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磁控单晶炉
icon
搜索文档
超导专题:核聚变需求加速,谁在突破产能瓶颈?
2025-09-02 22:41
行业与公司概况 * 行业为高温超导材料行业 专注于核聚变 超导电缆 磁控单晶炉等下游应用领域[1] * 核心公司包括上海超导 永利股份(通过子公司东北航道) 西部超导 以及日本的FF界 美国SuperPower 日本藤仓等全球主要参与者[1][6][24]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赛迪智库预测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 同比提升70%以上 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1][3] * 核聚变领域是最大的单一应用场景 2024年市场规模约3亿元 2030年将达49亿元 复合增速59%[1][10][12] * 超导电缆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1亿元 2030年提升至20亿元 复合增速70%[4][13] * 磁控单晶硅炉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6,000万元 2030年预计提升至9.7亿元 复合增速60%[14][15] * 超导感应加热装置2024年市场规模约200万元 2030年预计提升至3亿元[16] 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动态 * 高温超导材料正成为新建可控核聚变装置的首选技术路线 除英特尔采用低温超导 中科院BEST项目混合使用外 其余国内外托克马克项目基本均采用高温超导[2][9] * 高温超导技术主要应用于强电方向(如超导电缆)和高磁场方向(如核聚变 医疗装备)[10] * 高温超导材料相比低温超导 可在液氮环境下工作 资源丰富成本低 性能优越 但制备技术复杂[8] * 预计到2035年前 70%的商业化核聚变公司将实现示范堆并网发电[1][12] 供给端与产能瓶颈 * 高温超导材料生产壁垒高 镀膜工艺要求严苛 全球实现量产的企业较少[1][5] * 目前全球仅上海超导和日本FF界的年产量突破1,000公里(12毫米宽带材) 处于第一梯队[1][5][17] * 第二梯队公司如美国SuperPower 日本藤仓 中国东睦超导等年产量在几十到几百公里之间[5][17] * 单台托克马克装置对高温超导材料需求达数千至数万公里 目前头部厂商年产量无法满足单台装置需求 供给非常紧缺[1][5] 重点公司分析 **上海超导** * 采用PLD技术路线 创新改良超快PLD路线 薄膜沉积速度快 各项参数国际领先 已实现全套PLD设备国产化[4][20] * 年产能已突破1,000公里 计划通过募集资金约12亿元扩产 预计每年新增6,000公里带材产能[4][20] * 客户包括南方电网 中科院等 过去几年收入连续保持翻倍增长 高温超导材料毛利率从2022年的27%提升至2024年的61% 并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18][19] **永利股份(东北航道)** * 通过子公司东北航道布局高温超导材料业务 采用MOCVD路线 在国内领先[21] * 客户包括中科院 联创光电 新奥能源等 随着产能爬坡和良率改善 未来收入和利润预计持续提升[6][21] **西部超导** * 同时布局低温和高温超导领域 以低温为主 已向国内核聚变项目供货[6][22] * 在高温方面 集中于铋系高温超导带材研发 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单根长度可达千米级别 年产能约2,000公里[22][23] **全球其他公司** * 日本FF界产品供货给英特尔项目 与上海超导并列全球第一 计划进一步扩产[24] * 日本藤仓自2025年5月起供货英国国家级聚变能源项目STEP 规划至2027年将产量提升至2024年的四倍以上[24] * 美国SuperPower为英国核聚变装置ST800提供材料 正在进一步扩产[24] 投资建议与关注点 * 投资者应关注掌握制备技术 产能领先并积极扩产的企业[1][6] * 建议关注的重点企业包括永利股份 上海超导 西部超导 以及磁体厂商联创光电[6][25] *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核聚变项目中有重要客户 有望在接单能力 收入规模及利润率上取得进展[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