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铁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21深度丨粤东加速度:高铁如何改写区域经济版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47
高铁网络建设与交通一体化 - 赣深、广汕汕、梅龙等高铁线路开通使粤东高铁路网不断完善,加速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1][3] - 汕尾站规模扩至“9台15线”,日均办理列车近260列,日均发送旅客1.3万人次,成为粤东融入大湾区的交通十字路口[3] - 汕头站新建站房达“11台24线”,站房总面积10.83万平方米,日均办理旅客列车101列,日均到发旅客约3.13万人次,累计发送量突破630万人次[3] - 梅州西站自梅龙高铁开通后日均到发旅客超2.1万人次,截至2025年9月14日累计到发旅客突破800万人次,推动梅州融入大湾区“1.5小时生活圈”[4] - 计划于2027年开通的粤东城际铁路将强化粤东各市之间的“半小时交通圈”[3] 高铁对旅游业的带动效应 - 高铁让粤东旅游市场从本地市场跃升为全国性旅游目的地,今年上半年粤东与大湾区旅游合作项目同比增长25%[1] - 南澳岛2024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人次,2025年1-9月累计入岛人次924.39万,同比增加11.4%,旅游综合收入约39.02亿元,同比增加20.24%[7] - 高铁开通使游客从一日观光变为多日深度游,带动住宿、文创、体验类等综合性消费发展,不依赖门票销售[8] - 广汕高铁开通使大湾区到粤东时间缩短至1.5小时,带来千万级休闲客群进行周末往返[8] - 南澳岛积极发展民宿经济,推动民宿集群化、规范化、精品化,带动住宿、餐饮、文创等综合消费,吸引年轻人回流创业[8] 高铁促进产业协同与升级 - 高铁打破地域壁垒,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跨区域流动,有利于中心城市科创、研发与外围城市制造业互动,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6] - 汕头澄海的广东宏腾商务展览有限公司业务模式因高铁而改变,客户选品时间大幅压缩,从华中地区往返时间从两天缩短至当天抵达,路上节省至少四小时[10] - 高铁提升粤东产业带对接全球的吸引力,宏腾公司每年接待超200批次来自中国港澳台及世界各地的采购商,汕头与香港实现高铁直达后通行时间从大半天缩短至一小时多[11] - 高铁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来自福建等地的原材料可实现“当天直达”,并为企业吸引大湾区设计和技术型人才,为深化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11] - 梅龙高铁使梅州与广州行程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决策速度更快、市场响应更及时,使本地企业更高效对接大湾区先进产业链[12] 高铁对区域经济与人才流动的深远影响 - 轨道交通形成的“一小时交通圈”使跨城、跨区居住和工作成为常态,有利于提高中心城市承载力并加强其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6] - 高铁方便人才“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为梅州等地区引才、育才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12] - 高铁激活城市内在活力,周末和节假日有更多年轻人乘坐高铁返回梅州,人气的汇聚为消费和文旅市场注入新的生机[12] - 轨道交通连接有利于双向促进城市和乡村的消费升级,中心城市居民方便获得乡村旅游休闲资源,乡村居民也可反向享受大城市的文娱活动[6] - 专家建议粤东各市加强区域资源整合,推出跨市旅游优惠政策如粤东文旅一卡通,统筹交通接驳,串联潮州古城、汕头侨乡、汕尾滨海、梅州客家等资源形成“一程多站”精品线路[9]
粤东加速度:高铁如何改写区域经济版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45
高铁网络建设与区域一体化 - 赣深、广汕汕、梅龙等高铁线路开通使粤东高铁路网不断完善,加速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1][3] - 计划于2027年开通的粤东城际铁路将助力形成粤东各市之间的"半小时交通圈"[3] - 专家认为需在城市群内部构建网络化轨道交通,在50-80公里半径范围内通过城际铁路、地铁形成交通一体化格局[2] - 轨道交通促进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要素互通,形成产业协调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格局[4][10] 关键枢纽站点客流与运力 - 汕尾站规模扩至"9台15线",日均办理列车近260列,日均发送旅客1.3万人次[3] - 汕头站规模达"11台24线",站房总面积10.83万平方米,日均办理旅客列车101列,日均到发旅客约3.13万人次,累计发送量突破630万人次[3] - 梅州西站自梅龙高铁开通后日均到发旅客超2.1万人次,开通一周年累计到发旅客突破800万人次[4] 文旅经济扩容升级 - 高铁让粤东旅游从本地市场跃升为全国性目的地,上半年粤东与大湾区旅游合作项目同比增长25%[1][7] - 南澳岛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2025年1-9月入岛人次924.39万(同比增11.4%),旅游综合收入约39.02亿元(同比增20.24%)[7] - 交通便捷使游客从一日观光转向多日深度游,带动住宿、文创、体验类消费综合性发展[8] - 南澳岛发展民宿经济推动旅游品质升级,吸引年轻人回流创业,实现乡村振兴[8] 产业协同与效率提升 - 高铁重塑企业业务模式,以汕头澄海玩具产业为例,客户选品时间从两天缩短至当天往返,路上节省至少四小时[10] - 