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巡检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不惧大“烤” 科技赋能电网运维
中国能源网· 2025-07-16 22:10
智能巡检技术应用 -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采用配备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及多种传感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表计读数、设备状态识别等5大类功能 [3] - 智能巡检系统使综合巡检效率提升60%,缺陷识别率超95%,人工巡视时间从4小时以上大幅缩短 [3] - 公司采用"无人机+智能巡检+现场"三位一体数智化立体巡检模式,实现对设备全方位多角度巡视 [3] 运维效率提升 - 智能巡检机器人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按照设定程序进行精细化巡检,为全站例行巡视100%机器代人奠定基础 [3] - 迎峰度夏期间已开展远程智能巡检400余次,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4] - 公司组建青年突击队应用"人机协同"巡视作业模式,对关键输电线路等设施开展细致检查 [3] 电网运行保障 - 公司通过负荷预测系统精准预测用电负荷,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并实时监控运行状态 [3] - 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提前获取恶劣天气信息并做好防范措施 [3][4] - 实时调整电网潮流分布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极端天气下的可靠供电 [3][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探索运维管理新模式,提升运维精益化及数字化管理水平 [4] - 将进一步拓展智能巡检设备应用场景,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可靠运行 [4]
杭叉集团加快智慧物流与机器人赛道布局 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控股国自机器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49
交易概述 - 杭叉集团控股子公司杭叉智能计划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国自机器人99.23%股份,交易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但构成关联交易 [1] - 交易完成后杭叉智能注册资本从5000万元增至9146.5178万元,杭叉集团、昆霞投资、巨星科技分别持股44.28%、23.95%、8.92% [4] - 交易不涉及现金支出,对经营性现金流无直接影响 [4] 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是公司从传统叉车向智能化叉车及整体物流解决方案转型的关键步骤 [3] - 整合后将消除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强化经营实力并提升智慧物流收入占比 [4] - 为国自机器人原实控人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8708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5.2% [5] 业务协同 - 国自机器人是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1500+专利申请和全系列移动物流机器人产品线 [2][5] - 杭叉智能依托母公司制造/供应链/渠道优势,与国自机器人在AGV、AMR等产品高度协同 [2] - 收购将加速形成"无人叉车+物流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协同作业体系 [5] 行业背景 - 叉车行业正加速向智慧物流和机器人赛道转型 [2] - 公司2024年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合同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 [2] - 数字化转型和机器换人场景持续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5]
杭高院举行研究生毕业典礼
杭州日报· 2025-07-09 10:12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毕业典礼 - 杭高院举行"院士含量"最高的一届研究生毕业典礼,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台拨穗正冠 [1] - 今年共有532名毕业生,创建院以来首次突破500人 [1] - 毕业生在科研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煤矿应用、全国算法竞赛金奖、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及产研转化突破 [1] 毕业生科研成就 - 物光学院张玺皓团队"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在煤矿企业规模应用 [1] - 智能学院黄渐刚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算法设计与编程挑战赛(春季赛)金奖 [1] - 多名毕业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并在产研转化中取得突破 [1] 毕业生职业发展 -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毕业生江宸将从事AIGC领域算法工作,立志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2] - 大批毕业生选择留杭发展,投身科研、基层及创业创新领域 [2] 院长致辞核心观点 - 院长王建宇强调"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是对科学精神的最佳传承 [1] - 杭高院定位为"科技报国之路"的培养平台 [1]
