 [2][3] 技术方法 - 盘锦采用土地"条田化"排盐方法,通过水载体将土壤盐分排走,结合化学和生物方法降低盐分含量 [1] - "盐改水"项目对整片盐田进行二次洗盐,确保土壤含盐量严格控制在1‰以内 [2] - 保障灌溉用水是"盐改水、旱改水"成功的关键因素 [2] 生态与经济影响 - "盐改水"解决了盐田无序开采和尾水排放氯离子超标问题,改善了生态环境 [2] - "旱改水"改变了旱田亩产量低、土地利用率低、生态效益低的局面 [2] - 项目实现"一水两养、一地双收",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3]
护好用好我们的土地资源(美丽中国·全国土地日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黑土地侵蚀沟治理 - 黑龙江省桦川县投入1.36亿元资金治理370条侵蚀沟,采用石笼锁沟头、柳编防护网减缓水流、削坡整形栽种灌木柳等措施[8][9] - 治理后耕地"失而复得",张有家玉米种植面积扩大5亩,年增收6000元,机械化作业成本降低[10] - 桦川县创新生态产品交易,将治理成果转化为"绿色资产",以188万元出让木质林产品经营权和碳汇产品[10] - 浩宇柳编制品公司拍得经营权后建"柳编工坊",已帮助40多户村民增收12.6万元,未来可带动300多户就业[10] - 桦川县水土保持率达91.95%,创新"企业主导+村民参与"管护模式解决治理后维护难题[11] 荒地科学复垦 - 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1100亩江畔荒地通过平整土地增加300亩播种面积,深耕30厘米清理草根,施用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从1.2%提升至2.1%[13] - 专业检测显示土壤疏松养分充足,建议种植玉米红薯等作物,最终选择鲜食玉米种植[14] - 江西宝锋农业科技公司投入210万元建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单季亩产达2500斤,总产量270万斤[12][14] - 村民获得每亩400元流转费和112元耕地补贴,务工日收入100元[14] 盐碱地改良 -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于林村80%土地为盐碱地,通过耐盐作物良种良法配套、改土培肥等综合方案改良[15] - 创新"集体+村民"共同出资入股模式,3年后入股村民收回成本并获得分红[16] - 采用"数智融合"技术实时监测土壤盐分水分数据指导精准种植[16] - 试种耐盐碱小麦新品种"济麦60"在盐碱度3.3‰土地上亩产突破千斤[17]
山东打造更高水平粮仓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7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河乡南韩村通过暗管排盐、节水灌溉技术将盐碱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小麦亩产增加200斤 [1] - 山东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5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359万亩,支撑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1] - 昌邑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粮食生产"三增长",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128.93万亩,总产量达11.21亿斤 [2] 基础设施建设 - 昌邑市青阜农业综合体运用5G、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现墒情监测、土地养分分析等智能化管理 [2] - 昌邑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66万亩,2024年投入1.02亿元新建3.5万亩,计划2024年新建4.8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 [3] - 山东省计划2024年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00万亩,预计带动粮食增产10亿斤以上 [3] 盐碱地治理 - 下河乡采用"工程改良+科技赋能"双轨路径治理盐碱地,改造老化沟渠并推广暗管排盐技术 [4] - 东营市河口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69.72万亩盐碱地改造为高产田,亩均增产100多斤粮食 [5][6] -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盐碱地综合利用意见,改造提升盐碱耕地200多万亩,专项安排10%投资用于土壤改良 [6] 高效节水灌溉 - 菏泽市鄄城县高标准农田项目新铺设PE管道超10万米,配套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使生产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7] - 禹城市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增收200元以上 [8] - 聊城市莘县通过喷灌、管灌等节水设施实现每百亩地节水30%,每亩节肥10-15公斤 [8] - 山东省近3年投入213亿元在沿黄九市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2858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5 [9]
破“碱”重生 吉林探寻盐碱地变粮仓的“密码”
央视新闻· 2025-05-26 09:43
盐碱地改良技术 - 吉林省通过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探索出盐碱地改良新路径,目前全省670多万亩盐碱地已整治开发200多万亩 [1][2] - 白城市镇赉县试点种植茭白后,盐碱地块表层土壤pH值从9.32降至9.0,下降0.32,显示其在盐碱地改良方面的潜力 [2] - 茭白生物量大,生长过程中吸收盐分能力强,分泌的有机物料和有机酸可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和环境 [4] - 茭白根系发达(株高1米根系长2米),能破除土壤板结,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质,促进盐碱地改良 [6] 无土育苗技术 - 镇赉县采用基质育苗替代传统育苗土,基质由秸秆、稻壳、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发酵制成,富含腐殖质和微生物菌群 [7][9] - 新型基质育出的秧苗盘根量增加20%,缓苗周期缩短3天,分蘖期提前5天 [11] - 每立方基质减少黑土开采2吨,镇赉县30万亩推广面积预计减少黑土开采10万吨 [11] 盐碱地水稻种植 - 镇赉县6万亩盐碱地试验田应用绿色生物柠檬酸改良剂和降碱剂,改良当年亩产突破500公斤 [13] - 土地整理阶段施撒改良剂,插秧前用无人机抛撒降碱剂和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并降低pH值 [13] - 吉林省实施100余个盐碱地治理项目,新增耕地80余万亩,可实现粮食年增产近10亿斤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