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电缆

搜索文档
马衍伟:推动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6-30 09:51
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等性质,可实现常规材料无法实现的大容量无阻输电、超强磁场 等应用,是具有重大经济和战略意义的先进材料。《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未来产 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将超导材料列为未来新兴产业的重点突破方向,明确 提出,加快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目前,我国高温超导材料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温超导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取得突破。实用化的高温超导材料主要包括铜氧化物超导材料、 二硼化镁超导材料和新型铁基超导材料。在以钇钡铜氧(YBCO)为代表的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线材规模 化生产上,我国长三角地区多家企业已具备千米级线材的生产能力,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在二硼化 镁超导材料方面,我国也实现了千米级长线技术的突破。在新型铁基超导材料实用化研发领域,我国一 直处于国际引领地位,率先突破了高性能长线制备技术并建成了千米级长线制备平台,开辟了实用化高 温超导材料产业"新赛道"。 二是基于高温超导材料的产业应用日趋成熟。在高温超导电力应用领域,我国研制出配电级超导电 缆、超导变压器、超导限流器和超导储能系统等超导电力设备;建成全球首 ...
创新白银 收获真金 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记者采访团走进甘肃白银
深圳商报· 2025-06-29 00:45
文旅产业 - 黄河石林景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其中古石林群10平方公里 是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AAAA级景区 [1] - 2024年白银市接待游客总量达3443 22万人次 同比增长42 44% 实现旅游收入207 04亿元 增长64 5% [1] - 文旅融合正成为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 科技制造业 - 甘肃康视丽隐形眼镜有限公司产品占国内隐形眼镜市场的半壁江山 是当地科技产业转型重点项目 [1] - 公司研发的拳头产品湿润性与透氧性能达到行业一流水平 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实现重要生产环节无人化 属国内首创 [1] - 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规模达15亿元 拥有近百件专利 主导产品包括低温超导电缆等 应用于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 [2] - 白银时代瑞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于2025年4月投产 达到全国单体规模产能第一 [2] 现代农业 - 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总规划面积达1 5万亩 涵盖蔬果种植等多元板块 已引入1500个新品种 实施50余项新技术 [3] - 园区打造了千亩林果带及4700亩生态绿化区 已有22家企业入驻 带动3500户1 3万人就业创业 累计培训农技人员4000人次 [3]
创新白银 收获真金
搜狐财经· 2025-06-25 02:09
文旅产业 - 黄河石林景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其中古石林群10平方公里 是甘肃省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AAAA级景区 [1] - 2024年白银市接待游客总量达3443 22万人次 同比增长42 44% 实现旅游收入207 04亿元 增长64 5% [3] 科技制造业 - 甘肃康视丽隐形眼镜有限公司产品占国内隐形眼镜市场50% 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实现彩印 成型 检测等工艺数字化集成 结合AGV机器人系统实现重要生产环节无人化 [3] - 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规模达15亿元 拥有近百件专利 主导产品包括低温超导电缆 微细及超微细电磁线 特种电缆等 应用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天宫一号 国家电网等重大项目 [4] - 时代瑞象新材料科技首期年产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于2025年4月投产 达到全国单体规模产能第一 产品主要用于汽车电池 无人机电池等储能行业 [6] 现代农业 - 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总规划面积1 5万亩 引入1500个新品种 实施50余项新技术 打造千亩林果带及4700亩生态绿化区 带动22家企业入驻 3500户农户就业 累计培训农技人员4000人次 [8] 区域经济 - 一季度白银市地区生产总值182 21亿元 同比增长6 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 02亿元(增长6 6%) 第二产业增加值66 19亿元(增长10%) 第三产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3 9%) [11]
聚焦第三届碳博会 | 可控核聚变、超导、人工智能+ 央地国企竞技碳博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6-07 02:58
碳博会展示成果 - 2025年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展示央地国企在可控核聚变、超导电缆、人工智能+、电源转型等领域的科技成果 [1] - 参展企业包括国家电网、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能建、上海电气、申能股份等 [1] 可控核聚变进展 - 上海电气从2000年开始参与聚变项目,已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供货最全面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2] - 公司参与多个国内外重大聚变项目,包括BEST、ITER、EAST、CRAFT、HH70、EXL-50等 [2] - 在特种材料、精密焊接、精密装配和极限尺寸加工四方面形成核心制造能力,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2] 超导技术应用 - 国家电网展示全球首个大型城市中心区域供电的超导电缆工程沙盘模型和超导电抗器部件 [3] - 35千伏超导电缆可替代4-6条相同电压等级传统电缆,节省70%地下管廊空间 [3] - 上海徐汇区1.2公里超导电缆工程运行容量达133.6兆伏安,创全球商用超导输电工程最大实际运行容量纪录 [3] - 该工程运行3年6个月减少电能损耗76万度,节约标准煤30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1吨 [3] - 超导电抗器噪声低于50分贝,空间漏磁强度低于0.2高斯,可直接接入现有电站系统 [4] 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 - 中国能建展示能源电力+人工智能产品,能源大模型可优化能源规划与调度 [5] - 能碳智慧管理平台监测能流、电流、碳流,提供定制化碳管理服务 [5] - 已有低碳智慧公路、智慧电化运河、智慧零碳港口等项目 [5] 电源绿色化转型 - 申能股份海陆"双轨"推进新能源建设,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期实现全容量并网 [6] - 新疆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6] - 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外三发电8号机组成为上海首台实现2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的机组 [6] - 累计绿电、绿证交易规模超30亿千瓦时,成交电量居上海首位 [6]