高铁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福建等地原材料可"当天直达",并助力吸引大湾区设计和技术人才[11] - 梅龙高铁将梅州至广州行程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提升企业决策速度和市场响应效率[12] - 高铁促进人才环流,方便"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交流",为梅州引才育才创造条件[12] 跨区域资源流动与消费升级 - 轨道交通形成的"一小时生活圈"促进跨城居住和工作,提高中心城市承载力并加强其对周边辐射作用[4][5] - "一小时交通圈"双向促进城乡消费升级,城市居民方便获得乡村旅游资源,乡村居民可享受城市文化演艺活动[4] - 高铁带来千万级休闲客群进行周末往返,推动粤东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和智慧景区建设[8] - 专家建议粤东各市加强资源整合,推出跨市旅游优惠政策和"一程多站"精品线路[9]
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超1200万人次
人民日报· 2025-10-18 04:00
运营表现 - 雅万高铁开通运营满两年,累计发送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 [1] - 单日最高发送旅客量达到2.67万人次 [1] - 动车组列车累计安全运行里程超过565万公里 [1] - 日均开行列车由开通初期的14列大幅增加至高峰期的62列 [1] 经济与社会影响 - 累计吸引国际旅客超过50万人次 [1] - 推动“高铁+旅游”和“高铁+城市发展”模式落地 [1] - 为印尼高铁经济走廊加速成形注入新动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 - 将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旅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6分钟,重塑了区域出行格局 [1] 技术与环保特征 - 雅万高铁线路全长142.3公里,最高运行时速350公里 [1] - 人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6.9克,显著低于燃油小客车水平 [1] - 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出行方式 [1]
【环球财经】雅万高铁开通两年累计发送旅客超1200万人次
新华社· 2025-10-17 21:59
运营业绩与客运量 - 雅万高铁开通运营两年累计发送旅客超1200万人次,单日最高发送量达2.67万人次 [1] - 动车组列车累计安全运行里程超565万公里 [1] - 日均列车开行密度由开通初期14列大幅提升至高峰期62列 [1] 经济效益与区域发展 - 高铁累计吸引国际旅客超过50万人次 [1] - 推动“高铁+旅游”、“高铁+城市发展”模式落地,为印尼高铁经济走廊成形注入新动能 [1] - 高铁重塑雅加达至万隆出行格局,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将两地旅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6分钟 [1][2] 运营安全与效率 - 两年来共开行动车组36747列,正点率保持在95%以上 [2] - 运营团队借鉴中国高铁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印尼地理环境采用先进风险监测系统与防灾设备,建立完善应急预案 [2] 服务优化与乘客体验 - 推行浮动票价,支持现金、银行卡及电子钱包等多种支付方式 [1] - 沿线主要车站设有快餐店、冷饮店、便利店等设施,列车上提供餐饮服务并配备无障碍设施 [1] 绿色低碳与环保表现 - 雅万高铁人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6.9克,显著低于燃油小客车水平 [1] - 高铁为当地提供了绿色、高效的出行方式 [2]
雅万高铁开通运营两周年 累计发送旅客超1200万人次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17 16:51
人民网雅加达10月17日电(记者曹师韵、李培松)截至10月17日,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满两 年,累计发送旅客超1200万人次,单日最高旅客发送量达2.67万人次,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超565万公 里,运输安全平稳有序,服务品质不断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部负责人介绍,雅万高铁开通运营以来,中印尼铁路企业密切协 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印尼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始终坚持把维护好、运营好雅万高铁作为首要任 务,持续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 在运输能力方面,两年来,雅万高铁运营团队积极应对客流增长,动态优化列车运行,日均开行列 车由初期的14列增至高峰期的62列,已成为印尼最繁忙的轨道交通干线之一。根据印度尼西亚大学的一 项研究,雅万高铁人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仅6.9克,远低于燃油车辆水平,绿色低碳效应显著。 在服务体验方面,运营团队针对印尼乘客的出行习惯推出灵活票价和多种支付方式,保留窗口售票 同时大力推广线上购票,互联网售票比例稳定在85%以上。沿线主要车站配备餐饮、便利店等设施,列 车车厢内提供咖啡、简餐和冷饮服务,并完善无障碍设施,不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在安全管理方面,中印 ...
