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经济

搜索文档
两小时直达长白山!吉视传媒旗下铂尔曼酒店借势高铁红利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4:50
此外,酒店通过多元消费场景拓展客群覆盖。假日期间,亲子活动、非遗剪纸课程与池西区音乐节联 动,搭配梅花鹿互动、运动设施体验等项目,丰富文旅消费场景;餐饮端,依托"抚松县人参养生膳金 奖"的"人参宴"核心产品,叠加菌菇季美食、盘锦河蟹等应季品类及主题下午茶,形成差异化消费卖 点,拉动餐饮消费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沈白高铁开通为长白山区域文旅消费注入长期动能,而铂尔曼酒店通过交通配套衔接、 消费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实现客流向消费的高效转化。目前,酒店已通过官方微信、抖音、小红书等 平台实时释放优惠资讯,未来将持续深化"生态+文化+休闲"融合模式,为长白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及区域消费活力提振提供有力支撑。 恰逢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启幕之际,沈白高铁(沈佳高铁沈白段)于9月28日正式投运,这条全 长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交通干线,将沈阳至长白山通行时间压缩至不到两小时,直接打通长白 山区域文旅消费"快车道",吉视传媒(601929)旗下长白山铂尔曼度假酒店有望凭借区位与服务优势,迎 来高铁经济加持下的发展新机遇。 从交通配套看,酒店构建起"多维便捷通勤网",为客流转化提供基础支撑。数据显示,酒店 ...
中国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12天 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6:28
铁路运输规模 - 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12天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1] - 10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日 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1] - 客流呈现总量大、首尾时段高度集中和"首尾长途多、中间中短途多"的特点[1] 运力提升措施 - 实行高峰运行图 运用新开通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新线新站能力[1] - 9月29日至10月2日及10月7日至10月9日高峰时段安排开行夜间高铁[2] - 在主要城市间安排普速列车满编组运行 加开北京太原至粤港桂云等方向高铁动卧[2] 特色运输服务 - 开行广深港高铁和中老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助力跨境游[2] - 安排熊猫专列潇湘号等特色旅游列车 定制化开行歌迷专列球迷专列[2] - 在旅游热点城市间加开旅客列车服务高铁+经济激活消费潜能[2]
路通城畅业更兴
辽宁日报· 2025-09-12 09:20
清晨,一辆CR400高铁测试车飞驰而来,快速经过沈佳高铁抚顺站,转眼消失在远方。这条将于9 月末正式通车的高速铁路,将把抚顺带入"高铁时代",给城市路网格局带来深刻变化。 抚顺站前高山路上,记者拦下一辆出租车。"这路8月初通车当天,我就特意跑了一趟!"司机姜涵 握着方向盘笑着说,以前这条路是双向4车道,还承担国道202线的客货混行压力,现在拓宽了,走起来 顺畅了。 "以前货车穿城跑,道路交通存在安全隐患。"姜涵开了20多年出租车,对路的变化最敏感,"以后 环城路一成型,重载车直接绕着城走,城里的路能清爽一大半。现在,站东街、长春街这些挨着高铁的 路,都修得平平整整,南北向走再不用绕远,整个城的'路脉'都顺了。" "路脉"顺了,沿线景区也迎来了新光景。全长382.46公里的福顺满乡文旅路已开工建设,这条串联 16处景区的景观大道,将因高铁开通迎来首批"快进慢游"的游客。 赫图阿拉城是最直接的受益者。高铁通车后,从新宾站下高铁,沿文旅路驱车十多分钟就能抵达景 区。新宾满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陶杰算了笔账:高铁开通后预计日均接待量提升 40%,冬天游客能从高铁站直达滑雪场,再顺路逛古城,体验"冰雪+文化 ...