杭叉集团(603298):跟踪报告:子公司拟收购国自机器人,智能物流再迎新机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8 14: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杭叉集团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收购国自机器人,持续增强智能化业务布局,看好未来公司无人叉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发展 [4]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62.99 亿、164.86 亿、182.13 亿、207.04 亿、232.7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3.1%、1.1%、10.5%、13.7%、12.4% [6] - 2023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16 亿、20.22 亿、22.39 亿、25.74 亿、29.5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73.8%、17.9%、10.7%、14.9%、14.9% [6] - 2023 - 2027 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 1.31 元、1.54 元、1.71 元、1.96 元、2.26 元 [6] - 2023 - 2027 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19.9%、19.9%、19.2%、19.2%、19.2% [6] - 2023 - 2027 年市盈率分别为 16.48、13.99、12.63、10.99、9.56 [6] 交易数据 - 52 周内股价区间为 15.36 - 22.99 元 [7] - 总市值为 282.79 亿元 [7] - 总股本/流通 A 股为 13.1 亿股 [7] - 流通 B 股/H 股为 0 [7]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为 105.87 亿元 [8] - 每股净资产为 8.08 元 [8] - 市净率为 2.7 [8] - 净负债率为 - 28.45% [8] 股价走势 - 1 个月、3 个月、12 个月绝对升幅分别为 13%、25%、19%,相对指数升幅分别为 11%、13%、1% [11] 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 2025 - 2027 年 EPS 为 1.71/1.96/2.26 元,参考行业 13.69 倍 PE 估值,给予公司 2025 年 15 倍 PE,上调目标价为 25.64 元,维持增持评级 [12] 事件 - 杭叉集团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杭叉智能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关联方昆霞投资、巨星科技及其他转让方持有的国自机器人 99.23%股份。增资完成后,杭叉智能注册资本将由 5000 万元增至 9147 万元,公司持有杭叉智能股权比例将由 81%变更为 44.28%,仍为控股股东 [12] 国自机器人情况 - 主营移动机器人,核心产品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案例涵盖电网、油气化工、重工、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业务覆盖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是移动机器人核心前沿技术开拓者和领航者 [12] 公司优势及并购影响 - 公司较早布局智慧物流领域,组建杭叉智能、杭奥智能、汉和智能三大业务群,实现千余个项目落地应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 [12] - 本次并购有利于公司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实施能力及市场渠道拓展 [12] - 并购方案业绩承诺显示,2025/2026/2027 年国自机器人拟实现净利润 1292/2601/4815 万元 [12] 可比公司估值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收盘价(元) | EPS(元/股) | | | P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E | 2026E | 2027E | 2025E | 2026E | 2027E | | 600761.SH | 安徽合力 | 18.03 | 1.59 | 1.78 | 2.00 | 10.34 | 9.13 | 8.02 | | 603194.SH | 中力股份 | 41.51 | 2.30 | 2.56 | 2.90 | 17.05 | 15.21 | 13.31 | | | 平均值 | | 1.95 | 2.17 | 2.45 | 13.69 | 12.17 | 10.66 | [14]
从校园“金点子”到市场“金种子”,长沙金融滴灌大学生创业
长沙晚报· 2025-07-03 09:59
创业沙龙活动概况 - 活动由长沙市委金融办主办 是长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五篇大文章"系列主题活动的重要一环 也是贯彻落实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行动的落地举措之一 [1] - 活动主题为"当创业遇见天使——资本助力大学生创业沙龙" 旨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 [1] - 现场设置了政策直通车解读长沙专项扶持政策 并邀请导师点评商业模式和详解融资路径 [5] 参与路演企业 - 湖南鲁班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专注耐磨材料领域 [1] - 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新材料领域 [1] - 长沙有意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AIGC领域 [1] - 湖南尧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专注现代农业领域 [1] - 长沙思维解码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脑机接口领域 [1] - 湖南省潇湘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工业机器人领域 研发了针对电解铝行业的智能巡检机器人 [1][2] - 湖南长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户外旅游装备领域 [1] 创业者特点 - 参与路演的企业负责人均为年轻大学生 如潇湘智控联合创始人林琳年仅21岁 尚在中南大学就读 [2] - 创业者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和硬核特点 如潇湘智控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可识别过热度状态并适应强磁环境 帮助电解铝企业降本增效 [2] 导师互动内容 - 导师来自多家知名机构 包括天惠私募基金 康达律所 建设银行 中信证券 麓山创星创投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湖南新青年创新创业研究院等 [4] - 针对AIGC领域创业 导师建议应辩证看待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平衡 强调以垂直领域客户需求为核心 [4] - 导师指出当前AIGC发展类似20-30年前的互联网 正处于探索阶段 技术进步应基于客户需求 [4] 政府支持措施 - 长沙将打造"资本—产业—人才"闭环生态与"校区+园区+社区"融合载体 [5] - 着力构建多层次支撑体系 帮助创业大学生找资金 找专家 找市场 [5]
钱塘具身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正式启航
每日商报· 2025-06-26 06:23
具身智能产业布局 - 钱塘区正式启动具身智能产业新征程,举办"潮起钱塘·智链未来"招商大会暨先导区创建仪式,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参与[1] - 具身智能定义为将AI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其人类般的感知、学习和动态交互能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其列为未来产业之一[1] - 浙江理工大学等五家单位共建"政产学研用"创新生态圈,浙江理工大学联合宇树科技申报的浙江省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已入选省级名单[1] 产业空间规划与招商 - 钱塘区揭牌具身智能产业会客厅,形成"下沙区块核心区+江东区块增长极"双轮驱动格局[2] - 颐高集团首个具身智能产业园区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计划2027年前投入运营,重点招引头部及腰部企业总部与研发基地[2] - 钱塘区入选杭州市第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已集聚超100家人工智能企业、100余个创新园区[2] 产业链与技术发展 - 钱塘区已形成涵盖先进制程芯片、机器人、智能感知、AI算法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涌现安防球形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标志性产品[2] - 未来三年重点攻坚多模态感知融合、仿生灵巧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目标培育10家以上行业准独角兽企业[2] - 计划在智能工厂、智慧医疗、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等领域打造标杆应用场景[2] 政府支持与产业生态 - 钱塘区将围绕先导区建设,在优质企业引育、政策扶持、示范场景打造、标杆园区建设等方面发力[3] -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助力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3]
只为干好一件事——记牧原实业集团董事长秦英林
经济日报· 2025-06-15 05:52
公司概况 - 牧原实业集团董事长秦英林专注养殖主业30余年,打造现代化养殖园区,占地2800亩,包含21栋六层智能猪舍和智能饲料厂,配备8.5万套智能装备实现全链路智能化管理 [2] - 公司已形成集饲料加工、育种、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 [2] 智能化应用 - 公司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智能养殖园配备巡检机器人、智能环控系统(温度控制±0.5℃)和智能饲喂系统,构建养殖模型以提升效率、品质并降低成本 [3] - 自主研发30多种智能装备,累计应用超240万台,第五代巡检机器人集成10余种传感器实现全天候健康管理 [6] 技术创新与研发 - 近5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申请2276项专利,参与猪舍设计、环保等领域标准制定 [7] - 研发团队规模达1.2万余人,其中智能化研发人员超1000人,跨界工程师结合养殖与智能化技术解决生产问题 [6][7]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环保处理系统通过"固液分离+厌氧发酵"将排泄物转化为沼气、有机肥和液体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液体肥通过支农管网输送至农田 [3] - 减少豆粕用量降低氮排放,猪舍屋顶建设光伏电站,2024年碳减排贡献52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3] 人才战略 - 员工中大学毕业生4万余人,建立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年轻员工快速晋升(如24岁场长张宇宇从实习生两年内晋升) [6][7] - 创新文化强调"一把手担责",鼓励大胆尝试,为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环境 [7] 行业协作与国际化 - 开放共享非瘟精准剔除、低豆日粮、猪舍空气过滤等技术,带动行业和农户专业化转型 [10] - 2024年与海外农业公司战略合作,输出生物安全、环保解决方案及AI应用技术 [11] 发展理念 - 坚持"关注周期但不赌周期",以技术创新应对行业波动,强调深度思考与渐进式突破 [10] - 目标实现绿色低碳养殖模式,提供更安全优质产品,响应国家支持民营经济政策 [11]
