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健康档案
icon
搜索文档
我省已开展12类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项目未病要防,让居民健康家底越来越厚
新华日报· 2025-09-25 07:31
项目核心与政策引领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已满15周年,江苏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1] - 项目核心为预防为主,旨在让居民少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2023年《江苏省基层卫生条例》施行,以立法形式将服务从软任务转化为硬约束 [2] - 2025年江苏人均基本公卫经费补助标准达108元,高于全国标准,并建立分季预拨、年底考核结算机制确保资金精准落地 [1][3] 服务内容与质量提升 - 江苏已开展12类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2019年纳入地方病防治、两癌检查等新项目 [4] - 2024年江苏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超90%并向居民开放,实现健康数据随身带 [4] - 慢性病管理从单一病种走向多元共管,管理范围拓展至慢阻肺、房颤、骨质疏松乃至早癌筛查,并发症筛查项目也相应扩展 [4] 数字化建设与创新服务 - 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全流程数字化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实现预约、登记、接种、留观全环节数字化管理 [6] - 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中心卫生院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提供运动干预点单式服务包等个性化服务 [8] -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病床并提供上门康复指导等连续性服务 [7] 实施成效与健康指标 - 截至2025年,江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至40.07%,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8.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通过运动干预等个性化管理,帮助慢性病患者改善健康指标,例如有患者体重从220斤降至180斤,心肺功能提升 [5][8] 未来发展方向 - 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深化医防融合、强化数字赋能、聚焦一老一小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精准服务 [8] - 计划推广健康积分等激励机制以提高居民参与度,持续优化服务供给和质量效率 [8]
我国农村地区慢病管理 存在“级联递减”问题
科技日报· 2025-05-26 09:12
农村慢病管理研究 - 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南昌大学团队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存在"级联递减"问题,患者在筛查、诊治、控制过程中逐步流失[1] - 研究团队2023-2024年对山东临朐、河南巩义和舞钢3个农村地区7488位35-74岁村民进行调查,发现两病患者群体数量庞大但管理链环严重脱节[1] 改善策略框架 - 需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扭转农村患者"没症状就没病"或"吃一阵药就够了"的错误认知[2] - 基层医院需强化技能培训、配齐检测设备、保证随访时间以筑牢服务根基[2] - 建议采用电子健康档案、远程监测设备、移动医疗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实现连续规范照护[2] 研究价值与展望 - 研究成果为中国农村慢病管理优化搭建策略框架,并为其他中低收入国家提供科学参考[2] - 团队计划针对健康知识普及、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电子工具推广等关键节点开展试点干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