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

搜索文档
政策高频 | 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召开(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20 15:13
文 |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联系人 | 侯倩楠 | 时间 | 事件 | 主要内容 | | --- | --- | --- | | | |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历史昭示我们,多边主义是人心所向、 | | | | 大势所趋,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依靠。我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旨在推动各国携 | | | | 手行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维护以联 | | | | 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夯实多边主义根基。同时, | | | | 要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通过改革完善 | | | | 全球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更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 | | | 第二,坚持开放共赢,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 | | | | 国发展离不开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谁也不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无论国际形 | | | 习近平主席出席令砖 | 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定不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遇、实 | | 2025/9/8 | 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 | 现共赢。要维护以世界贸易 ...
今明两年电力装备行业铆劲稳增长 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
中国能源网· 2025-09-19 10:59
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9月12日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 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9月12日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 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同时,电力装备领域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此外,推动一批标志性 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环境侧优化发展生态。一是发挥首台(套)政策体系作用,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二是优化行业发展 环境,引导行业良性竞争。三是强化标准支撑引领。通过标准提升带动装备质量提升和大规模设备更 新。四是加强产业链协同。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发挥重点集群带动及链主引领作用,培育优质中 小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为保障主要目标和工作举措顺利完成,《方案》提出四方面保障措施—— 工信部指出,电力装备行业是工 ...
水发电力:深耕上合能源建设,助力区域合作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18 16:07
未来,水发电力将秉持"服务社会、合作共赢"宗旨,以更优技术、产品与服务深化上合合作,助力区域 能源低碳转型,让"水发好品"持续服务上合成员国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近期在天津举行,各国聚焦多领域合作擘画蓝图,能源 合作成为核心议题之一。水发电力作为中国电力装备骨干企业,积极投身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建设,是 区域能源合作的重要践行者。 依托"技术+本地化"战略,水发电力产品已进入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7个上合成员国,落 地多个重点项目:为乌兹别克斯坦奥林匹克城项目提供电力设备,保障体育盛会可靠供电;参与巴基斯 坦变电站建设,以"中国方案"缓解当地电力短缺,赋能民生与经济发展。 ...
电力装备行业周刊: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加快突破关键技术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13:49
111 【重点政策】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 支持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创新项目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 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等目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提出电力装备行业新的增长点,在需求侧明确要加 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建设,同时,通过专项在新能 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支持一批关键产品创新项目,保障装备供给能力,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精准对 接。 【重点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 《建设指引》提到,探索建立发电机组可靠容量评估机制,科学评估各类型机组及新型储能的容量系 数,客观反映其对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的实际贡献。按照基本回收市场边际机组固定成本的原则, 结合电能量和辅助服务等市场收益情况,确定单位可靠容量补偿标准。条件成熟时建设容量市场。 近年来,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应用,电力装备行业 一批 ...
8月经济总体平稳,四季度稳增长政策需提前谋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1:30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5.3%的增长[1] - 8月经济数据回落但整体韧性仍存 主要受极端天气、信贷回落及政策真空期影响[6]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2% 制造业投资增5.1%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6][7] 社会融资状况 - 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5693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3] - 新增政府债融资13658亿元 同比少增2519亿元[3] - 新增贷款6233亿元 同比少增4178亿元 其中居民贷款增303亿元(短期增105亿/中长期增200亿)同比少增1597亿元[3][4] 部门信贷需求 - 居民部门消费意愿偏弱导致短期贷款同比少增611亿元 购房意愿不足致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000亿元[4] - 企业部门贷款增加5900亿元 同比少增2500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4700亿元同比少增200亿元[4] - 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457亿元 同比多增325亿元[3] 消费市场表现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 同比增长3.4%[7] - 体育娱乐用品和家用电器行业增速可观 主要受益以旧换新政策[7] - 餐饮收入受信任危机影响增速低于整体消费水平[7] 政策导向 - 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出台必要性增加 或考虑增发特别国债及开启政策性金融工具[2][8] - 十大重点行业(钢铁/有色/石化/机械/汽车等)稳增长政策将持续推出[6][7] - 货币政策侧重结构性工具 财政政策需加大力度 产业政策考虑放松限制性措施[8] 资本市场影响 - 上证指数逼近3900点 股市盈利效应推动非银存款增加[5] - 定期存款向活期转移推动资金活化 有助于扩大内需[5] - 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有望扩大 支持外贸企业[8]
8月经济总体平稳,四季度稳增长政策需提前谋划 | 宏观月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1:28
