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角膜塑形镜
icon
搜索文档
欧普康视股价微跌0.44% 股东总人数达62918户
金融界· 2025-07-31 00:26
股价表现 - 7月30日股价报18.1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8元 跌幅0.44% [1] - 当日成交量为258927手 成交金额4.72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眼科医疗器械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角膜塑形镜 硬性角膜接触镜等眼科医疗器械产品 [1]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18日 股东总人数为62918户 [1] 资金流向 - 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53.34万元 [1]
爱博医疗收盘上涨9.30%,滚动市盈率40.47倍,总市值152.9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4 19:45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24日收盘价79.1元 单日上涨9.30% [1] - 滚动市盈率40.47倍 创53天新低 [1] - 总市值152.98亿元 [1] 行业估值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54.56倍 中值37.54倍 [1] - 公司市盈率在行业中排名第80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73倍 中值2.62倍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9729户 较上次减少94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2.76万股 [1] 主营业务 - 专注于眼科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人工晶状体 角膜塑形镜 隐形眼镜等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7亿元 同比增长15.07% [1] - 净利润9255.81万元 同比下降10.05% [1] - 销售毛利率64.60% [1] 同业公司对比 - 九安医疗PE(TTM)11.10倍 总市值187.29亿元 [2] - 英科医疗PE(TTM)12.56倍 总市值198.43亿元 [2] - 新华医疗PE(TTM)15.65倍 总市值100.34亿元 [2]
乐普医疗(30000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创新与结构优化共振 业绩筑底修复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7-04 16:38
2024年及2025Q1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1.03亿元(同比-23.52%),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80.37%),扣非净利润2.21亿元(同比-80.28%),经营性现金流7.35亿元(同比-25.82%)[1] - 2024Q4营业收入13.18亿元(同比-23.41%),归母净利润-5.56亿元,扣非净利润-5.13亿元(同比+196.09%)[1] - 2025Q1营业收入17.36亿元(同比-9.67%),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21.44%),扣非净利润3.37亿元(同比-26.08%),经营性现金流4.19亿元[1] - 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3.36个百分点至60.88%,2025Q1毛利率环比提升10.12个百分点至64.03%[1][3] 分业务板块表现 药品板块 - 原料药收入3.49亿元(同比-14.99%),制剂收入14.09亿元(同比-46.50%),受"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影响显著[1] - 2025Q1药品零售渠道库存清理完成,制剂收入环比+135.65%至5.95亿元,非阿托伐他汀钙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占比提升[3] 医疗器械板块 - 2024年收入33.26亿元(同比-9.47%),其中心血管植介入业务保持平稳增长[1][2] - 2025Q1收入9.04亿元(同比+2.05%),其中心血管植介入收入6.19亿元(同比+8.49%),结构性心脏病同比+37.44%,冠脉业务同比+2.03%[3] - 体外诊断业务受竞争加剧影响,2024年收入同比-51.31%,2025Q1同比-19.87%[2][3]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 - 2024年收入10.19亿元(同比-19.24%),其中合肥心血管医院营收同比+15.60%[3] 战略调整与创新进展 - 计提商誉、存货、无形资产等减值2.51亿元,影响归母净利润2.17亿元[3] - 冠脉血管内冲击波导管/设备、冠脉乳突球囊、射频房间隔穿刺针/设备、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等创新产品获批[4] - GLP-1/GCGR/GIP-Fc融合蛋白候选药物MWN101注射液完成二期临床试验,植入式CGM产品NeoGLUCOMFORT提交注册申请[4] - 消费医疗管线储备丰富,包括角膜塑形镜、透明质酸钠溶液等,预计2025Q2获证[4] 未来展望 - 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9.99/11.97/14.15亿元,同比增速304.43%/19.88%/18.21%[5] - 创新产品及消费医疗管线放量有望提升整体盈利能力[5]
