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回旋共振加热高压电源系统相关组件

搜索文档
【机械制造】BEST 杜瓦顺利落位安装,行业有望迎密集招标期 ——可控核聚变行业系列报告之一(陈佳宁/汲萌/夏天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10 07:08
文章核心观点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取得关键进展,杜瓦底座顺利落位装配,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有望提速 [4][5] - 国内聚变行业整体进展积极,多个项目稳步推进,新技术不断突破,行业有望迎来密集招投标期 [6] - AI发展驱动用电需求激增,凸显聚变能源战略价值,产业具备长期增长潜力,高价值量环节公司有望受益 [7] BEST项目进展 - BEST装置杜瓦底座作为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已于10月1日顺利完成制造交付及落位装配 [4] - BEST项目于2025年5月1日启动工程总装,较原计划进度提前2个月 [5] - 2025年9月底,聚变新能官网发布多则BEST项目招标公告,涉及离子回旋共振加热高压电源系统相关组件、COOL TBM相关组件等 [5] 国内聚变行业动态 - “星火一号”项目环评及审批工作于2025年4月展开,计划于2029年底完成装置建设 [6] - 中国聚变公司于2025年7月挂牌成立,注册资本增至150亿元,并于9月宣布将在上海建设“中国环流四号”高温超导聚变实验装置 [6] - 中科院院士张杰团队致力于在2045年前后于上海建成首个50赫兹百万千瓦级的激光聚变电站 [6] - 东部超导于2025年9月26日推出适配可控核聚变场景的千米级REBCO超导带材,其两端样品在20K、20T条件下临界电流分别达到1299A与1340A [6] -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于2025年9月28日联合研发的全超导磁体成功产生35.10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 [6] - 西物院在等离子体智能控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旗下期刊 [6] AI驱动与产业前景 - 麦肯锡预测,到205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全球总用电量的5%-9% [7] - AI巨头积极布局聚变能,例如Helion于2023年与微软达成协议,约定2028年起交付50MW商用聚变电力;谷歌于2025年6月与美国CFS公司签署协议,计划购买200MW电力;美国CFS公司于2025年9月与意大利埃尼集团签署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售电协议 [7] - 以ITER计划为例,磁体系统、真空室及容器内部组件、电源系统三大核心环节成本占比分别为28%、25%和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