雅万高铁开通运营两周年累计发送旅客超1200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2:40
运营业绩 - 开通运营两周年累计发送旅客超1200万人次 [1] - 单日最高旅客发送量达26770人次 [1][2] - 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超565万公里 [1][4] - 累计开行动车组列车36747列 [4] - 列车正点率保持在95%以上 [4] 运输能力 - 线路全长1423公里 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 [2] - 将雅加达至万隆出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压缩至46分钟 [2] - 日均开行列车由开通初期14列增至高峰期62列 [2] - 已成为印尼最繁忙的轨道交通干线之一 [2] 服务与效率 - 互联网购票比例稳定在85%以上 [2] - 推行灵活浮动票价 支持现金银行卡电子钱包等多种支付方式 [2] - 沿线车站配置快餐店冷饮店便利超市等商业设施 [2] - 列车车厢内提供咖啡轻餐冷饮等多样化服务 [2] 安全与可持续性 - 采用先进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及防灾设备 建立完善安全应急预案 [3] - 近600名印尼方学员完成系统培训 [4] - 人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仅为69克 显著低于燃油小客车碳排放水平 [2] 经济与社会影响 - 带动沿线旅游餐饮零售等业态加快集聚 形成数百家中小微企业群落 [4] - 卡拉旺站启用后加强当地工业园区与雅加达港口机场联系 成为外资企业布局重要支点 [4] - 累计吸引超50万名国际旅客赴印尼搭乘高铁观光旅游 [4] - 持续推动高铁+旅游高铁+城市发展模式落地 促进高铁经济走廊加快成形 [4]
没来过郑州东站,别说自己到过郑州
36氪· 2025-10-16 11:57
高铁网络与枢纽效应 - 郑州东站是全国连接城市方向最多的高铁站,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络[1] - 郑州东站单日最高开行列车800多趟,高峰时期单日最高发送旅客23.5万人次,相当于不到2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发出[1] - 从郑州出发,1小时可直达河南各省辖市,2小时连通周边省会城市及京津冀地区,3小时到长三角,4小时通达成渝地区,5小时南下粤港澳大湾区,6小时可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1] - 今年春运期间,郑州东站累计发送旅客622.1万人次,其中中转换乘旅客占出行总数的38.3%[4] 枢纽商业与品牌吸引力 - 蜜雪冰城全球总部位于郑州东站东广场附近,其总部旗舰店提供葡萄雪葩冰激凌等“总部限定”商品,吸引大量消费者排队购买[4][6] - 蜜雪冰城总部二楼销售周边产品,包括均价3元/份的联名小零食、7.9元/个的拉霸机玩具、9.9元/套的玩偶、25元/个的雪王盲盒以及89.9元/套的上市纪念套装,销售氛围浓厚[7] - 胖东来宣布将在郑州东站东广场地下商业广场开设具有艺术特色的超市,预计明年营业[9] - 泡泡玛特门店位于郑州东站附近绿地新都会商业体内,通过地铁5号线一站可达[9] 周边商业与文化生态 - 郑州东站周边拥有海汇美术馆、郑东万象城等文化商业设施,郑东万象城中庭设有《诗经》同款玄鸟艺术装置[10] - 郑东万象城五楼设有脱口秀剧场,吸引年轻人在开演前聚集等候[10] - 高铁网络串联城市,改变出行方式并激发沿线城市活力,郑州东站周边体验成为了解郑州的序章[12]
“度”量中国这五年:解码中国速度背后的经济脉动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9:17
高铁网络发展 - 高铁运营速度持续提升,北京至上海、上海至广州、广州至北京、北京至沈阳等主通道高铁全面进入时速350公里时代[1] - “十四五”以来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增加1万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开行覆盖31个省份[4] - 京津冀地区形成核心区1小时通勤圈和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长三角地区每天开行动车组2400列实现公交化运营[1] - 粤港澳大湾区高铁里程超过3000公里,成渝双城间每9分钟开行1列高铁,每天来往人员超过百万人次[1] 经济与区域协同效应 - 高铁压缩时间距离,促进资本、技术、人才在城市群内和城市群间高速循环,重构区域经济地理版图[1] - 高铁聚合资源、资本、创新等要素,成为撬动沿线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杠杆[2] - 