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务系统

搜索文档
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票务系统全流程测试演练 今年可大麦、淘票票双App抢票
解放日报· 2025-05-30 09:41
今年除首次支持大麦、淘票票双App,还增加鸿蒙端适配,对交互体验做了优化,让抢票体验更流 畅。页面上还增加了衍生品商城入口,可购买上影节周边文创,支付渠道也在支付宝之外增加了云闪 付,便利用户选择。 新增大麦这一购票平台,希望带来"买电影票"之外的更多元体验。大麦娱乐副总裁张莹介绍,5月 21日,阿里影业更名大麦娱乐后,对大麦App进行了产品升级。新大麦客户端作为全品类一站式娱乐票 务平台,覆盖电影、演唱会、音乐节、话剧、脱口秀、展览、体育、演艺旅游等40+细分品类。大麦平 台如同文旅商体展"大卖场",将定位城市选在上海,就可以看到沪上展览、演出、旅游演艺、景点等推 荐,外地游客可以更好掌握上海的文旅资源,提前为行程做一站式规划。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介绍,去年上影节观影人次近50万,相当一部分观众来自上海以 外。"新增大麦平台,希望给影迷提供更丰富选择,用一张影票解锁电影节更多狂欢。让喜欢电影的 人,更好地来上海体验电影之城的魅力。"本届电影节将于6月3日公布展映排片表,6月5日中午12时在 大麦、淘票票两大平台开始售票。 记者 钟菡 昨天,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票务系统全流程测试演练,今年首次支 ...
银河综艺馆与大麦深化战略合作,将协力推动打造大湾区演艺枢纽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09:43
合作签约 - 银河娱乐集团与大麦演出就银河综艺馆与大麦大湾区演出长期发展项目达成签约,合作金额高达两亿元人民币 [1] - 双方将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下,从大湾区文化IP矩阵开发、"演艺+"复合型产品体系打造、产业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 [1] - 2023年双方已达成战略合作,在系统服务、项目销售、内容投制、市场营销等方面紧密合作 [2] - 2024年大麦旗下麦座平台研发的国际版票务系统已交付银河综艺馆使用 [2] 项目规模 - 当天共有18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达成签约,涵盖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电竞、网络视听等多个领域 [2] - 总成交额超16亿元 [2] 公司背景 - 银河综艺馆所属的「澳门银河」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豪华综合度假城、酒店及娱乐企业 [2] - 大麦是中国领先的现场娱乐全产业综合服务提供商 [2]
达实智能:签署5647.01万元合同
快讯· 2025-05-07 15:45
合同签署 - 公司与广东深大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签署深圳机场至大亚湾城际深圳机场至坪山段工程客票系统设备及服务项目合同,金额为5647.01万元 [1] - 合同暂定期限为2812日历天,计划供货期为364日 [1] - 项目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78% [1] 技术方案 - 项目将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AI视觉通行控制系统、车站票务系统等软硬件产品 [1] - 提供围绕自动售检票的"AI+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1]
2025年中国票务系统应用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票务系统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5 09:12
行业市场规模 - 2022年票务系统应用行业市场规模328.22亿元,2024年增长至407.83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率[1][11] - 演出票务销量从2022年7161.8万张(代理渠道4850.2万张,自有渠道2311.6万张)增至2023年超4亿张[9] - 演出票务平均价格从2013年100.5元/张增至2022年125.5元/张[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硬件供应商、软件开发商、数据提供商及支付机构[4] - 中游为票务系统开发商和运营商[4] - 下游应用领域:交通票务占比48%,娱乐演出24%,文旅景区15%,体育赛事6%,其他7%[13] 技术发展历程 - 20世纪80-90年代为手工操作阶段[6] - 21世纪初至2010年进入在线票务平台阶段[6] - 2010年后进入移动化、智能化阶段,应用场景拓展至公共交通、智慧城市[6] 重点企业表现 - 携程集团2023年交通票务营收184.43亿元,2024年增至216.12亿元[17] - 猫眼娱乐2023年在线娱乐票务营收22.59亿元,2024年降至19.22亿元[19] - 主要企业包括猫眼娱乐、携程、去哪儿、大麦、淘票票及途牛[15] 未来发展趋势 - 移动化与无接触服务成为主流,采用电子票、二维码扫码、人脸识别等技术[21] - 跨界融合与多元化发展,拓展文旅、零售、金融等领域[22][23] - 用户体验优化成为竞争关键,引入AI、大数据实现智能推荐[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