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
搜索文档
百利电气:产品目前无法应用于钍基熔盐堆技术
格隆汇· 2025-11-06 16:03
格隆汇11月6日丨百利电气(600468.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目前无法应用于钍基熔盐堆技 术。公司主营业务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线电缆及泵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将立足电力装备中的 高端产品与服务,紧抓能源结构优化、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发展契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实施新能 源产业布局,同时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为公司发展赋能。 ...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名单下发;多只新发基金“一日售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5:28
天赐良基日报第760期一、今日基金新闻速览 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有数据可取的28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达到17.45%。若从各只Y份额基金成立至今的收益率来看,有多达297只基 金取得正收益,占比高达98%,其中有4只产品涨超50%。 二、知名基金经理最新动态 1、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名单下发 据悉,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名单和运作说明已经下发。文件显示,基准库现阶段主要纳入股票指数,分为一类库和二类库,其中一类库有69只指 数,二类库有72只,并将采取动态管理机制。 2、QDII基金回补美股 近期,在英伟达、微软、谷歌、三星密集发布对AI医疗的投资后,包括张坤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QDII基金大幅增加美股仓位。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前 期表现落后的QDII基金业绩加速提升。 3、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超17% 1、苏俊杰、范妍新基金"一日售罄" 11月4日,鹏华基金、富国基金均公告称,旗下新品上市后在首日结束募集。据了解,相关产品为鹏华启航量化选股和富国兴和混合,基金经理分别是苏俊 杰和范妍。截至三季度末,二人的管理规模都达到百亿元。 三、今日ETF行情点评 下跌方面,亚太精选ET ...
供应链ESG转型卡在中小微企业: 资金与标准两道坎待破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05:39
中小微企业ESG转型的挑战 - 中小微企业ESG转型面临资金与标准两大难题,存在贷款难和缺乏统一数据报送标准的问题 [1] - 企业对ESG认知滞后,实践框架未建立,存在纸面合规和选择性披露问题 [2] - 全球ESG披露标准碎片化,国内供应链ESG管理缺乏统一框架,导致企业重复适配成本增加 [2] - 数据孤岛和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链上企业的沟通成本,使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协同治理面临挑战 [3] - 中小微企业受资金与技术双重制约,ESG转型所需的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投入成为沉重负担 [3] - 部分企业将ESG视为外部要求而未内化,导致企业与供应链ESG脱节,资源无法协同 [3] 链主企业在构建ESG生态中的作用 - 链主企业通过标准共建、技术共享、生态协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突破瓶颈 [4] - 应推动龙头引领、链上协同、平台赋能的ESG生态体系建设,鼓励核心企业将ESG标准延伸至供应商 [4] - 天合光能建立了涵盖管理目标、实施方案、评价考核的供应商ESG管理体系 [4] - 链主企业需主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如中国五矿集团推动构建金属矿业ESG发展共同体 [5] - 平高电气建立绿色技术溢出机制,通过联合创新工作坊帮助供应商优化工艺,使一家供应商产品合格率从92%升至100% [5] - 国网国际在巴西的项目累计输送清洁电能超2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超1.8亿吨,并向当地分享特高压输电等技术 [5] - 京东推出行业首个获四大国际认证的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平台,填补零碳物流、碳足迹核算空白 [5] - 东风汽车集团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40余家企业攻关,量产首个国产高性能MCU芯片 [5] -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设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基金,以基金方式使用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污染防治 [6] 金融工具与政策对ESG转型的支持 - 需金融工具与政策引导形成合力,让中小微企业ESG转型有资可融 [7] - 需加快完善ESG法规体系、评价机制与激励政策,并加强ESG专业人才培养 [7] - 中国节能为超过100家银行提供从双碳规划、投融资核算到绿色运营支持的专业服务 [7] - 全球ESG ETF规模已超8000亿美元,截至6月末全球可持续基金规模超3.5万亿美元 [8] - MSCI ESG评级为AAA的企业所吸引的指数型基金是评级为CCC企业的15倍 [8] - 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公司累计发布164条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 [8] - 上交所推出专项行动方案,从评级指导、信息披露等六方面帮助企业提升ESG价值 [8] - 沪市上市公司单独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比例已达到57% [8] - 通鼎集团将ESG指标纳入高管考核,以供应链准入标准培育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上百家企业绿色转型 [9]
供应链ESG转型卡在中小微企业:资金与标准两道坎待破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04:16
"改造设备降碳却贷不到款,报送ESG数据却没有标准。"近期,不少产业链末端的中小微企业反映, ESG转型卡在了资金与标准两道坎上。 随着ESG从企业个体行为转向全链协同,如何让供应链上的"小字辈"跟上转型步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 点。从链主企业的标准输出到金融工具的精准对接,一系列实践正试图打通供应链ESG的"最后一公 里"。 ● 本报记者 吴杨 中小微企业的ESG转型难题 如今,供应链ESG不仅是企业步入高端市场的"通行证",更是响应"双碳"战略的必由之路。然而,大量 中小微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因能力与资源所限,已成为供应链ESG绩效提升的瓶颈,这不仅使全链 协同效能难以释放,也为供应商管理带来更多挑战。 认知与能力双滞后,让中小微企业ESG转型不知从何下手。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ESG中国·创新年会 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突破瓶颈 面对中小微企业的转型困境,越来越多链主企业开始扮演领航者角色,通过标准共建、技术共享、生态 协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突破瓶颈,构建供应链ESG新生态。 统一的标准是供应链ESG落地的基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刘明忠认为,应以全链协 同打造ESG实践的创新路径,推动龙头引领、 ...
