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焦眼镜

搜索文档
调查!镜片里的万家灯火:北京OK镜降价背后的家庭账本
华夏时报· 2025-06-20 16:07
OK镜价格变化 - 北京OK镜市场价格普遍降低,平均降幅5折左右,部分国产品牌折扣低至4.9折,总计花费跌破5000元 [2][3] - 具体品牌降价案例:C某T品牌原价12800元/副降价至8470元/副,普某某品牌6000+元/副,阿某某品牌5000+元/副 [3] - 护理产品价格同步下调10%-20%,每月护理成本从200-300元降低 [4] 降价驱动因素 - 河北集采政策导致OK镜价格腰斩,最高降幅逾70%,形成强虹吸效应迫使北京市场跟进调价 [4] - 集采挤掉中间环节水分,产品价格更接近成本,带动消费者咨询和验配人数明显增加 [4] 市场渗透与竞争格局 - 我国角膜塑形镜市场渗透率仅1.8%,预计2025年达3.2%,2030年将提升至10.66% [5] - 三大OK镜上市企业业绩分化:欧普康视OK镜业务营收同比下降5.62%,昊海生科近视防控品类收入停滞,爱博医疗OK镜业务仅增8.03% [6] - 离焦眼镜快速崛起,与OK镜形成互补竞争,代表产品包括豪雅新乐学、依视路星趣控等 [5][6] 产品技术路线 - OK镜通过物理塑形角膜改变屈光力,适合8岁以上中高度近视患者 [5] - 离焦眼镜利用光学设计形成离焦区,对中低度近视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 [5] - 企业创新方向:爱博医疗开发日抛型OK镜,欧普康视推出离焦镜片,明月镜片研发多点复合离焦技术 [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价格下降使OK镜进入"千元时代",显著降低家庭治疗负担,促进更换频率提升至每年1-2次 [2][3] - 部分消费者因护理复杂或儿童适应性差转向离焦眼镜,尤其适合运动需求高的青少年 [5][6]
眼科耗材行业近况更新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眼科耗材行业 - **公司**:国产龙头企业欧普康视和爱博,进口品牌美国欧几里德、日本阿尔法、韩国路西德、荷兰 Dreamlight、中国台湾亨泰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和法国品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白内障手术市场 - **手术量**:2018 - 2024 年中国白内障手术量逐步增长,分别为 300 万、345 万、360 万、380 万、400 万、430 万、470 - 475 万台,国家“十三五”规划到 2025 年底目标为 490 万台,2025 年 1 - 5 月部分医院增长 20% - 25%,表现稍差的医院约 15% [2] - **淡旺季**:高峰期为春节后至农历三月、九月至十一月下旬,低谷期为端午节前后至八月底九月初、十一月下旬之后,统计通常以半年为维度 [1][4] - **收费报销**:DIP/DRG 收费标准与项目报销制不同,设定地区分值对应金额,与医院级别挂钩,更灵活;三级医院人工晶状体植入报销标准可达 1800 元,总报销 5000 元,推荐接近 2000 元晶体 [1][5][6] - **产品占比及趋势**:市场呈正态分布,低端产品占 20 - 25%,高端产品约 20%,中间为双焦点等;控费政策下低端产品或增加,三焦点选择取决于定价是否符合 DIP 标准,各类晶体将长期共存 [1][6][8] - **渗透率**:中国低于欧美,原因包括医保覆盖面低、第三方支付不完善、公众眼健康意识薄弱;平均手术年龄较发病年龄晚九年,提升空间大,预计 3 - 5 年可接近国际水平 [1][7][9] 角膜塑形镜市场 - **使用量**:2024 年销售量约 280 万片,国产龙头欧普康视和爱博各占 100 万片左右;2025 年上半年出货量约 150 万片,预计全年增长约 10% [11][15][16] - **集采影响**:2023 年 8 月 1 日河北执行集采,实际降幅不大,2023 下半年到 2024 年验配量逐步恢复;集采扩面短期内全面纳入全国集采有困难 [12][18] - **销售比例**:第一季度占比最高,为 25% - 30%,第二季度约 15%,第三季度约 30%,第四季度 20% - 25% [17] - **竞争关系**:离焦眼镜对角膜塑形镜造成一定压力,但角膜塑形镜仍是最有效的近视防控工具,两者将共存,满足不同需求;角膜塑形镜占不到 10%市场份额,离焦眼镜占大部分 [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手术量季度分布**:白内障手术一季度占 20% - 25%,二季度约 30%,三季度 10% - 15%,四季度集中剩余部分 [10] - **验配资质**:角膜塑形镜仅限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验配,2022 年有请愿放宽验配资质但未有进展 [11] - **价格扣率**:角膜塑形镜集采后价格固定,非医保、非集采产品公立医院价格高,民营医院根据年采购量有 5% - 10%差别,厂家支持影响最终扣率 [21] - **库存水平**:人工晶状体备用率约为 1:8,角膜塑形镜基本零备片,国产发货周期 7 - 10 天,进口 30 - 40 天 [22] - **海外市场**:人工晶状体及微型产品在西欧和美国定价及利润率高,中国有生产优势,主要出口欧美及非洲国家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