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监事
icon
搜索文档
证券从业人员管理规则明确 分类管理强化执业规范
新华网· 2025-08-12 14:27
上述负责人表示,协会将于近期发布水平评价测试、培训、执业声誉信息管理等相关规则。 针对登记管理体系,中国证券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资格管理是事前准入管理,登记管理强化事 中、事后监督。与资格管理相比较,登记管理更加突出专业水平与执业行为并重的要求,是由事前资格 管理向事中行为管理、事后自律约束为着力点的管理方式转变。在登记管理模式下,相关人员是否符合 从业条件由公司综合各方面情况作出判断。公司应对拟聘人员的从业经历、执业情况、诚信情况等进行 审慎调查,确认符合从业条件的,即可先执业,再由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向中国证券业协会办理登记,中 国证券业协会对登记人员是否符合相应从业条件进行事后核查。 另外,中国证券业协会建立人员分类管理名单,根据行业人员执业情况、专业能力水平评价情况、 处罚处分措施情况、诚信情况及其他执业声誉情况等,建立并公布3类名单。一是保荐代表人等专项业 务人员综合执业信息分类名单(A名单);二是水平评价测试未达到基本要求,由公司验证专业能力水 平人员名单(B名单);三是最近3年受过中国证监会或者行业自律组织有关处罚处分措施人员名单(C 名单)。中国证券业协会根据分类管理名单,从执业检查、持续培训等 ...
时报观察|构建长效机制 把严监严管落到实处
证券时报· 2025-04-30 08:25
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 - 中国证券业协会起草《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强化行业自律管理"严"的氛围 [1] - 现行规则已明确禁止从业人员直接或间接持有、买卖股票或其他股权性质证券,禁止利用内幕信息或未公开信息交易 [1] - 《指引》要求证券公司实现人员管理和行为管理全覆盖,包括党务、辅助支持、综合管理人员及借调人员均纳入管理 [1] - 行为管理需覆盖投资申报、登记、审查监测、核查、处置、惩戒、报告、检查等全流程 [1] 监管措施与执行 - 券商需通过监测手机号码、办公电脑MAC地址、公司网络IP等关键信息,防范从业人员利用配偶或利害关系人账户违规投资 [1] - 中证协将对违规主体采取自律措施并记入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库,涉嫌违法的移交证监会处理 [1] - 《指引》旨在建立从业人员"不敢、不能、不想"违规炒股的长效机制,提升合规意识和职业道德 [1] 其他信息 - 文章由证券时报社主办,证券时报网为官方网站 [5] - 内容涉及证券行业监管政策,未提及具体公司财务数据或市场表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