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鲍
搜索文档
在创新创造中挥洒青春汗水(校园观察@大学生)
人民日报· 2025-10-19 06:0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展示了青年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市场问题的创业项目,体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发展方面的成效 [6] 创业项目选择 - 闽江学院学生林昕哲团队针对南方鲍鱼不耐高温的行业痛点,通过选种杂交培育出耐高温的“福鲍”品种,将鲍鱼苗存活率从35%提升至70% [6][8] - 团队与福州多家水产企业签约合作,推广“福鲍”品种至多个村镇,并开发鲍鱼罐头、鲍鱼肽等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8] - 新品种“福鲍一号”在漳浦北江渔港大量养殖并受市场欢迎,形成研产供销完整模式 [8] 创新能力提升 -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陈俊熙团队研发的“管道医生”巡检机器人,可节省约90%的停机时间,已应用于四川雅砻江水电站等项目 [9][10] - 团队通过参赛经历实现从“技术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产品历经四代迭代,最终采用柔性八轮设计方案 [10] - 团队参与多个实际巡检项目后成立公司,入驻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该园已累计孵化学生企业134家 [11][12] 服务平台搭建 - 浙江大学通过将“机器学习”等课程列入专业培养方案,并构建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生态体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12][13] - 浙大科技园启真脑机智能产业化基地为博士生王肃杰公司提供科创服务,助其通过余杭区领军人才项目获得1500万元政策资金支持 [13] - 学校参与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长三角一体化等33家科创平台,与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创新共同体,实现高质量社会服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