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磁粉
搜索文档
欧盟要去月亮上挖矿?
第一财经· 2025-09-11 21:16
欧盟太空采矿战略背景 - 欧盟委员会在年度《战略前瞻报告》中指出,全球秩序受巨大冲击,欧盟可能无法再依赖非欧盟国家供应低碳能源技术所需的关键材料[2] - 作为应对措施,未来将日益重视包括太空采矿在内的先进采矿技术,首选目标是月球[2] - 锂、铜、镍及稀土等金属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至关重要,但欧盟境内开采的这类金属寥寥无几[2] 太空资源的经济价值与开发现状 - 欧盟委员会发布《太空经济愿景》,估算2018至2045年间太空资源价值可达1700亿欧元[4] - 包括美国宇航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内的众多政府机构都在推动太空采矿[3] - 卢森堡被定位为欧洲太空采矿枢纽,计划利用机器人开采月球和小行星资源,这些天体富含稀土、铝、钛、锰等实用金属以及黄金、铂金等贵金属[3] - 欧洲空间资源创新中心于2020年8月由卢森堡空间局与卢森堡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创立,欧洲航天局于2020年11月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加入[3] - 工业规模的太空采矿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开采技术及矿物运输回地球的实际方案尚处于萌芽阶段[4] 欧盟关键原材料需求与供应困境 - 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未来25年全球需开采的铜矿量将相当于以往历史总和[6] - 欧盟委员会预计,到2030年欧盟电池用锂需求将比2020年增长12倍,到2050年增长21倍[6] - 欧盟境内完全没有锂矿开采,近100%的稀土依赖进口[6] - 由于环境保护力度较大等原因,欧盟区域内即使发现矿藏也难以开发矿山,民众普遍反对在自家后院开采矿产[6] 欧盟回收产业的努力与挑战 - 欧盟鼓励欧洲企业进行稀土回收产业建设,德国家族企业海拉斯科技集团建设了"欧洲最大的稀土磁体回收厂"[7] - 该集团最初计划每年生产约600吨稀土磁粉,并在可预见的未来翻一倍达到1200吨[7] - 但近期该集团表示工厂几乎入不敷出,还远未达到满负荷生产[7]
欧盟要去月亮上挖矿?还有这些国家也在推动太空资源挖掘
第一财经· 2025-09-11 18:29
欧盟能源转型与关键原材料战略 - 欧盟委员会在年度《战略前瞻报告》中指出,全球秩序冲击使欧盟难以依赖非欧盟国家供应低碳能源技术所需的关键材料[1] - 作为应对措施,欧盟可能日益重视包括太空采矿在内的先进采矿技术,并将月球作为首选目标[1] - 锂、铜、镍及稀土等金属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至关重要,但欧盟境内开采的这类金属寥寥无几[1] 外部依赖与战略自主挑战 - 欧佩克(OPEC)掌控全球35%的石油储备和50%的全球石油贸易总量,这种主导地位对国际油价和全球经济拥有巨大影响力[3] - 欧盟委员会认为,这种控制可能引发显著的价格通胀并限制关键物资获取,对欧盟的战略自主权和清洁能源转型构成严峻挑战[3] - 欧盟近100%的稀土依赖进口,使其面临供应中断和价格波动风险,加剧了关键领域的脆弱性[5] 太空采矿的规划与进展 - 包括美国宇航局(NAS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内的众多政府机构都在推动太空采矿[3] - 卢森堡被定位为欧洲太空采矿枢纽,计划利用机器人开采月球和小行星资源,这些天体富含稀土、铝、钛、锰等实用金属以及黄金、铂金等贵金属[3] - 欧洲空间资源创新中心(ESRIC)于2020年成立,致力于成为空间资源利用研究的国际权威中心,并为未来太空经济奠定基础[3][4] - 欧盟委员会发布《太空经济愿景》,估算2018至2045年间太空资源价值可达1700亿欧元[4] 关键原材料需求与供应困境 - 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未来25年全球需开采的铜矿量将相当于以往历史总和[5] - 欧盟委员会预计,到2030年欧盟电池用锂需求将比2020年增长12倍,到2050年增长21倍,而目前欧盟境内完全没有锂矿开采[5] - 由于环境保护力度较大和民众反对,欧盟区域内即使发现矿藏也难以开发矿山[5] 回收产业的建设与挑战 - 为补上短板,欧盟开始鼓励欧洲企业进行稀土回收产业的建设[5] - 2024年5月,德国家族企业海拉斯(Heraeus)科技集团建设了"欧洲最大的稀土磁体回收厂",最初计划每年生产约600吨稀土磁粉,并计划在未来翻倍至1200吨[5] - 然而一年后,该工厂几乎入不敷出,远未达到满负荷生产,尽管具有潜在的战略意义[6] 太空采矿的技术现实 - 工业规模的太空采矿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开采技术及矿物运输回地球的实际方案尚处于萌芽阶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