欧普康视(300595) - 2025年6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5 09:46
投资者情况 - 25 家机构和个人合计 57 人参与活动 [1] 活动概况 - 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24 日 13:30 - 16:30,地点在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 4899 号 [1] - 上市公司参会人员包括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陶悦群博士等 6 人 [1] 活动内容 - 投资者参观公司展厅、生产车间、二期产业化项目 [1] - 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现有产品及在研重点产品、销售措施及策略、视光终端连锁化经营体系 [1] - 进行投资者交流问答 [1] 行业与销售情况 - 高端消费疲软,视光行业情况未明显好转,新上市巩膜镜和新一代超高透氧角膜塑形镜反馈良好,销量在爬坡,其它视光产品和线上业务上升,但新产品收入达角膜塑形镜量级需时间,二季度销售业绩待半年报发布 [2] 产品情况 巩膜镜和新一代角膜塑形镜 - 使用透氧系数为 DK185 的超高透氧材料,巩膜镜镜片直径大、厚,对透氧性要求高,目前市场反馈良好,公司正通过多种渠道向用户和专家推广 [2] 美瞳产品 - 公司控股江苏多姿负责研发、生产、销售,江苏多姿有良好销售渠道,已开始生产,待备货达一定数量后上市销售 [3] 海外拓展产品 - 已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普通眼健康产品,主营产品角膜塑形镜、巩膜镜及护理产品属医疗器械,已启动部分国家注册 [5] 终端发展情况 - 公司控股视光终端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超 50%,以往通过新建和并购拓展,近年因不确定性和高端消费降级,以并购为主,今年推出战略合作店计划,对投资入股和加盟终端有考评要求,向连锁化推进 [4] 业务转型情况 - 公司在产品主业外增加视光服务第二主业,产品线实施全视光产品发展战略,视光服务走社区化视光服务终端路线,遇到取得社区居民信任和获取第一批客户的困难,组建了可行的运营构架 [4] 价格与利润情况 - 老硬镜产品供货价下降,公司用升级和新产品替代老产品、赠送护理品促进销售,通过增加产品矩阵、提升线上销售、拓展渠道和市场等增加业务规模,提升视光服务收入 [5] 视光服务终端与医院关系 - 公司发展社区化视光服务终端,数量多规模小,服务本社区居民,挖掘不愿去医院的视光需求,靠口碑传播积累客户,是医院的补充 [6]
警惕“近视防控贴”“护眼仪”伤眼
中国青年报· 2025-06-07 07:02
近视防控行业现状 - 近视一旦产生不可逆转 目前市面上声称能防控近视、改善视力的"近视防控贴""护眼仪"等产品缺乏高质量验证证据 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法保证 部分产品可能造成视网膜不可逆损伤 [1] -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1.9% 科学验证的有效防控方法包括每天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合理近距离用眼、科学配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和角膜塑形镜等 [1] - 近视防控应以良好用眼习惯为基础 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等产品需专业医生指导 [1] 眼镜佩戴误区与科学解释 - 戴眼镜不会让近视度数涨得更快 儿童近视本质是眼轴增长所致的屈光不匹配 不戴眼镜可能导致长期眯眼、凑近看东西 引发视疲劳并刺激眼轴进一步延长 [1] - 配戴合适眼镜不仅为"看得清楚" 更可保持眼睛调节力处于放松状态 稳定清晰的视觉输入有助于儿童大脑视觉中枢正常发育 [2] 中医护眼方法与建议 - 长时间用眼过度易导致心肝火旺 表现为目赤干涩、视物疲劳等症状 推荐饮用菊花玫瑰陈皮茶以疏肝清热、祛湿明目 [2] - 简易护眼方法包括熨目法(温热的掌心轻敷双眼改善眼周血液循环)、穴位按压法(按压睛明穴和太阳穴5-10秒 每次3组)、瞬目训练(闭眼后眨眼10次改善眼干涩) [2] - 若眼干涩、视物模糊短期不能缓解需及时就医检查 [2]
去年净利润创16年来最差成绩,乐普医疗布局医美能否破局
新京报· 2025-06-06 19:58
公司动态 - 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皮肤科领域,预计将对业务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1] - 除童颜针外,公司还布局了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等多款皮肤注射类产品,以及角膜塑形镜等眼科产品 [4] - 2024年公司完成管理层更替,蒲忠杰之女蒲绯接任总经理,面临扭转业绩颓势的挑战 [5] 行业概况 - 童颜针是一种以聚左旋乳酸为主要成分的真皮填充剂,用于修复皱纹和轮廓矫正 [2] - 全球童颜针市场规模2024年约14.88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5.445亿美元,2033年将增长至20.815亿美元(2025-2033年CAGR 3.8%) [2] - 中国童颜针市场规模从2021年1亿元快速扩张至2024年超30亿元 [2] 竞争格局 - 国内已有7款童颜针获批(含乐普新品),其中国产4款(艾维岚、濡白天使、普丽妍、四环医药产品),进口2款(艾塑菲、塑妍萃) [2] - 