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

搜索文档
传承百年 唢呐声远(传承)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42
公司发展 - 周家班作为唢呐艺术传承团体 历经7代传承 目前周姓族人中上百人会吹奏乐器 外姓徒众达上千人规模 [2] - 编写《菠林喇叭周家班传承要义》教材 推动非遗进校园 已进入清华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等院校 [2] - 组建小型国际巡演团队 自2017年起在国外演出200多场 2025年春节在美国演出20多场 [3] 艺术传承 - 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 - 保留原生态表演形式 曲目从上百首传统曲目中提炼 包含《百鸟朝凤》《雁落沙滩》《梵字调》等经典作品 [2][3] - 创新推出《周家班》《江湖》《高山流水》等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作品 [3] 表演形式 - 演出采用七八人合奏形式 过程中切换箫 笛 笙 唢呐 鼓等多种乐器 [2] - 开创"渐进式多器乐主奏"新模式 如作品《东风起》给观众全新体验 [3] - 曲目分为过去 现在 未来三种形态 传统剧目展现敬畏美好 现代作品如吹打乐版《孤勇者》引发年轻人共鸣 [3]
民乐名家汇聚 保利国乐艺术节首次落地天津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15:19
活动概述 - 2025保利(天津)国乐艺术节将于8月17日至23日在天津举办,为该活动首次落地天津 [1] - 艺术节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将在天津大剧院举办近十场演出活动 [3] 活动内容 - 艺术节汇聚国内顶尖民乐名家、一流音乐学院资深教授等业界翘楚,组成强大师资团队 [3] - 活动涵盖琵琶、二胡、笙、古筝、扬琴、竹笛六大专业领域 [3] - 提供面向广大市民的惠民演出,让市民感受国乐魅力 [3] 活动意义 - 保利国乐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首次落地天津 [3] - 天津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国乐艺术节的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 [3]
“乐韵中非,心桥共筑”:中国传统艺术打动肯尼亚观众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1 15:31
文化交流活动 - 山东师范大学艺术团在肯尼亚多地举行巡回演出,包括内罗毕大学、斯特拉赫男子学校、肯尼亚国家图书馆和肯雅塔大学等地 [4] - 演出形式多样,包括独奏、合奏、器乐与武术融合等,展现二胡、琵琶、竹笛、笙、古筝、扬琴等传统乐器的特色 [4] - 乐曲编配结合巡演地特色,将中国传统乐器与当地经典作品巧妙融合 [4] 观众反响 - 肯雅塔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迪达·巴里萨称赞中国高校艺术团演奏技艺精湛,情感丰富,尤其喜爱《十面埋伏》 [1] - 肯雅塔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海勒姆对融合多种中国传统乐器的合奏印象深刻,认为音色层次丰富 [4] - 学习中文的中学生海莉表示演出让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为音乐是跨越语言的桥梁 [4] - 斯特拉赫男子学校学生对武术节目表现出极大兴趣,热情模仿并邀请武术演员教学 [4] 互动与教学 - 在国家图书馆演出后,裂谷理工学院和总统府小学的学生们被中国传统乐器吸引,现场学习中文儿歌《小星星》 [8] - 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周晓东认为演出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文化与心灵的深度交流 [8] 文化影响 - 演出激发了肯尼亚师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促进非中音乐融合交流的探讨 [4] - 巴里萨教授期待未来更多交流机会,推动传统音乐教育与创作合作 [4] - 演出在肯尼亚师生心中播下中华文化的种子,促进跨文化合作的可能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