电力装备新政落地!绿色能源ETF(562010)拉升2.1%!机构:风光储需求共振叠加技术迭代提速
新浪基金· 2025-10-30 11:18
绿色能源ETF市场表现 - 绿色能源ETF(562010)盘中价格上涨2.1% [1] - 成份股中阿特斯涨幅最大达9.03%,金风科技和天赐材料分别上涨7.02%和6.9% [1] - 德业股份下跌8.25%,捷佳伟创和罗博特科分别下跌2.88%和2.67% [1] 政策与行业规划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发,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1] - 方案提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目标为7%左右 [1]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风电年新增装机目标,深远海规划及海外订单落地将催化行业 [2] 电池技术进展 - 主管部门拟将"半固态电池"更名为"固液电池",预计2026年进入产业化阶段 [1] - 头部电池厂相继更新固态电池进展,电动船舶、电动无人矿山打开动力电池应用空间 [1] - BC电池效率优化形成溢价优势 [2] 电网与储能建设 - 陇电入浙特高压预计明年年底全面竣工,河南加快谋划外电入豫新通道,形成"三交两直"供电格局 [1] - 河南省明确独立储能兜底收益为0.383元/千瓦时,天津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为0.3655元/kWh [1] - 电力设备行业受益于AIDC景气共振,液冷和SST技术受关注 [2] 供应链与市场需求 - 特斯拉电动车销售创季度历史记录,海外储能需求旺盛带动装机量攀升 [2] - 光伏领域硅料硅片价格回暖,组件环节盈利修复可期 [2] - 绿色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长江电力等 [2]
2025金融街论坛|黄奇帆:生产性服务业是民营企业发展新赛道
北京商报· 2025-10-29 23:41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达到32% [1] - 汽车、造船、电力装备、高铁装备、新能源装备五大领域领跑全球 [1] - 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五大领域与发达国家并跑 [1] 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 - 生产性服务业涵盖研发、物流、检验检测、金融、绿色低碳、数字化、贸易、知识产权、专业咨询、人力资源十大类范畴 [1] - 生产性服务业是GDP增长极、独角兽培育极、服务贸易提升极、全要素生产率驱动极 [1] 民营企业发展建议 - 民营企业应拓展生产性服务业赛道以缓解制造业内卷 [1] - 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盘活写字楼资源 [1] -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为"十五五"期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空间 [1]
浦发银行广州分行: “浦科贷”全周期护航 助力大湾区勇立科创潮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14:03
公司业务战略与定位 - 公司主动融入广东高质量发展大局,锚定科技金融作为战略主赛道,以“全周期产品+生态圈服务”双轮驱动 [2]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已服务广东省内(除深圳)超8600家高新技术企业、4900家专精特新企业及70%科创板上市企业 [2] 全周期产品体系 - 公司打造“5+7+X”浦科贷产品体系,以“科技五力模型”与数智工具为底座,精准匹配科技企业各周期需求 [3] - 针对初创期半导体材料公司扩产需求,通过“浦新贷”产品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751万元授信额度审批 [3] - 针对成长期AR企业谷东科技,采用“专利质押+浦科贷”组合方案,基于4000万元估值专利提供2000万元授信,审批时间不到7个工作日 [4] 数智化风控与效率提升 - 公司创新自主研发“科技五力模型”评价体系,从五个维度预判企业价值,打破传统风控对财务数据的依赖 [5] - 公司构建“科技雷达”智能平台,通过AI抓取数据生成企业成长潜力视图,已为省内180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审批效率提升40% [5] 成熟期企业金融服务 - 公司响应科创债新政,参与主承销全国首批、广东省首单民营5年期科技创新债券(TCL科技集团),债券票面利率2.5%,创其当年同期限融资利率新低 [6] - 公司已承销科技创新债券15亿元,服务企业覆盖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行业 [6] - 公司响应并购贷款试点政策,为广州一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提供支持,已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超50亿元,支持15个产业链整合项目 [7] 科技金融生态圈建设 - 公司打造“科技会客厅”作为生态圈核心载体,联动政府、交易所、高校、投资机构等,已举办主题活动200场,吸引超3000家企业、100家投资机构参与,促成业务合作超百项 [8] - 公司通过科技会客厅搭建跨区域产业对接桥梁,例如联动苏州、南京资源助力佛山举办产业推介会,吸引超40家华东电力装备企业参与 [8]