华东医药、吉林杭盖秱博生物等多家企业正在布局该领域,行业竞争加剧 [2] - 东吴证券预测行业毛利率将从90%降至80%以下,进入价格战前夜 [3] 财务表现 - 乐普医疗2023年营收79.80亿元(同比-24.78%),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42.91%) [5] - 2024年业绩加速下滑:营收61.03亿元(同比-23.52%),净利润2.47亿元(同比-80.37%),创2009年以来最低 [5] - 2025Q1延续跌势:营收17.36亿元(同比-9.67%),净利润3.79亿元(同比-21.44%) [6] 产品盈利性 - 爱美客凝胶类注射产品(含童颜针)毛利率从2020年92.27%持续提升至2024年97.98% [3] - 同类产品营收增长显著:爱美客2021年凝胶类产品收入3.9亿元(同比+52.8%),2024年达12.16亿元 [3] - 乐普医疗提示新产品销售受临床推广、渠道开拓等因素影响,业绩贡献存在不确定性 [3] 战略方向 - 公司逐步缩减仿制药投入,重点发展心血管创新药及皮肤科注射产品 [1] - 未来利润增长点拟聚焦结构性心脏病、皮肤科、神经调控业务,传统器械目标维持10%收入增速 [6]
如何帮助青少年远离近视?这些要点请记牢
新华网· 2025-06-06 13:14
近视的危害 - 近视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运动能力,高度近视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乃至失明 [1] 近视的预防措施 - 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2] - 读书写字时坐姿端正,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子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 [2] - 遵循"20-20-20"的用眼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就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 [2] - 建议家长每3-6个月带孩子到眼科做屈光检查,如视力测试、验光、检查眼轴长度 [2] - 为孩子建立一份"视觉发育档案",一旦发现问题苗头,就能及时干预 [2] 近视的矫正方法 - 常见的矫正方法包括离焦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 [2] 近视防控的系统性 - 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多方联动 [2]
不同人群如何呵护眼睛?爱眼护眼要避开以下误区
央视网· 2025-06-06 11:12
全国爱眼日主题与重点人群 - 2024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 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两大群体 [1] 老年人眼健康问题 - 老年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发病率较高 早期易被忽视 [3] - 视力异常信号包括视物模糊 突发或渐进性视力下降 视物变形如直线变弯曲 方格扭曲 [3] - 视野改变信号包括眼前固定黑影 闪光感 漂浮物增多 视野边缘缺损 如走路常撞门框 [3]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 单纯性近视儿童青少年应全日戴镜 不建议"只在学习时戴眼镜" 以保持眼睛调节力放松 促进大脑视觉中枢正常发育 [4] - 近视不可逆 宣称能使眼轴回退 消除近视的产品缺乏高质量验证证据 [5] - 科学验证的近视防控方法包括: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 合理近距离用眼 科学配镜 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和角膜塑形镜 [5] 高考学子护眼建议 - 学习灯光应均匀 柔和 避免屏幕过亮或过暗 [6] - 简易护眼方法包括:熨目法(掌心搓热敷眼) 穴位按压法(睛明穴和太阳穴) 瞬目训练(闭眼眨眼10次) [6] - 眼干涩 视物模糊短时间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6] 电子产品使用与蓝光 - 电子屏幕蓝光强度远低于自然阳光 现有研究未发现日常接触蓝光与黄斑变性等眼病有直接关联 [8] - 正常使用电子产品无须特别防蓝光措施 [8] "眼中风"症状与风险 - "眼中风"即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由视网膜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引发 江苏病例视力从1.0急剧降至0.2 [11] - 发病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眼部血管炎症 血管痉挛或外部压迫 [11] - 高危群体:50岁以上 "三高"患者 长期吸烟人群 [11] - 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 诱因包括代谢性疾病低龄化 过度用眼 不良生活习惯 不正规医美 [12] - 具体风险因素:久坐 缺乏运动 高热量饮食 饮水过少 精神压力过大 [12] "眼中风"与青光眼区别 - "眼中风"表现为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 无眼红眼痛 [13] - 青光眼表现为剧烈眼痛 头痛 视力骤降 眼球充血 [13] - 预防建议:每40-45分钟远眺休息 点人工泪液缓解疲劳 避免黑暗环境中长时间使用亮屏幕 [13]
