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东文旅一卡通
icon
搜索文档
粤东加速度:高铁如何改写区域经济版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45
高铁网络建设与区域一体化 - 赣深、广汕汕、梅龙等高铁线路开通使粤东高铁路网不断完善,加速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1][3] - 计划于2027年开通的粤东城际铁路将助力形成粤东各市之间的"半小时交通圈"[3] - 专家认为需在城市群内部构建网络化轨道交通,在50-80公里半径范围内通过城际铁路、地铁形成交通一体化格局[2] - 轨道交通促进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要素互通,形成产业协调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格局[4][10] 关键枢纽站点客流与运力 - 汕尾站规模扩至"9台15线",日均办理列车近260列,日均发送旅客1.3万人次[3] - 汕头站规模达"11台24线",站房总面积10.83万平方米,日均办理旅客列车101列,日均到发旅客约3.13万人次,累计发送量突破630万人次[3] - 梅州西站自梅龙高铁开通后日均到发旅客超2.1万人次,开通一周年累计到发旅客突破800万人次[4] 文旅经济扩容升级 - 高铁让粤东旅游从本地市场跃升为全国性目的地,上半年粤东与大湾区旅游合作项目同比增长25%[1][7] - 南澳岛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2025年1-9月入岛人次924.39万(同比增11.4%),旅游综合收入约39.02亿元(同比增20.24%)[7] - 交通便捷使游客从一日观光转向多日深度游,带动住宿、文创、体验类消费综合性发展[8] - 南澳岛发展民宿经济推动旅游品质升级,吸引年轻人回流创业,实现乡村振兴[8] 产业协同与效率提升 - 高铁重塑企业业务模式,以汕头澄海玩具产业为例,客户选品时间从两天缩短至当天往返,路上节省至少四小时[10] - 高铁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福建等地原材料可"当天直达",并助力吸引大湾区设计和技术人才[11] - 梅龙高铁将梅州至广州行程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提升企业决策速度和市场响应效率[12] - 高铁促进人才环流,方便"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为梅州引才育才创造条件[12] 跨区域资源流动与消费升级 - 轨道交通形成的"一小时生活圈"促进跨城居住和工作,提高中心城市承载力并加强其对周边辐射作用[4][5] - "一小时交通圈"双向促进城乡消费升级,城市居民方便获得乡村旅游资源,乡村居民可享受城市文化演艺活动[4] - 高铁带来千万级休闲客群进行周末往返,推动粤东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和智慧景区建设[8] - 专家建议粤东各市加强资源整合,推出跨市旅游优惠政策和"一程多站"精品线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