池黄高铁串联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等热门景点形成黄金旅游通道,合杭高铁湖杭段连接多个科创平台形成高铁科创走廊[2] 社会生活方式改变 - 全球最大高铁网催生高铁通勤族和周末跨省游等新生活方式,极大拓宽人们工作和生活半径[4] - 高铁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机会再平衡,使偏远地区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循环,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就业资源更顺畅流动[5] 海外市场拓展 - 中国高铁在海外跑出加速度,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将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运行时间从90分钟以上压缩至30分钟左右,年均发送旅客340万人次[5] - 雅万高铁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累计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大幅缩短印尼雅加达与万隆时空距离,激活沿线商业、旅游、物流等产业潜力[5][7] - 海外项目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促进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软联通,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7]
两小时直达长白山!吉视传媒旗下铂尔曼酒店借势高铁红利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4:50
沈白高铁开通影响 - 沈白高铁于9月28日正式投运,全长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将沈阳至长白山通行时间压缩至不到两小时 [1] - 高铁开通直接打通长白山区域文旅消费快车道,为区域文旅消费注入长期动能 [1][2] 公司交通区位优势 - 公司旗下长白山铂尔曼度假酒店距长白山西站车程10分钟,距景区集散中心车程5分钟,距机场车程15分钟 [1] - 酒店构建起多维便捷通勤网,多场景交通解决方案有效降低旅客出行成本,提升消费便利性 [1] 公司产品与服务策略 - 酒店推出包含挖参、漂流、温泉等区域特色体验项目的不同价位优惠套餐,且支持高铁票直接兑换 [1] - 酒店拥有300间景观客房,配备优质洗护、卫浴及寝具,并设计有超大落地阳台与观景露台以提升产品附加值 [1] - 酒店通过亲子活动、非遗剪纸课程、音乐节联动及梅花鹿互动等项目丰富文旅消费场景,拓展客群覆盖 [2] 公司餐饮与营销举措 - 餐饮端依托获得金奖的“人参宴”核心产品,叠加菌菇季美食、盘锦河蟹等应季品类及主题下午茶,形成差异化消费卖点 [2] - 酒店已通过官方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实时释放优惠资讯,未来将持续深化生态、文化、休闲融合模式 [2]
中国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12天 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6:28
铁路运输规模 - 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12天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1] - 10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日 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1] - 客流呈现总量大、首尾时段高度集中和"首尾长途多、中间中短途多"的特点[1] 运力提升措施 - 实行高峰运行图 运用新开通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新线新站能力[1] - 9月29日至10月2日及10月7日至10月9日高峰时段安排开行夜间高铁[2] - 在主要城市间安排普速列车满编组运行 加开北京太原至粤港桂云等方向高铁动卧[2] 特色运输服务 - 开行广深港高铁和中老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助力跨境游[2] - 安排熊猫专列潇湘号等特色旅游列车 定制化开行歌迷专列球迷专列[2] - 在旅游热点城市间加开旅客列车服务高铁+经济激活消费潜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