东北“破零”,谁是下一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0:03
沈白高铁通车意义 - 沈白高铁正线全长约430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连接辽宁省沈阳市至吉林省长白山站 途经5个地市(州)[1] - 辽宁将成为全国第11个 东北首个"市市通高铁"省份 抚顺市结束不通高铁历史[1] - 吉林省通化市和白山市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 北京至长白山最短旅行时间压缩至4小时33分 较现行缩短1小时23分[1][8] 东北高铁发展历程 - 普铁时代东北铁路网密度全国领先 辽宁铁路密度高居全国第4位 仅次于京津沪[3][5] - 哈大高铁2012年开通 拉开东北高铁发展序幕 但后续建设进度放缓[5] - 截至2024年底全国10个省份实现"市市通高铁" 东北地区占比为零[6] 建设滞后原因分析 - 长白山支脉11条断裂带等复杂地质条件导致工程难度大 沈白高铁桥隧比高达78.4%[7] - 地方政府化债压力影响高铁经济可行性 边境省份缺乏国家主干线过境优势[7] - 极寒施工 冻土路基 隧道防寒等技术难题增加建设成本与周期[7]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沈阳形成"米字形"高铁骨架 巩固东北高铁枢纽地位 填补东向高铁空白[11] - 预计年输送游客1100万人次 通化 白山市餐饮住宿业新增超9500家企业[12] - 促进哈大工业走廊产业整合 包括汽车 装备制造 石化 钢铁等支柱产业[11] 后续高铁规划进展 - 牡敦高铁进入可研批复阶段 线路全长约195.6公里 将形成东北第二条高铁纵轴[14] - 吉林计划"十五五"期间实现市市通高铁 构建时速350公里为主的高铁网络[16] - 规划优先建设长四辽通 延吉至长白山等线路 推动高铁网络从线到网质变[16]
沈丹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发送旅客1.2亿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4:54
运营数据与效率 - 沈丹高铁开通运营十周年累计发送旅客1.2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3.4万人次[1] - 线路全长208公里,将沈阳至丹东的最短运行时间从3小时34分大幅缩短至1小时11分[1] - 目前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31对,平均30分钟一趟,最短运行间隔仅5分钟,实现公交化运营[1] 区域经济影响 - 推动本溪、丹东融入沈阳“一小时经济圈”,有效促进沈阳经济区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1] - 实现客货分线,极大释放既有铁路货运能力,提升货物周转效率,助力海陆双港联动[2] - 高铁带动“舌尖经济”,如丹东的海鲜等特产通过便捷交通销往各地[2] 客运服务与产品创新 - 推出电子客票全覆盖、“计次票”、“中铁银通卡”等产品优化客运服务[1] - 打造多个服务品牌,如沈阳站“美丽”服务台、本溪站“枫叶情”团队等提升服务体验[2] - 与哈大高铁、京哈高铁等多条线路衔接,形成贯通辽宁、辐射东北的快速客运网络[2] 旅游产业促进 - 十年来丹东市累计接待游客量比高铁开通前激增58%,极大激活当地旅游市场[3] - 开创“高铁+旅游”、“高铁+研学”等模式,开行“赏樱专列”、“民俗专列”等特色列车[3] - 整合沿线旅游资源,如本溪水洞、凤凰山、鸭绿江断桥等,实现“一线多游、朝发夕至”[3]
高铁网织就生活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7-28 20:44
高铁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总里程达4.8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70%以上 [1] - "八纵八横"高铁网主体框架形成,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1] - 新一代高速列车CR450正在试验中,设计时速达400公里 [1] 高铁经济与社会效益 - 高铁投资带动效应显著,每亿元投入可撬动数倍关联产业增长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2] - 广深港高铁促进大湾区生活一体化,中老铁路开通三年显著提升口岸居民收入,郑渝高铁推动山区发展 [2] - 高铁网络重构时空版图,京津通勤、周末旅游、节假日探亲等场景实现"公交化"出行 [2] 高铁服务与技术创新 - 12306购票系统高效便捷,车站提供重点旅客帮扶及适老化改造等精细化服务 [2] - 复兴号列车技术从起步到领跑,体现行业持续创新能力 [1] - 高铁网络持续扩展,通过科技赋能和精细服务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 [2]
成都重庆50分钟,成渝中线高铁将刷新世界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16:32