以“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锻造能源新标杆——黄陵矿业的“智”“绿”革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09:1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煤炭产量逆势增长8.7% [1] - 发电量突破百亿度 [1] - 吨煤成本同比下降近23元/吨 [1] - 实现煤矿智能化开采极薄、薄、中、厚煤层全覆盖 [1] 智能化转型 - 生产线无人化率突破80% [2] - 2024年取得专利84项、软件著作权8项 [2] - 立项团标3项、行标2项 [2] - 5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双龙煤业极薄煤层开采效率提升4倍 [2] - 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大幅降低井下风险隐患 [2] 绿色化发展 - 构建"矸石循环链"实现"矸石不升井、固废零排放" [3] - 年产40万立方煤矸石制陶粒项目预计年产值约9千万元 [3] - 推进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 [3] 人才队伍建设 - 聘任专业技术人员545名 [3] - 46人取得高级以上职称 [3] - 12人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 [3] - 711人通过技能等级认定 [3] - 2024年选拔任用"80后"干部占比61.5% [3] - "90后"干部占比23.6% [3] 产业生态重构 - 电力板块总装机容量达到6320MW [4] - 年发电量将超过300亿度 [4] - 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4] - 建成2×660MW燃煤电厂、6MW分布式光伏项目和300MW农光互补发电项目 [4] 数字化建设 - 搭建"4G+5G+Wi-Fi+万兆工业环网"高速通道 [5] - 建成基于4DGIS的公司决策和矿井管控"两朵云"平台 [5] - 集成"产、供、销"系统实现智慧决策 [5]
走近“科技板” | 当养殖“技术活”遇到债市“科技板” 牧原股份探索农业现代化转型之道
新华财经· 2025-06-11 16:13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 - 民营经济被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健全要素保障机制以支持农业领域[2] - 牧原股份作为生猪养殖行业龙头,成功发行全国首批、河南省首单民营企业科创债,规模3亿元,期限270天,票面利率1.95%,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智能化养殖研发等核心领域[3][5] - 交易商协会开通绿色通道,采用"专人对接、即报即审"模式加速审批,体现金融资源向国家战略领域倾斜[4] 债券发行成果与行业影响 - 牧原科创债中标利率较存量债券显著下行11BPs至1.95%,反映市场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认可[3][5] - 该债券实现三大突破:首单生猪养殖企业科创债、打造"农业-科技-金融"闭环样板、建立可复用的信息披露标准[3] - 主承销商中信银行通过"承投联动"优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专项服务团队确保高效落地[5] 科技创新实践与成果 - 公司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组建1万余人研发团队,覆盖育种、智能化等20项技术领域[6] - 应用5大类30余种智能装备,包括空气过滤猪舍和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环境指标自动调节与健康监测[6] - 物联网平台每日处理10亿条数据,管理300余家子公司、1100余家养殖场及240万套设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2.2元/kg(2025年5月数据)[7] 未来战略规划 - 创新方向聚焦效率提升、品质改善、成本优化及绿色低碳生产,持续深耕智能养殖与数字农业[7] - 计划探索多重融资渠道,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强化主体信用建设以支持长期发展[7]
浙西南赛事经济借“路”腾飞 山区县驶入发展“快车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22:37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龙庆高速2013年全线贯通后打破庆元交通桎梏,近两年车流量以8%至13%幅度稳步增长 [1] - 2023年端午节期间龙庆高速车流量突破2万辆,同比增幅达32% [1] - 2025年初对白马畈互通匝道进行优化升级,安装28盏路侧照明灯并设置防滑标线,提升安全性与通行效率 [4] 旅游与体育产业带动 - 高速开通后庆元游客量逐年攀升,2023年预计达190万人次 [3] - 2025年计划举办112场大型赛事,预计吸引游客78万人次,带动消费超11.3亿元 [3] - 庆元定位"体育强县、赛事兴县",通过赛事串联全年旅游经济 [3] 科技创新与安全管理 - 丽水管理中心投入"高瞳"事件检测系统、无人机巡查、智能巡检机器人等科技产品 [3] - 创新"企地共建"联防联控管理模式,联合多单位构建网格化安全管理机制 [3] - 通过联合宣传、定期会商、联勤联动等全方位开展高速安全风险防控 [3]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龙庆高速使杭州至庆元车程缩短至4小时,促进山货外销与游客导入 [1] - 交通动脉激活庆元"绿水青山"变现通道,形成"交旅融合"发展模式 [3] - 浙江交通集团将龙庆高速定位为"山区共富黄金纽带",持续为浙西南注入发展动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