宏观经济表现 - 8月经济数据相较7月回落幅度收窄 但整体韧性仍存 主要受极端天气影响开工进程 信贷回落 政策真空期 投资撬动作用不足等因素影响[2][6] - 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5.3%增长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2% 制造业投资增5.1%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1][6][7]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 同比增长3.4% 体育娱乐用品和家用电器行业增速可观 但餐饮收入受信任危机影响低于整体消费增速[7] 社会融资与信贷 - 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5693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 新增贷款6233亿元 同比少增4178亿元 政府债券融资13658亿元 同比少增2519亿元[3] - 居民部门贷款增加303亿元 同比少增1597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105亿元(少增611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200亿元(少增1000亿元) 反映消费意愿偏弱和购房需求不足[4] - 企业贷款增加5900亿元 同比少增2500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4700亿元(少增200亿元) 企业加杠杆意愿不强与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相关[4] 政策动向与建议 - 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出台必要性增加 或考虑增发特别国债或开启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 因财政发力前置导致下半年政府债券额度偏少[2][8] -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将持续推出 聚焦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6][7] - 货币政策可能侧重结构性工具 如再贴现再贷款支持重点行业和外贸 央行或考虑重启国债买卖注入流动性 产业政策或放松限制以保证投资增速[8] 市场与资金状况 - 资本市场保持活跃 上证指数逼近3900点 股市盈利效应推动非银存款增加和缓解M1M2剪刀差 资金逐步活化[5] - 政府债券融资除1月和4月外均维持在万亿元之上 但9月或因高基数难创新高 私人部门信贷缺口不能过度依赖政府债券补位[5] - 出口政策可能加速出台 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 发挥保险作用 用好对外贸企业再贷款政策 以做强出口消化产能[8]
稳住70%工业基本盘!十大行业放大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1:19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推出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 旨在稳定工业经济基本盘并推动产业升级 十大行业包括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和电子信息制造 合计占工业总量70% [1] - 政策通过供给端创新和需求端刺激双管齐下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 新能源 智能电网装备等赛道 并强调重大项目引领作用 [1][2] - 政策目标为对冲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 实现"质""量"双升 同时规范市场秩序避免非理性竞争 [2] 行业覆盖范围 - 十大重点行业包括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和电子信息制造 这些行业合计占工业总量70% [1] - 电力装备和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已发布具体方案 其他行业方案正在推进中 [2] 政策实施方向 - 供给端推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改造 包括制定AI终端标准 建设智能工厂 实现传统行业与人工智能结合 [2] - 需求端通过重大工程带动投资和消费 包括推进设备更新 新能源基地建设 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措施 [2] - 政策明确支持XR设备 智能电网 首台套装备试验等项目 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发展机会 [2] 重点投资赛道 - 新能源 智能电网装备 人工智能终端被列为重点关注赛道 [1] - 电力设备和电子信息制造方案强调重大工程对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 [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政策出台时点为应对三季度PMI和金融数据回落 企业面临压力的情况 [2] - 旨在稳定三季度经济并为四季度增长预留空间 同时作为"十四五"收官和供给侧改革十周年关键举措 [2] - 通过行业稳增长实现工业经济底盘稳定 进而巩固整体经济基本盘 [1]
东方电气牵头!发布10项最新技术成果
中国电力报· 2025-09-16 19:27
会议概况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在蓉召开第九届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央企业先进电力装备创新联合体年度会议 主题为开放融合 向新而行 [1] - 会议聚集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务院国资委 四川省政府机构 国家电网等央企领导 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代表及特邀专家共400余人出席 [3] - 会议表彰集团第九届技术创新杰出贡献奖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3] 技术成果发布 - 发布10项最新技术成果包括新一代煤电总体技术解决方案 全自主系列化重型燃气轮机 超大容量全集成式半直驱系列海上风电机组 [3] - 发布20兆瓦级全国产化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 可移动部署模块化氢氧电热多联供系统 海洋人工岛智能钻机及海上综合能源岛 [3] - 创新联合体成立两年来累计推进近50项重点任务 攻克影响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5] 战略合作与协议 - 签订新一批创新联合体新增攻关任务责任书 集团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揭牌强电磁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能源电力装备技术分室 [4] - 创新联合体由东方电气集团2024年牵头成立 携手60余家企业 高校和科研院所 [5] 行业影响与成就 - 创新联合体聚焦燃机 风电 水电 绿色燃煤发电 核电 太阳能光热 物理储能 新型能源和综合能源等9大方向 [5] - 集团2项攻关成果上榜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连续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 [5] - 集团通过构建开放创新格局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支撑能源装备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4]
稳住70%工业基本盘!十大行业放大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7:48
政策覆盖范围 -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覆盖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及电子信息制造业 [1] - 十大行业合计占工业整体规模70% 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超级主力 [1] - 政策强调通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引领投资与消费 电力设备及电子信息制造方案已明确此导向 [1] 政策目标与背景 - 政策旨在稳住三季度经济并预留四季度增长空间 实现质与量双升 [2] - 推出时机基于十四五收官年及供给侧改革十周年背景 同时应对三季度PMI与金融数据回落压力 [2] - 通过供给端创新(如人工智能终端标准、智能工厂)与需求端刺激(设备更新、新能源基地建设)实现精准发力 [2] 行业升级方向 - 政策引导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品牌及差异化竞争 明确支持XR设备、智能电网及首台套装备试验 [2] - 十大行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涵盖上游材料(有色、钢铁)与下游场景(汽车、电子) [1] - 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及人工智能终端被列为重点投资赛道 [1] 实施进展 - 电子、电力及汽车行业方案已发布 其他行业方案正在加速制定中 [2] - 政策同步规范市场秩序并治理低价竞争 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
经济日报丨三部门发文推动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
国家能源局· 2025-09-16 12:19
行业增长目标 - 电力装备行业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 [3] - 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且出口量实现增长 [3] - 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 [3] - 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 [3] 行业发展现状 - 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 [3] - 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运行 [3] - 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批量应用 [3] - 新能源装备成为制造业优势领域并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3] 政策支持举措 - 提高装备供给质量以夯实行业增长基础 [4] -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4] - 加快装备推广应用并强化标准支撑引领 [4] - 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并强化产业链协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