电力科技创新面临新挑战,业内给出这些建议
第一财经· 2025-05-10 18:39
电力行业科技创新现状 - 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1] - 2023年主要电力企业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8%,科技创新投入资金1816.8亿元,较2022年增长10.49%[4] - 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建企业投入的科技创新资金分别为545.6亿元、861.7亿元、409.5亿元[4]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电力装机达34.3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9%,风光新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火电[4] 科技创新成果与挑战 - 电力行业科技创新推动能源电力自主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形成多轮驱动的能源电力生产体系[2] - 光伏胶膜、风机主轴承等部分新能源组件仍然依赖欧美[5] - 长周期电化学储能技术有待创新发展,特高压套管、分接开关等核心装备研发尚未全面突破[5] - 大会发布5项重大成果包括35kV长距离高温超导电缆关键技术等[6] 未来发展方向 - "十五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期[5]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科技创新需求非常迫切,面临"双高""双峰"特性挑战[5] - 加快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发电、数智化坚强电网、储能、CCUS、氢能等[6] - 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培育高端装备、智能制造、AI大模型等新兴产业[6] 政策与建议 - 用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 - 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 - 四点建议: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体制创新、合作创新[5] - 建立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6]
超导:让电流“零阻力”奔跑的奇迹(瞰前沿·@科学家)
人民日报· 2025-05-10 06:29
超导技术发展现状 - 南方科技大学团队在常压环境下实现镍氧化物薄膜超过"麦克米兰极限"(40开尔文以上)的超导电性 使镍基材料成为常压下第三类高温超导材料体系 [9] - 该突破性研究发表于《自然》杂志 刷新超导材料家族图谱 为破解高温超导机理提供关键拼图 [9] - 中国科学家在铜基、铁基、镍基三类高温超导材料研究中从跟跑变为领跑 [9] 超导技术应用案例 - 广东深圳平安大厦2021年启用自主研发的三相同轴高温超导电缆 电流承载量是同等铜缆5倍 输电损耗降低约80% [8] - 医院核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超导线圈 通电后可永久维持磁场 能耗近乎为零 [7] - 中国在成都建成全球首条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线 车辆在液氮温区实现自稳定悬浮 [10] 超导技术原理特性 - 超导体具有零电阻特性 如同为电子铺设无摩擦"高速公路" 1911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发现汞在零下269℃时电阻消失 [7] - 超导体展现"完全抗磁性"(迈斯纳效应) 是磁悬浮技术物理基石 [10] - 超导体中电子结成"库珀对"形成宏观量子态 成为量子科技核心元件 [10] 超导技术经济价值 - 全球每年因输电损耗电量高达总发电量5%-10% [7] - 传统半导体芯片中约40%电能转化为热量 超导技术可大幅节省能源 [7] - 超导量子计算机运算能力可比现有超级计算机快百万倍以上 [10]
白银有色2024年实现扣非净利润2.5亿元 同比增长42.75%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14: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67.87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79.17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亿元 同比增长42.75%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6亿元 同比增长75.89%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4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961.91万元(含税) [1] 资源储备 - 境内矿山保有铜铅锌金属量781.48万吨 其中铜金属量21.44万吨 铅金属量157.02万吨 锌金属量603.02万吨 [2] - 境内矿山保有金金属量12.42吨 银金属量1832.5吨 钼金属量1.36万吨 [2] - 境外全资公司第一黄金集团有限公司黄金资源量2571.7万盎司(约合799.89吨) 黄金储量42.64万盎司(约合13.26吨) [2] 生产情况 - 2024年采选系统产出精矿铜铅锌钼金属量28.38万吨 同比增长6.51% [2] - 冶炼系统生产铜锌铅金属产品总量77.06万吨 同比增长7.83% [2] - 生产黄金17470千克(含第一黄金生产黄金1952千克) 同比增长99.45% [2] - 生产白银544.09吨 同比增长72.31% [2] - 生产硫酸178.5万吨 同比增长16.87% [2] 项目建设 - 绿色选矿药剂技术改造项目(一期)一车间1.5万吨黄药生产线已建成 二车间1.5万吨黄药生产线正在建设 [3] - 年产20万吨高导新材料项目已形成12万吨生产能力 [3] - 铜冶炼智能化工厂项目完成整体进度的65% 部分子项已建成投运 [3] - 首信秘鲁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尾矿库第二阶段排放一期筑坝项目进入工程建设收尾 预计2025年上半年具备尾矿排放投运条件 [3] - 第一黄金Gedex矿山资源回收项目二阶段建成 进入调试试生产 [3] - 新疆富蕴县索尔库都克铜矿2号尾矿库工程已完成招标 [3] - 厂坝铅锌矿黑潭沟尾矿库工程前期手续及征林、征地基本完成 [3] 产业链延伸 - 下属长通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制造并交付使用国内首根核聚变装置用750米超导电缆 [4] - 长通公司微细电磁线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年 规格Φ0.012mm-Φ0.040mm 技术水平已达到先进水平 [4] - 参股德福新材料 主要生产高档电解铜箔 已形成7万吨产能规模 [4] - 参股瑞象新材料 主要生产磷酸锰铁锂(LMFP)正极材料 一期2万吨项目已建成投产 [4] 业务概况 - 主要业务为铜、锌、铅、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 [1] - 业务覆盖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1] - 涉及国内、国外等多个地区 是具有深厚行业积淀并初步形成国际布局的大型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