高铁技术突破 - 成渝中线高铁将实现40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成为中国首条预留400公里时速条件的高速铁路[1] - CR450动车组将应用于成渝中线高铁,实现时速400公里运营[1] - 该线路开通后成渝间通达时间缩短至50分钟[1] 区域经济影响 - 成渝双城间现有高铁班次密度达每9分钟1列,日人员流动量超100万人次[3] - 时速400公里将显著提升区域经济活跃度,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4] - 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DP达87193亿元,占西部地区30.3%,全国占比从2020年6.3%提升至6.5%[4] 国家战略布局 - 2020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累计投入超11万亿元,共建重大项目超800个[4] - 成渝地区被定位为国家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之一[4] - 高铁网络建设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确保极端情况下资源快速调动[5] 产业发展机遇 - 时速提升将优化产业链布局,增强科技创新协同,扩大高端服务业辐射范围[4] - 高铁网络促使城市间形成发展共同体,提升区域资源配置效率[6][7] - 成渝地区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具备发展最快高铁的多重独特优势[5]
杭温高铁迎来首个暑运
杭州日报· 2025-07-16 11:05
杭温高铁运营表现 - 杭温高铁自开通运营以来截至7月10日累计运送旅客近1230万人次 [3] - 2024年9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 正线全长276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设9座车站 [3] - 杭州西站至温州北站最快87分钟可达 与沪苏湖高铁 合杭高铁等高效衔接 可通达北京 上海等城市 [3] 客流增长与旅游效应 - 永嘉县"十一"假期团队游杭州游客量占比25% 同比增长79 9% [4] - "五一"假期楠溪江景区接待游客61 8万人次 日均客流量居全省第二 全市第一 [4] - 暑运期间横店站预计日均客流5500至6000人次 以亲子 学生 银发族旅客为主 [4] 铁路部门应对措施 - 周末启用高峰运行图 增加杭州西 南京方向列车 [4] - 增开上海往返横店的旅游列车以满足客流需求 [4]
合福高铁开通运营十周年:重构沿线产业版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21:51
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 - 合福高铁闽赣段十年累计发送旅客1.4亿人次 [1] - 江西婺源篁岭古村改造200多间精品民宿,高铁将南昌至婺源行程从5小时缩短至1小时 [1] - 江西上饶葛仙村度假区年接待游客量十年增长近12倍,65%游客来自高铁沿线城市 [3] - 福建古田翠屏湖游客量显著增长,高铁高效通达重塑旅游格局 [3] 高铁对茶产业的推动 - 武夷山市下梅村茶商通过高铁快运实现茶叶次日达,提升产品新鲜度 [3] - 老宅翻新为茶文化空间,吸引游客品茗观景 [3] - 高铁物流网络实现中国重点城市"次日达","大红袍号"中欧班列延伸至欧亚大陆 [5] 高铁对人才流动和产业协同的促进 - 上海籍算法工程师实现"双城生活",高铁3小时直达江西上饶 [6] - 江西上饶游戏科技公司人才引进阻力减少近一半 [6] - 翼空无人机科技公司研发团队高频往返上海、合肥与上饶,技术研讨效率提升 [6] - 江西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吸引1195家数字经济企业落户,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率提升40% [8] 高铁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影响 - 合福高铁构建皖赣闽三省"人才共享生态圈" [8] - 形成"高铁+产业""高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 [8] - 高铁成为人才、资本、技术流动的"黄金纽带" [8]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通车 助推武隆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05:18
高铁开通运营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结束渝东南地区不通高铁历史 [1] - 该线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重庆市多个区县 [3] - 通车后重庆中心城区至武隆区、黔江区的旅行时间大幅缩短 [3] 区域交通与经济发展 - 高铁开通极大提升了区域交通便捷性,为渝东南城镇群协同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3] - 武隆区正式进入"半小时重庆中心城区、2小时成都贵阳、3小时长沙武汉"的快捷高铁圈 [5] - 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5] 旅游产业促进 - 高铁开通对武隆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5] - 武隆区拥有多项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资质,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 [5] - 开通高铁站到景区的低空旅游航线,游客可乘坐直升机快速到达景区 [7] 线路概况 - 线路起自重庆东站,止于黔江区,途经南岸区、巴南区等多个区县 [3] - 武隆区地处武陵山与大娄山交汇的褶皱地带,拥有丰富的喀斯特自然景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