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

搜索文档
院所成果与地方需求实现同频共振
科技日报· 2025-06-27 09:14
中国科学院与广西科技合作 - 中国科学院遴选了65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并推动240项成果面向广西开放转化,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空天海洋与农业等领域 [2] - 院区合作成效显著,环江喀斯特站石漠化治理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泰东盟创新港"成为面向东盟科技合作的亮丽名片 [2] - 活动促成25项合作意向项目,签约金额近9000万元,涉及合成生物学、海洋医药、生物制造等领域 [4][5] 海洋医药领域合作 - 广西默士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达成合作,利用AI搜索引擎"小科"精准匹配海洋医药技术需求 [1][5] - 海洋医药领域技术需求与科研成果高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1][4] 生物制造与合成生物学 - 康盈红莓(防城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聚焦高效低成本纤维素酶制剂开发,利用广西甘蔗主产区资源 [2][3][5] - 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基于AI大数据的生物合成平台构建及产业应用"项目,实现高价值化合物低成本制造 [4]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看好广西区位优势,认为酶制剂产品出口东南亚市场潜力大 [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广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近3年年均增速达30%,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5] - 广西科技厅强化需求导向,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5] - 广西默士药业、康盈红莓等企业通过活动高效匹配中科院技术,合作前景广阔 [5]
祝贺!80后生物制造专家-薛闯教授获大奖,全国仅4人!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23 20:35
行业动态与奖项 - 第六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表彰了12名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基化工与材料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其中4人获"杰出贡献奖"[1] - 奖项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石化于2013年联合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聚焦能源化工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成果[5] 关键技术突破 - 薛闯教授团队构建自组装蛋白质笼人工细胞器,实现番茄红素等产物产量显著提升[3] - 开发高效纤维素产酶菌株,优化纤维素酶组成与产量[3] - 构建激酶调控的工业微生物,开发发酵耦合集成技术,为生物基产品制造开辟新方向[3] 学术与产业成果 - 薛闯教授发表80余篇高水平论文,获22件中国专利和1件美国专利,7件专利实现许可转化[3] - 研究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3] - 多次在生物基大会(Bio-based)、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分享细胞工厂构建及系统耦合应用成果[5] 行业活动前瞻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6] - 大会覆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6]