浦发银行广州分行:“浦科贷”全周期护航 助力大湾区勇立科创潮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14:01
公司业务概览 - 浦发银行广州分行服务广东省内(除深圳)超8600家高新技术企业、4900家专精特新企业及70%科创板上市企业 [1] - 公司以"全周期产品+生态圈服务"双轮驱动,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范式 [1] - 公司构建"5+7+X"浦科贷产品体系,以"科技五力模型"与数智工具为底座 [2] 产品与服务:初创及成长期企业 - 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痛点,为半导体材料公司定制"浦新贷"产品,5个工作日内完成751万元授信额度审批 [2] - 为成长期AR企业谷东科技提供"专利质押+浦科贷"组合方案,基于4000万元估值专利提供2000万元授信,审批用时不到7个工作日 [3] - 通过"科技五力模型"和"科技雷达"智能平台为广东省内180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审批效率提升40% [4] 产品与服务:成熟期企业 - 政策出台后1个月内,参与主承销全国首批、广东省首单民营5年期科技创新债券,票面利率为2.5% [5] - 该债券创发行企业当年同期限融资利率新低,截至目前已承销科技创新债券15亿元 [5][6] - 积极响应并购贷款新政,贷款占交易额比例上限从60%放宽至80%,贷款期限从7年放宽至10年 [6] - 已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超50亿元,支持15个产业链整合项目 [7] 生态圈建设 - 打造"科技会客厅"作为生态圈核心载体,联动政府、交易所、高校及投资机构 [8] - 已举办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主题论坛200场,吸引超3000家企业及100家投资机构参与,促成业务合作超百项 [8] - 联动苏州、南京资源助力佛山举办产业推介会,吸引超40家华东电力装备企业参与,搭建跨区域产业对接桥梁 [8]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指引,坚守科技金融主赛道 [9] - 计划优化"5+7+X"产品体系,深化"产学研政金"生态圈合作 [9]
国内国际市场两手抓 电力装备行业提质增效正当时
证券时报· 2025-10-25 06:28
政策目标与行业前景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设定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的目标 [1] - 未来两年将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装备的性能、可靠性、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1] - 电力装备企业依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扩大影响力,国内沙戈荒大基地、重大水电核电、煤电改造等项目提供坚实后盾,海外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等区域电力需求旺盛 [1] 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整个电力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相关企业提出全新要求 [2] - 新能源占比高导致电力系统面临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增强等新挑战 [2] - “发、输、变、配、用”各环节面临装备升级与新增需求,高效光伏组件、储能等系统调节设备及输配电侧智能化设备需求旺盛 [2][3] - 新能源出力与负荷动态平衡需求提升,推动“光储一体化”成为标准模式,储能配套需求显著增加 [3] 企业技术革新与产品布局 - 三一重能推出SI-242超大叶轮系列风电机组,功率横跨5.6MW—12.5MW,叶轮直径242米,可覆盖超低风速至高风速全场域,极限风速高达63m/s [4] - 晶澳科技TOPCon组件转换效率达25.5%,功率可提升至700W+,并布局BC电池、钙钛矿电池及钠电工商业储能产品,针对沙戈荒环境的“漠蓝”组件已量产 [4] - 永福股份提供覆盖“源—网—荷—储—智”的零碳系统性服务能力,以适配多元电力系统应用场景 [5] -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系统集成和数智化转型能力,包括多能互补、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以及电网数字化平台、智能运维等解决方案 [5] 重大工程项目驱动需求 - 《工作方案》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需求,包括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煤电改造、重大水电及沿海核电项目 [6] - 三一重能关注以大代小、老旧风场改造、西北及海上风电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等项目,认为政策将释放风能资源、提高风机装机容量 [6] - 晶澳科技DeepBlue5.0系列组件可为大型光伏基地提供支持,并积极参与海上风电基地的配套光伏项目 [6] - 未来电力系统建设强调“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协同规划、设计和运营,呈现“两端发力、系统重构、灵活调节”特征 [6][7] - 风电建设侧重大型化、基地化、深远海化,光伏侧重多样化、融合化、高效率,水电定位为稳定清洁基荷与灵活调节,储能为核心支撑,煤电聚焦灵活性改造 [7]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工作方案》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列为关键举措,中国在特高压、新能源、电网建设等方面具备世界领先技术 [8] - 三一重能指出在新兴市场中国风电企业具有显著综合竞争优势,在高端市场如欧洲正逐步适应竞争环境和绿色标准 [8] - 晶澳科技在阿曼拟投资建设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组件项目,在埃及合作建设太阳能工厂,以更好满足当地需求并降低贸易壁垒 [9] - 永福股份国际化业务始于2010年,重点布局印尼、菲律宾、孟加拉等“一带一路”国家及澳大利亚、韩国等市场,海外订单储备充足 [10] - 建议优化国际市场拓展环境,推动碳足迹核算标准国际互认,创新海外融资模式如专项贷款、绿色债券,以提升出海风险应对能力 [10]
国内国际市场两手抓电力装备行业提质增效正当时
证券时报· 2025-10-25 01:4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设定行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的目标 [1]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核心任务,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为电力装备行业带来全方位的升级与新增需求 [1][2] - 电力装备企业依托国内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和旺盛的国际市场需求,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1][5][7] 政策目标与行业机遇 - 《工作方案》明确未来两年重点任务,包括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1] - 政策设定了具体增长目标: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 [1]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被视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和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 [2] 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需求变化 -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装备的性能、可靠性、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发、输、变、配、用”各环节均面临装备升级与新增需求 [1][2] - 高效光伏组件等新能源侧发电设备、储能等系统调节与支撑性设备以及输配电侧智能化设备需求旺盛 [2] - 新能源出力与负荷动态平衡需求提升,推动“光储一体化”成为标准模式,储能配套需求显著增加 [2] - 系统建设需要多能互补、虚拟电厂、微电网等复杂化、多元化综合能源系统的设计能力,以及电网数字化平台、智能运维等解决方案 [4] 企业技术革新与产品布局 - 三一重能推出SI-242超大叶轮系列风电机组,功率横跨5.6MW–12.5MW,叶轮直径242米,可覆盖从超低风速到高风速的全场域 [3] - 晶澳科技TOPCon组件转换效率达25.5%,功率可提升至700W+,并布局BC电池、钙钛矿电池及钠电工商业储能产品 [3] - 晶澳科技针对沙戈荒环境的“漠蓝”组件已量产,BlueGalaxy4.0储能系统接入AI模型,进行本地化部署 [3] - 永福股份提供覆盖“源—网—荷—储—智”的零碳系统性服务能力,以适配多元电力系统应用场景 [4] 国内重大工程项目支撑 - 政策举措包括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需求,涉及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煤电改造、重大水电及沿海核电项目 [5] - 国内电力系统建设呈现“两端发力、系统重构、灵活调节”特征,重点集中在新能源大基地、特高压通道、配电网升级、储能规模化等领域 [6] - 风电建设侧重大型化、基地化、深远海化;光伏侧重多样化、融合化、高效率;水电定位为稳定清洁基荷与灵活调节;储能定位为系统关键支撑;煤电发挥安全兜底作用 [6]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工作方案》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列为关键举措,中国企业具备特高压、新能源、电网建设等方面的世界领先技术 [7] - 在新兴市场,中国风电企业在价格、成本、产业链、交付及产品性能方面具显著综合竞争优势,订单快速增长 [7] - 在高端市场如欧洲,中国风电企业正逐步适应竞争环境和严格绿色标准,订单获取能力提升 [7] - 晶澳科技在阿曼拟投资建设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组件项目,并在埃及合作建厂,以更好地满足当地需求 [8] - 永福股份国际化业务为重点战略,加大开拓印尼、菲律宾、孟加拉等“一带一路”市场及澳大利亚、韩国等市场,海外订单储备充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