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式储能装置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装备业发展瞄准以质取胜
经济日报· 2025-10-15 07:22
政策目标 - 到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1] - 2025至2026年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 [1] - 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1] 行业现状与基础 - 电力装备是能源供应和转换的核心基础,发展水平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 [2] - 行业有巨大市场需求,稳增长条件良好 [2] - 电力装备已成我国制造业优势领域,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实现自主创新 [3] -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规模超5亿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3] - 建成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 [3] - 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应用,四代核电实现商用 [3] - 光伏N型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7%,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吊装 [3] 政策举措与方向 - 将“需求驱动、以质取胜、结构优化、安全可控”作为核心考量 [4] - 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建设 [4] - 支持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 [4] - 通过重大能源工程保障国内需求,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全产业链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4] 产业升级与生态优化 - 通过标准提升带动电线线缆、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力装备质量提升和设备更新 [5] - 推动电力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升级 [5] - 统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提升供给能力 [5] -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装备绿色化改造升级 [5] 应用案例与市场需求 - 移动式储能装置应用于保电值守,实现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防御”模式转变 [2] - 数字技术应用为市场打开新空间,如智能巡检机器人、远程智能监控系统保障“西电东送” [6] - 依托重大工程项目稳定需求,稳步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 [6] 未来发展重点 - 加快柔性直流输电、低频交流输电、数字孪生电网、微电网、虚拟电厂、新型发电技术、长时储能等领域科技创新 [4] - 发挥首台(套)政策体系作用,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6] - 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发挥重点集群及链主引领作用,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6] - 清洁高效发电装备、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等领域技术水平将继续引领全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