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驱蚊喷雾

搜索文档
河南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Ⅱ类地区 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河南日报· 2025-08-12 07:39
疫情概况与传播特性 - 佛山、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河南省被列为流行风险Ⅱ类地区(媒介伊蚊活跃期长或曾有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1] - 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全球110多个国家报告本地传播,主要流行于东南亚、非洲及美洲地区[1] - 人群普遍易感,无特效药物和疫苗,但重症率低,与登革热区别在于小关节疼痛显著且通常仅感染一次[1] 媒介生态与活动特征 - 河南白纹伊蚊(花蚊子)活动期为5月至10月,幼虫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缸、罐、盆、树洞等),成蚊白天吸血,高峰为日出后及日落前两小时[2] - 蚊虫体色黑褐带白斑,属清水容器型,室外活动为主亦可侵入室内,攻击性强[2] 预防措施与防控策略 - 核心策略为防输入、防本地传播,措施包括清理积水容器、安装纱窗纱门、穿着长袖衣物及使用避蚊胺等驱蚊剂[3] - 中医推荐金银花、藿香、紫苏各10克煮沸喷雾驱蚊,利用芳香化浊特性[3] - 前往流行区需查询疫情信息并做好防蚊准备,归国人员两周内监测健康状况,出现发热或关节痛需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