眼科耗材行业近况更新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眼科耗材行业 - **公司**:国产龙头企业欧普康视和爱博,进口品牌美国欧几里德、日本阿尔法、韩国路西德、荷兰 Dreamlight、中国台湾亨泰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和法国品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白内障手术市场 - **手术量**:2018 - 2024 年中国白内障手术量逐步增长,分别为 300 万、345 万、360 万、380 万、400 万、430 万、470 - 475 万台,国家“十三五”规划到 2025 年底目标为 490 万台,2025 年 1 - 5 月部分医院增长 20% - 25%,表现稍差的医院约 15% [2] - **淡旺季**:高峰期为春节后至农历三月、九月至十一月下旬,低谷期为端午节前后至八月底九月初、十一月下旬之后,统计通常以半年为维度 [1][4] - **收费报销**:DIP/DRG 收费标准与项目报销制不同,设定地区分值对应金额,与医院级别挂钩,更灵活;三级医院人工晶状体植入报销标准可达 1800 元,总报销 5000 元,推荐接近 2000 元晶体 [1][5][6] - **产品占比及趋势**:市场呈正态分布,低端产品占 20 - 25%,高端产品约 20%,中间为双焦点等;控费政策下低端产品或增加,三焦点选择取决于定价是否符合 DIP 标准,各类晶体将长期共存 [1][6][8] - **渗透率**:中国低于欧美,原因包括医保覆盖面低、第三方支付不完善、公众眼健康意识薄弱;平均手术年龄较发病年龄晚九年,提升空间大,预计 3 - 5 年可接近国际水平 [1][7][9] 角膜塑形镜市场 - **使用量**:2024 年销售量约 280 万片,国产龙头欧普康视和爱博各占 100 万片左右;2025 年上半年出货量约 150 万片,预计全年增长约 10% [11][15][16] - **集采影响**:2023 年 8 月 1 日河北执行集采,实际降幅不大,2023 下半年到 2024 年验配量逐步恢复;集采扩面短期内全面纳入全国集采有困难 [12][18] - **销售比例**:第一季度占比最高,为 25% - 30%,第二季度约 15%,第三季度约 30%,第四季度 20% - 25% [17] - **竞争关系**:离焦眼镜对角膜塑形镜造成一定压力,但角膜塑形镜仍是最有效的近视防控工具,两者将共存,满足不同需求;角膜塑形镜占不到 10%市场份额,离焦眼镜占大部分 [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手术量季度分布**:白内障手术一季度占 20% - 25%,二季度约 30%,三季度 10% - 15%,四季度集中剩余部分 [10] - **验配资质**:角膜塑形镜仅限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验配,2022 年有请愿放宽验配资质但未有进展 [11] - **价格扣率**:角膜塑形镜集采后价格固定,非医保、非集采产品公立医院价格高,民营医院根据年采购量有 5% - 10%差别,厂家支持影响最终扣率 [21] - **库存水平**:人工晶状体备用率约为 1:8,角膜塑形镜基本零备片,国产发货周期 7 - 10 天,进口 30 - 40 天 [22] - **海外市场**:人工晶状体及微型产品在西欧和美国定价及利润率高,中国有生产优势,主要出口欧美及非洲国家 [23][24]
乐普医疗“童颜针”获批 再生医美针剂竞争白热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18:28
公司动态 - 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获得国家药监局Ⅲ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适用于鼻唇沟皱纹矫正 [1] - 该产品基于公司可降解材料学平台自主研发,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和低副作用发生率,是皮肤科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5] - 公司预计2025年将迎来皮肤科注射剂类产品获批高峰,包括聚乳酸填充剂、透明质酸钠等多款产品 [3] - 公司战略重点聚焦眼科与皮肤科,角膜塑形镜已商业化,消费医疗产品将成为新增长引擎 [3][4] 产品与技术 - "童颜针"主要成分为聚左旋乳酸(PLLA),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安全性,在体内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2] - 产品价格区间为数千元至上万元,如"艾维岚"340mg最低9500元,"濡白天使"0.75ml最低4550元,"艾塑菲"200mg超2万元 [6] 行业格局 - 再生医美针剂竞争激烈,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包括华东医药、爱美客等 [2] - 国内已获批PLLA/PDLLA类"童颜针"包括圣博玛"艾维岚"、爱美客"濡白天使"等6款,PCL类"少女针"有2款 [2] - 2024年全球"童颜针"市场份额最高为"艾塑菲"(28.3%),其次为"塑妍萃"(25.8%) [6] 市场前景 - 再生抗衰类是医美注射剂增速最快细分市场,占比从2019年3%增至2023年19%,预计2028年达31% [5] - 中国医美注射剂市场规模2023年212亿元(出厂价),预计2028年增至6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5.3% [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61.03亿元(同比-23.52%),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80.37%),连续两年双下滑 [3] - 公司布局自费医疗产品市场以降低政策扰动,确保长期稳定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